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醫科大學第三附屬腫瘤醫院淋巴瘤與乳腺內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心理護理對惡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緒及遵醫行為影響探討
馬曉娟盧娜
新疆醫科大學第三附屬腫瘤醫院淋巴瘤與乳腺內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目的:了解惡性淋巴瘤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對其不良情緒以及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隨機抽取本院2011年-2013年在化療和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的惡性淋巴瘤患者50例,設為觀察組,另隨機抽取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接受常規化療和基礎護理的惡性淋巴瘤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對比2組患者治療和護理干預后不良情緒狀況及遵醫行為。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其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評分相對于對照組患者要更具優越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遵循醫囑服用藥物的患者比例相對于對照組患者更具優越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惡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規治療及護理基礎上聯合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情緒和心理障礙,更好的控制其諸如抑郁和焦慮等負面情緒,讓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理配合治療,具有重要重要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心理護理;惡性淋巴瘤;不良情緒;遵醫行為
隨著當前生活環境和飲食結構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疾病發病概率呈現出多發的趨勢,其中腫瘤疾病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本院自近年來對惡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規治療護理基礎上應用針對性心理護理,效果顯著且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院2011年-2013年在化療和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的惡性淋巴瘤患者50例,設為觀察組,另隨機抽取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接受常規化療和基礎護理的惡性淋巴瘤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齡案范圍為22-73歲,其平均年齡為(51.2±3.9)歲;患者文化程度具體如下:高中以上學歷患者28例,初中學歷患者46例,初中以下學歷患者26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諸如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等對比無統計學價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接受惡性淋巴瘤化療治療方案,并在治療基礎上聯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治療護理基礎上應用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1.2.1 疾病宣教
向患者講解關于惡性淋巴瘤的相關知識,讓患者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該病的發病誘因和相關知識,讓患者明白并非一旦確診此病就等于判定死刑,讓其了解良好的心理對于臨床治療的影響,樹立戰勝惡性淋巴瘤的信心并積極配合治療,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概率。
1.2.2 家庭社會支持
對于很多惡性淋巴瘤患者而言,化療過程中以及化療之后家庭生活是一個重要話題,患者家庭成員是否支持對患者心理會造成直接影響。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及其夾住進行咨詢服務并適當的應用指導性干預措施,鼓勵家屬之間要注重情感交流,這對于家庭社會支持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并對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有很好的作用。對接受化療的惡性淋巴瘤患者而言,社會支持也是其信心的重要來源,而社會支持對象包括了:患者的家屬、朋友、鄰居以及同事,在他們的幫助還有支持下患者才能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指導這些人多和患者進行交流,并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支持患者。
1.2.3 護患溝通
在護理過程中工作人員要保持熱情親切的態度,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交談過程注意語氣和用于。年輕患者對于化療后生活質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顧慮,工作人員應該了解其心理狀況并對患者的問題詳細回答,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心理疏導。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心理評估主要包括了視覺模擬量表(VAS)、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三個方面,分別評估患者恐懼程度、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1]。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評估
護理前2組患者心理狀況對比無統計學價值(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況相對于對照組患者有顯著優越性,對比存在統計學價值(P<0.05),詳情請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評分
2.2 遵醫行為
觀察組患者遵循醫囑服用藥物的患者比例相對于對照組患者更具優越性,觀察組遵循醫囑治療患者48例,對照組遵循醫囑治療患者4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惡性淋巴瘤指的是在淋巴結與結外部位淋巴組織的免疫細胞腫瘤類型,此類患者由于病情的影響[2],在住院過程中會出現諸如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此類消極情緒會降低患者服藥依從性,因此對惡性淋巴瘤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3]。
本次研究中,在常規治療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其心理狀況及遵醫行為相對于對照組患者更具優越性,該結果提示了對惡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規治療及護理基礎上聯合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情緒和心理障礙,更好的控制其諸如抑郁和焦慮等負面情緒,讓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理配合治療,具有重要重要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1]龔淑梅,郭亞君.惡性淋巴瘤患者抑郁情緒的社會支持與護理對策[J].醫藥論壇雜志,2013,06(08):103-104.
[2]Dawson IM,Cornes JS,Morson BC.Primary malignant lymphoid tumours of the intestinal tract.Report of 37 cases with a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rognosis[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12,12(12).80-89.
[3]劉艷娟,謝紅珍,李明信.護理干預對惡性淋巴瘤化療患者自護能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3,16(27):182-183.
R473.73
B
1009-6019(2014)12-0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