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腫瘤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03
血常規指標綜合分析對白血病的診斷意義
王惠菊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腫瘤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03
目的:探討血常規指標綜合分析在白血病篩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既往確診的163例白血病血常規診斷結果,對比急/慢性白血病WBC、HB、PLT水平異常變化分布,將白血病患者臨床資料混入200例健康體檢人群中,進行模擬篩查診斷。結果慢性白血病WBC正常率4.0%低于急性白血病34.0%、PLT上升率68.00%高于急性白血病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HB、PLT水平正常者96.2%、96.3%,WBC上升62.3%,慢性白血病HB、WBC上升分別為96.0%、98.0%,PLT上升68.0%;診斷急/慢性白血病符合率62.3%、68.00%、合計65.05%。結論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規綜合指標異常情況呈現較典型特點,指標綜合分析敏感度較高,但仍僅可作為篩查手段,符合率有效待提高,應尋找更準確的評價水平。
血常規;綜合分析;白血病;臨床診斷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造血系統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危險因素的增多,我國白血病發病率快速上升,據最新資料表明已達2/10萬~4/10萬人,部分地區可達20~30/萬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白血病已成為20歲以下人群最常見,也是致死數最多的惡性腫瘤[1]。血常規是一種基本的生化檢驗手段,白血病以骨髓系病變為主要臨床特征,血常規指標常發生特異性變化,為白血病篩查、診斷提供了便利。本次研究就血常規指標綜合分析對白血病診斷意義進行評價。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1月~2014年5月,共確診白血病患者163例,其中男103例,女60例,年齡3~74歲,平均(23.4±3.4)歲;急性53例,慢性50例。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均完整;②初期行血常規檢查前,未給予可影響血常規指標藥物治療;③血常規檢測質控良好;④除白血病外,未合并其它嚴重器質性疾病、系統性疾病、嚴重創傷、感染等疾病。
1.2 方法
初診:常規采血前管理,醫囑注意事項,檢查數日禁暴飲暴食,吸煙、飲酒,注意規律作息。采血前2h,避免過度運動,真空采血管采血,立即送檢,以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顯微鏡檢查,檢測指標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同時制作標本涂片,進行瑞吉染色,分析白細胞發育分布。
1.3 判定標準
參照正常年齡段,國人正常標準:①淋巴細胞比例≥60%,有核紅細胞≥10%,為異常;②其它指標,超出患者所處年齡階段,正常范圍為升高,低于正常標準為下降[2]。
1.4 統計學處理
2.1 白血病血常規指標變化比較
慢性白血病WBC正常率低于急性白血病、PLT上升率高于急性白血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絕大多數HB、PLT水平正常,多數WBC上升,慢性白血病絕大多數HB、WBC上升,多數PLT上升(見表1)。

表1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血常規水平異常情況對比[n(%)]
2.2 診斷符合率
以WBC、HB、PLT水平上升為慢性白血病篩查標準,以WBC上升、HB以及PLT正常為急性白血病診斷標準,將慢性、急性白血病血常規結果混入健康體檢人群中,診斷急/慢性白血病,結果顯示診斷符合率為65.05%(見表2)。

表2 模擬診斷急/慢性白血病符合率比較[n(%)]
白血病屬血壓系統惡性腫瘤,以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失控,而在骨髓、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為主要病理表現,又可致貧血、出血、各器官淋巴結腫大等并發癥,進一步影響血液構成,因此進行血常規檢測是診斷白血病直接、有效的手段[3]。
本次研究中,急性白血病典型特征為HB、PLT正常,WBC不同程度上升。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仍處于早期階段,病程短,以發熱、出血等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WBC水平出現不同程度上升,也證實了這一點,而HB、PLT水平無明顯變化提示急性白血病所致病理表現時間較短,尚未廣泛累及其它組織器官,也未出現頻繁出血等癥狀[4]。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較好,以幼稚或成熟細胞為主,WBC計數均出現上升也證實了這一點,此外,因長病程,所引起的出血、感染、器官功能障礙,也會促使血小板水平上升,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情況愈加明顯。
以WBC、HB、PLT水平上升為慢性白血病篩查標準,以WBC上升、HB以及PLT正常為急性白血病診斷標準,進行篩選,結果顯示診斷符合率為65.05%,提示白血病患者血常規指標仍存在較大的特異性,指標界限仍需進一步明確,以提高診斷效用[5]。
綜上所述: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規綜合指標異常情況呈現較典型特點,但特異性表現患者仍不在少數,血常規指標綜合分析可作為疾病篩查手段,診斷符合率有待提高。
[1]蔡寧.血涂片鏡檢的重要性[J].實用醫技雜志,2010,1(7):655-656.
[2]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J].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63-167.
[3]高麗娟.血細胞分析儀篩選建立顯微鏡復檢標準及臨床價值(附1581例報道)[J].哈爾濱醫藥,2012,30(4):45-47.
[4]王霄霞,夏雯麗,楊蓉蓉,等.白血病初診患者血常規綜合指標的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07,25(5):397-398.
[5]易艷群.血常規指標綜合分析對有血病的診斷意義[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6):115-116.
R446.11
B
1009-6019(2014)12-00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