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人民醫院婦產科 吉林 德惠 130300
硫酸鎂及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效果對比
叢柏松
德惠市人民醫院婦產科 吉林 德惠 130300
目的:對硫酸鎂及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妊高癥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硫酸鎂治療,治療組患者給予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7.5%、77.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硫酸鎂;硝苯地平;妊高癥;效果比較
妊高癥(PIH)是妊娠期特發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壓、慢性高血壓、子癇、子癇前期等疾病,據相關資料統計,妊高癥在國外的發病率為為7%-12%,在我國的發病率為9.4%[1]。妊高癥嚴重的影響著母嬰的身心健康,是導致孕產婦及胎兒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過探討我院80例妊高癥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分析硫酸鎂及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的療效,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妊高癥患者,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27.4±3.2)歲,孕齡36-43周,平均38.5周,體重51-69kg,平均體重(58.3±2.6)kg,其中包括53例初產婦,27例經產婦。80例患者中有43例子癇前期輕度妊高癥患者,臨床表現為頭疼、上腹部不適,24h尿蛋白檢測含量>0.3g或+,動脈血壓>140/90mmHg;有37例子癇前期重度妊高癥患者,24h尿蛋白檢測含量>2.0g或++,動脈血壓>160/110mmHg,且血小板含量<100×109L,血肌酐含量>106μmol/L,患者的血AST、ALT及LDH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隨機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硫酸鎂治療,方法為:肌肉注射,劑量為25-30mg/日,首次負荷劑量是將20mL25%的硫酸鎂與20mL10%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緩慢進行靜脈推注,其后將60mL25%的硫酸鎂與500mL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進行呢靜脈滴注,滴注速度為1-2g/h。在藥物滴注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血壓情變化,必要時可每日1-2次臀部注射20mL25%的硫酸鎂與2mL2%的利多卡因混合溶液。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應用硝苯地平,口服,劑量為10mg/次,3次/d。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及生命體征恢復,收縮壓在155mmHg以下,舒張壓在105mmHg以下,收縮壓/舒張壓下降幅度超過30/15mmHg,尿蛋白下降(++);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及生命體征接近正常,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的幅度小于10mmHg,尿蛋白下降(+)但未達到正常水平;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或持續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77.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妊高癥在臨床上較常見,主要發病機制為患者的全身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在妊娠20周左右出現高血壓、水腫及蛋白尿。輕度妊高征患者可無臨床癥狀或僅有輕度頭暈、輕度血壓升高、輕度蛋白尿及輕度水腫;重度妊高征患者會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腹痛等,患者水腫明顯,且血壓及蛋白尿明顯增高和增多,甚至出現昏迷、抽搐等癥狀。
硫酸鎂能通過控制乙酰膽堿釋放,導致平滑肌松弛從而發揮擴張血管、改善小動脈痙攣的作用。硝苯地平是鈣拮抗劑,通過控制鈣通道,抑制心肌細胞的興奮-收縮偶聯,從而保護心肌,同時其也可控制子宮、血管及支氣管平滑肌的興奮性偶聯,發揮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壓的作用[2]。將硫酸鎂與硝苯地平聯合應用治療妊高癥,協同作用明顯,對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應用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臨床效果良好,能起到聯合降壓的作用,對于妊高癥患者來說是一種較好的臨床治療方法,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楊秋霞.硫酸鎂及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100例療效對比分析[J].中外醫療,2013,01:13-14.
[2]王梅.硫酸鎂與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04:61+63.
R972+.4
B
1009-6019(2014)12-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