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縣婦幼保健院 四川 眉山 620500
雙胎妊娠并發子癇前期的臨床研究
周秀文
仁壽縣婦幼保健院 四川 眉山 620500
目的:探討雙胎妊娠并發子癇前期的臨床圍產結局;方法將2013年1月至2014年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25例(雙胎妊娠并發子癇前期孕婦)和對照組25例(雙胎正常妊娠孕婦),對比兩組患者的分娩結局;結果對比兩組患者母兒結局發現,新生兒孕周、新生兒窒息以及死亡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剖宮產率、早產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雙胎妊娠產婦有著較高的早產風險,臨床中應對盡早預測孕婦是否有子癇前期發病的可能,以此來有效降低子癇前期對雙胎妊娠孕婦造成的不良影響。
雙胎妊娠;子癇前期;妊娠結局
在產科中,比較嚴重且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就是子癇前期,目前依然未能發現其真正的發病機制。目前,發生雙胎子癇前期的幾率高達40%,與單胎相比較,發生率高出3至4倍,且發生時間更早,發病更重,同時較易出現一些心肺并發癥[1]。此外,在進入21世紀后,由于在生殖中廣泛使用輔助生殖技術,使雙胎妊娠出現的幾率明顯增多,也由此加大了雙胎妊娠子癇前期婦女的發病率。現對2013年1月至2014年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雙胎妊娠并發子癇前期孕婦的臨床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50例,均為2013年1月至2014年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25例(雙胎妊娠并發子癇前期孕婦)和對照組25例(雙胎正常妊娠孕婦)。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6.8±3.2)歲,發病孕周32~38周,平均發病孕周(34.8±3.8)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7.1±2.9)歲,發病孕周33~38周,平均發病孕周(35.1±3.4)周。兩組患者在年齡、發病孕周等基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雙胎正常妊娠組:雙胎妊娠;無蛋白尿;沒有產科嚴重并發癥以及其他內科疾病; 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小于140 mmHg、90 mmHg。(2)雙胎妊娠并發子癇前期組: 子癇前期,按照人民衛生出版社婦產科學的第 7 版進行診斷。
1.3 排除標準
對于前置胎盤或是胎盤早剝的患者予以排除;對于患有內分泌疾病、慢性高血壓以及貧血等內科合并癥的病患予以排除;對于患有輸血及因血液學疾病治療史的患者予以排除;對于患有復發性流產史的患者予以排除。
1.4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兩組孕婦的剖宮產率、早產率、新生兒孕周、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等各項指標。
1.5 統計學處理
對比兩組患者母兒結局發現,新生兒孕周、新生兒窒息以及死亡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剖宮產率、早產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母兒結局對比[n(%)]
目前,并未真正明確子癇前期的發病機理。并且該疾病在臨床上的表現比較復雜,涉及因素較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胎盤、母體、免疫以及氧化應激等。通常,雙胎妊娠其子宮會出現過度膨脹的現象,從而導致胎盤灌注不充分,引起胎盤缺氧,并且母體循環系統中會由此進入分泌的氧自由基、脂質過氧化物以及一些炎癥因子等,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致以母體臟器功能出現紊亂。另外,相比于單胎妊娠,雙胎妊娠更易出現妊娠其高血壓等疾病。在經過臨床的大量實踐研究后,發現相比于單胎妊娠,雙胎妊娠出現子癇前期、妊娠期高血壓以及HELLP綜合癥的幾率更高。對于雙胎子癇前期孕前以及孕期的高危因素可采用臨床流行病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分析,該方法能夠為雙胎子癇前期預測、預防以及早期的診斷等提供比較重要的依據[2]。
由于尚未明確子癇前期的發病原因與機制,目前比較有效且唯一的方法就是終止妊娠。在妊娠34周前,若有胎兒窘迫、胎兒生長受限、多器官受損或是有危急癥狀出現且持續的現象時,必須及時將妊娠終止;對于在妊娠34周后,發病或是病情有加重趨勢的患者也應及時將妊娠終止。但是妊娠終止的時間應該科學合理。對于早發型的子癇前期,若過早將妊娠終止,雖然能夠保障母親的安全,但是由于胎兒此時并未成熟,易致使圍產兒病死率的出現;反之,盲目的將孕周延長,很可能會導致妊娠婦女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并發癥,更有可能是致命的。此外,雙胎妊娠較單胎妊娠,早產的風險更高,約高7至10倍。因此,在產科領域內,有關子癇前期何時終止妊娠以及終止妊娠的方式一直是熱點問題也是重點問題。
本組資料顯示,對比兩組患者母兒結局發現,新生兒孕周、新生兒窒息以及死亡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剖宮產率、早產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而言之,雙胎妊娠的早產風險大,臨床中應對盡早預測孕婦是否有子癇前期發病的可能,以此來有效降低子癇前期對雙胎妊娠孕婦造成的不良影響。
[1]石立立.97 例雙胎妊娠孕婦妊娠結局分析[J].現代醫學,2011,39(4):476-477.
[2]王伽略,楊孜,沈潔.母體潛在風險因素和不同產前檢查與子癇前期發病特點[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2,15:147-152.
R714.46
B
1009-6019(2014)12-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