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衛生院 山西 忻州 034000
蒙脫石散治療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孫春蘭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衛生院 山西 忻州 034000
目的:觀察蒙脫石散對口腔潰瘍治療的臨床效果。目的選取我院收治的口腔潰瘍患者5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在常規處理基礎上,對照組使用冰硼散治療,觀察組使用蒙脫石散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用藥后,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4.88,P<0.05),用藥過程中觀察組熱退時間、潰瘍面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使用蒙脫石散治療口腔潰瘍臨床療效顯著,能明顯縮短熱退、潰瘍面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口腔潰瘍;蒙脫石散;冰硼散
口腔潰瘍是指口腔內唇、舌以及上腭等組織的粘膜表面發生的淺表性潰瘍性疾病,是口腔粘膜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口腔內粘膜出現黃豆大小的橢圓形或圓形潰瘍面,潰瘍周圍出血、水腫,與食物接觸時劇痛,并伴有發熱、流涎和精神煩躁不安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休息。目前認為該病發生與機體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精神緊張和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缺乏有關。口腔潰瘍在臨床上尚無明確治療方法,主要采用口服維生素、局部使用冰硼散等方法對癥治療,但臨床療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臨床療效欠佳。我院近幾年嘗試使用蒙脫石散治療口腔潰瘍已經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現將臨床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診斷并收治的口腔潰瘍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齡為5~65歲,平均為(24.6+3.7)歲,患者發病至就診時間為1~15天,平均為(7.5+1.8)天;潰瘍發生于唇、舌部和頰部粘膜者46例,其他部位4例,其中單個潰瘍患者18例,多個潰瘍32例。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在常規處理基礎上使用冰硼散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處理基礎上使用蒙脫石散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 入選標準 (1)所有患者口腔內均出現大小和數量不等潰瘍面,潰瘍表面均呈淡黃色的纖維素膜,潰瘍面周圍均發紅和水腫,進食時潰瘍面劇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發熱和流涎,符合七版《口腔學》中有關口腔潰瘍病的診斷標準。(2)排除口腔創傷性潰瘍、結核性潰瘍以及惡性潰瘍患者。(3)患者入院前均未使用局部藥物治療。(4)排除不能配合治療者以及對局部散劑藥物過敏者。
1.3 目的:常規處理:每天保持口腔清潔,進食后使用溫水漱口,每天早晚刷牙,按時休息并避免精神緊張,潰瘍疼痛進食困難者進行靜脈補液支持治療防止水和電解質紊亂并增強營養,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并口服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等。
1.3.1 對照組 在常規處理基礎上使用冰硼散進行治療。使用生理鹽水漱口后用干燥棉球將潰瘍面及周圍粘膜吸干,然后用棉簽蘸取冰硼散均與涂擦于潰瘍面及其周圍粘膜組織,涂藥后30分鐘內禁止飲水,每天用藥3次[1]。
1.3.2 觀察組 在常規處理基礎上使用蒙脫石散治療。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后,將蒙脫石散(思密達)用溫水攪拌成漿糊狀,然后用棉簽蘸取蒙脫石散均勻涂在潰瘍面及其周圍組織,用藥后30分鐘內禁止飲水,每天使用3次。
1.4 臨床療效評定和觀察指標
1.4.1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后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用藥1天后患者潰瘍面疼痛程度明顯減輕,潰瘍周圍組織水腫明顯減輕或消失,發熱消退,潰瘍面縮小2/3以上,能正常進食,治療2天后潰瘍面基本愈合。有效:治療2天后口腔潰瘍疼痛明顯減輕,周圍水腫消失、發熱消退,潰瘍面縮小1/2以上,能正常進食,用藥3天后潰瘍面基本愈合。無效:用藥4天后上述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緩解或未達到上述療效指標[2]。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顯效和有效之和表示。
1.4.2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口腔潰瘍變化以及發熱和進食情況,記錄發熱消退和潰瘍面愈合以及患者住院時間,并將數據進行對比。
1.5 統計學處理 將觀察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分析,臨床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采用X2檢驗處理,熱退時間、潰瘍面平均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等指標的比較采用t檢驗方法,統計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用藥后,觀察組患者顯效19例,有效5例,無效1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者顯效11例,有效6例,無效8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8.0%。經統計,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4.88,P<0.05)。提示在常規處理基礎上使用蒙脫石散治療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優于冰硼散治療的臨床效果。
2.2 兩組熱退、潰瘍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經統計,觀察組患者用藥后發熱消退時間、潰瘍面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熱退、潰瘍面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x+s) (天)
口腔潰瘍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該病的主要病理特點為口腔內唇、舌和頰部的粘膜角化部位出現潰瘍性病損而引起的非特異性炎癥反應,臨床表現主要為潰瘍部疼痛。臨床治療以緩解疼痛和促進潰瘍面愈合為主。臨床上在抗感染、靜脈補液支持和給予維生素對癥治療基礎上經常使用清熱解毒中藥冰硼散進行治療,但研究結果表明使用冰硼散治療后臨床效果不理想,不能在短時間內緩解患者疼痛和促進潰瘍愈合。
蒙脫石散屬于天然蒙脫石粉劑,是由氧化硅和氧化鋁組成的水合物,具有多層結構和表面非均勻性電荷分布等特點,所以吸附性較高,能夠充分有效吸附感染口腔粘膜的相關病毒和細菌并將其進行清除,達到消滅病毒和細菌的目的。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熱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蒙脫石能夠較好預防口腔感染。蒙脫石對口腔粘膜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藥物作用于潰瘍表面后能與潰瘍粘膜表面的黏液蛋白進行充分結合,阻止外界攻擊因子對粘膜的損傷作用,從而促進潰瘍粘膜上皮細胞的再生并加速潰瘍面愈合。本研究中觀察組使用蒙脫石散治療口腔潰瘍后潰瘍面平均愈合時間為(2.3+1.7)天,明顯短于對照組冰硼散治療過程中潰瘍面(4.2+1.8)天的平均愈合時間(P<0.05)。還有研究表明,蒙脫石散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在用藥過程中很少進入血液系統,所以副作用較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合以上所述,在常規處理基礎上使用蒙脫石散治療口腔潰瘍臨床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零紹華,梁燕.蒙脫石散治療小兒口腔炎50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12(4):536-537.
[2]李文東.蒙脫石散、阿莫西林、魚肝油外敷治療小兒口腔潰瘍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3(7):461.
R988.2
B
1009-6019(2014)12-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