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凌
走歧途,私車公用竟貪污
“張成江曾是我們單位有名的工作狂,從普通工作人員提為副站長,是一路憑實績干上去的。”在江蘇省某市街道水利站,一提起如今因貪污罪而身陷囹圄的張成江,昔日的同事們對他在職時的表現,大多仍持肯定之辭。
今年46歲的張成江自大學畢業后,就進入該街道水利站工作,在技術員崗位上干了十多年。因勤勉敬業,他在2004年被提拔為鎮水利工程隊負責人。2006年年初,他晉升為水利站副站長,仍然兼任鎮水利工程隊負責人。
張成江的家在鎮里,升為副站長后,他每天要趕到11公里之外的街道水利站上班,再加上他分工負責全街道四個水庫的消險、六個排澇泵的改造,還要到有關部門跑審批手續,要提升工作效率,自然離不開用車,但水利站并沒配備公務車輛。平時,站里只能租車用于公務,張成江覺得租車的費用大不說,在工作上也極為不便。2006年7月,張成江一咬牙,拿出家中的全部積蓄,并向親友借了一部分錢,買了輛價值16萬余元的私家車。
張成江買車后,干起工作更是得心應手,尤其是2008年、2009年的江堤防洪工作中,那輛車為他開展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張成江多次得到市、區領導的表彰和嘉獎。但是私車公用很快給張成江帶來了經濟壓力。每個月下來,張成江的私家車行駛里程都在兩千公里以上,汽油費、保養費再加上保險費、折舊費,花費不小。
按照市、區有關公務用車貨幣化補貼的實施意見,張成江每年大約有八千元左右的車補,但這些錢根本養不起那輛私家車,他的工資經常要貼到車上,為此,妻子經常跟他發牢騷。
有段時間,張成江想把車賣掉,學別人打的報費用。可他到二手車市場問了問價格,他的車由于使用率太高,折舊得厲害,要是賣,就得白白損失一半的購車款,張成江有點舍不得。
就在張成江猶豫時,水利站站長李大平主動對張成江表態:“你買車是為了工作之用,站里會考慮貼補一些費用的。”站長的一席話,讓張成江打消了賣車的想法。
雖說站長表態由水利站出特殊車補,但水利站的經費管控得十分嚴格,每一筆支出費用都要向上級報賬,這讓李大平、張成江一時無計可施。
2009年春節前的一天,李大平將張成江叫到了辦公室,對他說:“我們水利站的工作很辛苦,整天在外面跑,我們倆都有車子,平時用得很多,街道的車補不夠用。街道其他部門用車少,但車補一樣,這不公平,我們弄點錢補一下。”
站里的經費卡得很死,當然弄不出錢。兩人不謀而合地將“弄錢”的目光盯向了經費有積余的鎮水利工程隊,張成江雖然身兼該工程隊負責人一職,但由會計李紅管賬,于是,由李大平、張成江簽字,李紅用從不法分子手中買來的虛假發票,報支了兩萬元。李大平與張成江各分得一萬元違規車補。
被判刑,自首退贓求悔過
“第一次分錢后,我知道這是違規的,心里也忐忑不安。”在張成江東窗事發而身陷囹圄時,他懊悔地對辦案人員說,“可是想到自己用車大多是為了工作,覺得拿站里的車補也是理所當然的,沒想到貪欲讓我越滑越深……”
正是帶著這樣的心理,張成江的人生方向盤打錯了方向,開始急速駛向歧途。第一次順利得手后,2009年端午節、中秋節,李大平與張成江故伎重演,分兩次虛開發票報銷總計兩萬元,兩人各分得一萬元。
2010年期間,張成江他們索性將李紅也拉進來分一杯羹。春節前,李大平和張成江各分得一萬元,李紅分得5000元。此后,他們報銷虛假費用幾乎成了慣例。
張成江有所不知的是,李大平除了參與侵占公款報支車補外,還在工程承接、工程管理及工程款結算等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先后非法收受三人的賄賂共計人民幣6.8萬元,并向其中一人索要賄賂10萬元,共計受賄16.8萬元。
2012年9月初,李大平因涉嫌行賄、受賄被市紀委調查時,主動供述了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貪污、受賄等犯罪事實。李大平的落網,自然讓張成江如坐針氈。但他仍然心存僥幸,因為李大平是因行賄、受賄而被立案查處的,前思后想,覺得在單位違規報車補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隨著李大平案的調查深入,其侵吞公款的犯罪事實也逐漸浮出水面。張成江頂不住了,2012年11月22日,張成江走進了市紀委,投案自首。
2013年9月,張成江所屬的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法庭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張成江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貪污罪,應依法懲處。考慮到其自首及積極退贓因素,法庭以其犯貪污罪判處張成江五年有期刑,并處罰款五萬元。李大平在同庭判決中,以受賄罪、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零六個月,并處罰款11萬元。
宣判后,張成江的情緒一度波動不安,他認為自己貪污公款不假,但數額并不大,而且已退還了贓款,并有自首表現。接到判決書后,張成江提起上訴。其家屬找到了江蘇潤商律師事務所主任崔武律師,委托其擔任上訴代理人。對于此案,崔律師剖析后認為:“這是一起少見的涉及私車公用的刑事案件,對該案的判決結果,將會引起許多私車公用者的關注。”
惹深思,政策還需再完善
張成江的一位昔日同事說:“張成江私車公用侵吞了六萬元公款,這當然為法律所不容,但法庭也應該酌情考慮實際情況,張成江私車公用了五年,如果這五年間,他因公外出都坐出租車并按照規章制度實報實銷,估計十萬元都不止。”
經過梳理,崔武律師提出了三點上訴理由:其一,應在貪污數額中扣除合理的公務用車費用;其二,張成江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為從犯,應按實際分得的六萬元認定為犯罪數額;其三,原判量刑過重,請求對其免于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
2014年2月,崔武律師受托,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訴。
4月23日,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了二審判決書。該判決中寫道:經查,該區已實施了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并已經發放了公務用車補貼。上訴人張成江在擔任街道水利站副站長期間,已從街道領取了四萬元車貼,但上訴人在正常領取車貼后,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利用職務便利,又擅自以車貼名義從鎮水利工程隊領取補貼,并以虛假發票入賬報銷,將公款占為己有,其行為達到貪污罪的構成要件。關于量刑問題,法庭認為,張成江雖具有自首、從犯、積極退贓、一貫表現良好以及有悔罪表現等法定和酌定從寬處罰情節,但仍不符合免于刑事處罰和適用緩刑的條件。最終,二審法庭撤銷了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張成江的量刑部分,以犯貪污罪,改判有期徒刑兩年。
宣判后,主審法官向筆者分析道:“如果當時張成江請示有關部門并得到書面批準,可以認定領取車補合法,不構成貪污。本案中張成江等被告人說口頭請示了街道領導,街道領導也口頭同意,但是司法機關調查時有關領導均稱記不得有這回事了,所以不能證明幾名被告人私分公款的合法性,并且他們用虛假發票報賬,報銷發票上也沒有注明是車輛出差補貼,所以對被告人無罪的辯護意見我們沒有采納。不過二審法院認定張成江貪污是根據單位領導安排,被動接受公款,構成從犯,可以減輕處罰。”
正在服刑中的張成江聞此消息后,流下了懺悔的淚水,他對前來探視的崔武律師說:“不管是什么理由,我侵吞公款是事實。法律是公平的,現在我被減刑三年,一定會積極服刑,好好表現,出獄后,重新開始新人生……”
2014年6月2日,承辦該案的崔武律師接受筆者專訪時說:“隨著私家車的增多,私車公用現象也越發突出。目前,各地都出臺了公務用車的貨幣化補貼政策,這是好事,但在執行中,建議有關單位要考虛各崗位的特殊情況,不能僅以職務的高低來作為發放車補的標準,對于一些常年要在外面跑的崗位,在發放車補時最好能予以傾斜。我將就私車公用問題列出一個提案,向有關部門建言,希望進一步完善公務用車貨幣化補貼政策。”(文中除律師崔武外,其余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 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