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附屬醫院第一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01
舒適護理在肝衰竭患者中的應用
傅佳丹
浙江大學附屬醫院第一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01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肝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方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進行舒適護理模式,比較2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舒適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舒適護理對緩解肝衰竭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有一定的作用,適合深化推廣。
舒適護理;肝衰竭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護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會適應性上達到愉悅的狀態,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以促進疾病康復[1]。重型肝炎患者的肝衰竭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嚴重肝臟損害,導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轉化等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或失代償,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證候群,在進行內科綜合治療時,做好臨床護理至關重要[2]。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將我科收治的80例肝衰竭患者設為兩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及舒適護理,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80例肝衰竭患者,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齡20-81歲,平均年齡(48.6±3.2)歲。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1.2.1 生理舒適護理。肝衰竭患者可表現為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癥狀、腹脹或腹水,急性期需絕對臥床休息,中醫認為"臥則血歸于肝", 當人處于臥位休息時,肝臟的血流量較站立時增加50%,可使該器官得到充分的營養物質,利于組織的修復和器官功能的恢復,還可以減輕肝臟負擔,緩解肝臟淤血,利于肝細胞的修復。所以臥床休息可以保證肝臟的血液供應,有利于肝臟的修復;慢性期可以適當的活動,如:床邊的行走、靠椅靜坐等,以不感到疲勞為度。有消化道癥狀的肝衰竭患者我們應加強口腔護理,督促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可去除口臭,增加食欲,預防細菌繁殖,觀察口腔粘膜病變,防止合并感染。皮膚瘙癢患者加強皮膚護理,保持床單位干凈整潔,予剪短指甲,忌抓撓皮膚,每天用溫水擦洗皮膚一到兩次,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和摩擦,并協助定時翻身,預防褥瘡的發生。
1.2.2 加強患者營養。合理飲食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利于肝功能的恢復。肝衰竭患者一般都有腹脹納差,倦怠乏力不適,故應以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低脂、清淡、適量蛋白為主,避免進食堅硬、油炸、辛辣食物,遵循少量多餐原則。肝性腦病時應禁止蛋白質的攝入,有腹水的應低鹽飲食,不能進食的給予鼻飼或靜脈營養治療。可酌情給予高糖、維生素、白蛋白、血漿治療。
1.2.3 心理舒適護理。肝炎病毒是我國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主要是乙肝,約占70%),病情發展迅速,病死率高達50%~80%[3],患者沒有絲毫心理準備,易引發焦慮、恐懼心理;慢性期病程長、反復發作,長期往返醫院,預期不佳,患者會失去耐心,甚至放棄治療。患者家屬也因患者病情重、病程長、費用高,長期醫院陪護,收入減少,經濟負擔加重,失去信心。針對不同情況,我們語言交流、放松療法、音樂治療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耐心細致地講述疾病病程,盡量消除患者的顧慮和猜疑,尊重患者,保護隱私,幫助患者緩解不良心理狀態,提高自我能效感。
1.2.4 消毒隔離。向患者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講述相關消毒防范知識,病房每日紫外線照射,患者用物、床旁桌椅等用品用后1:50施康浸泡液擦拭消毒;甲型和戊型肝炎患者自發病日起消化道隔離3周,其余的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采用接觸隔離的方式。
1.3 判定標準
1.3.1 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滿意度評價。該量表由Zung于1971年編制。共20個項目,每項按l~4級評分:1分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分為小部分時間有,3分為相當多時間有,4分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有,其中第5、9、13、17、19項為反向計分。得分范圍20~80分,分數越高,說明焦慮程度越重。
1.3.2 滿意度評價。應用護理部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總分為100分,得分<60分為不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90分為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mean±SD表示,進行t檢驗,P 2.1 組的焦慮評分見表1。 表1 2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mean±SD) 2.2 組的滿意度見表2。舒適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身心舒適,對護理工作充滿理解與支持,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表2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舒適護理(comfort care)理論由Kolcaba于1995年提出,他將舒適護理與整體護理兩者相聯系,舒適護理應作為整體護理追求的目標[4]。舒適護理可以讓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我們認識到護理對象的復雜心理活動,意識到人的心理因素與全身生理狀況有密切的聯系,情緒能影響免疫功能,如恐懼、緊張可使機體的"免疫監視"作用減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療價值,只有把生理護理與心理護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才能使護患關系健康發展[5]。 肝衰竭主要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種,三者都對肝臟形成實質性的損壞,為肝細胞大塊或亞大塊壞死,肝細胞再生不足,導致肝臟生理功能嚴重受損甚至衰竭,且該病病因復雜,作為醫護人員應多給予精神安慰,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除做好日常常規護理工作之外,還應加強舒適護理研究,并將成果嘗試在臨床實踐中應用,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狀態,緩解應激反應,穩定生命體征,減少并發癥,從而促進疾病恢復,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表1顯示,觀察組舒適護理后SAS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舒適護理可有效減輕肝衰竭患者焦慮程度。表2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舒適護理在肝衰竭患者應用中取得了有效作用,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支持、認可和配合,減少患者的投訴及醫療糾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對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有一定作用。隨著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理念的不斷深入,舒適護理將在疾病的防治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1]Aguilera IM,Palel| D,Maeakin GH,et a1.Peri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behaviours disturbances or inhalation induction of anaesthesia.Paediatr Anaseth,2003.13(6):501.507. [2]李蘭娟.人工肝臟[M].第二版.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9,331. [3]李蘭娟.人工肝臟[M].第二版.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9,331. [4]時秋英.舒適護理在老年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9):1810-1811. [5]周海蓉、伍通和.個體化心理護理在218例重型肝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0,6(37),3:179. R472 B 1009-6019(2014)12-0185-022.結果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