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1;2.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真武湯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sFas、sFas-L的影響
張華芳1胡業彬2何佳2姚淮芳2
1.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1;2.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目的探討真武湯對CHF大鼠血清sFas、sFas-L的影響。方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sFas、sFas-L的表達。結果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真武湯和西藥組依那普利血清中sFas及sFas-L明顯隆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真武湯有明顯的延緩大鼠CHF進展,顯著減輕CHF大鼠心衰癥狀,增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能通過調控血清中sFas、sFas-L的水平變化來影響CHF大鼠心肌細胞的凋亡。
真武湯;細胞凋亡;sFas;sFas-L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呈現老齡化的問題,尾隨其后的社會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個復雜的臨床綜合征,由于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倍受臨床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20年心衰將成為死亡的首要病因[1]。當前采用的藥物治療雖能改善心衰癥狀,延緩死亡,但要使其治愈尚乏良策。本文通過簡易縮窄腹主動脈的方法,制造容量負荷,建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模型,來觀察大鼠血清中sFas、sFas-L變化,從而為臨床提供依據。
1.1 實驗動物 Wister大鼠60只,體重在180~220g,由安徽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皖醫實動準字01號。
1.2 實驗藥物 “真武湯”方藥組成:熟附片10g,茯苓15g,白術10g,白芍15g,生姜15g,按比例配伍組成,加入500ml清水,煎30min,過濾濃縮至1.0g/ml的生藥煎劑,4℃保存,給藥前復溫。 整個藥材的來源與制作來自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1.3 實驗試劑 sFas和sFasL酶聯免疫試劑盒,購自上海森熊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1.4 方法 選取健康雄性Wister大鼠60只,分為假手術組10只,造模組50只。造模組采用腹主動脈縮窄法復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術后將造模組隨機分為3組,即:模型組、中藥組、西藥組,并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大鼠的一般情況。各組均在造模4周后給藥,中藥組給予真武湯灌胃,西藥組給予依那普利灌胃,模型組給予相同體積的生理鹽水灌胃,各給藥組劑量按臨床劑量折算。實驗4周后腹主動脈取血,ELISA法檢測血清中sFas、sFas-L的水平變化。
實驗結果表明,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中sFas及sFas-L明顯升高,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造模成功。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真武湯和西藥組依那普利血清中sFas及sFas-L明顯隆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真武湯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sFas、sFas-L的影響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綜合征,近年來研究證明,心肌細胞凋亡是CHF過程中心肌細胞喪失的重要機制,心肌細胞凋亡參與了CHF的基本病理生理進程[2-3],而Fas家族參與其過程。Fas即CD95分子, Fas的可溶性形式(sFas)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Fas配體(Fas-L)是由金屬蛋白酶類裂解膜結合Fas-L形成的一種可溶性形式,即可溶性Fas配體(sFas-L)[4],血漿sFas-L可與靶細胞表面的Fas結合后,向攜帶Fas的靶細胞內部傳遞死亡信號,觸發靶細胞的凋亡程序,造成細胞的凋亡[5]。有些學者認為sFas是凋亡的制因子,而Fas、Fas-L、和sFas-L則是凋亡的誘導因子。同時近年來中醫藥治療心力衰竭的機制不斷被深入探討,中醫心血管研究專家也已從心力衰竭細胞凋亡基因表達的分子生物學角度來觀察中醫藥療效,使中醫心血管治療有了長足的發展。據此許多學者應用真武湯治療CHF取得了顯著療效。劉鎮等[6]通過真武湯對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漿B型鈉尿肽(BNP)與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響,證實真武湯治療CHF療效確切,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張根生[7]通過觀察真武湯加減方結合西醫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得出結論:真武湯加減方結合西醫常規治療可有效治療慢性心衰,且臨床療效顯著。我們也通過動物實驗進一步證實真武湯具有明顯增加CHF大鼠心肌收縮力,改善CHF大鼠心衰癥狀的作用,能顯著延緩CHF大鼠心室重塑。其機制可能是通過調控血清中sFas、sFas-L的水平來減緩CHF大鼠的心肌細胞的凋亡進程,從而達到減輕癥狀,延緩心衰進程的作用。
[1]李立志.陳可冀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經驗[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2):136-138.
[2]Konstantinidis K,Whelan RS,Kitsis RN.Mechanisms of cell death in heart disease[J].Cardiovasc Drugs Ther,2012,26(4):321-30.
[3]Chiong M,Wang ZV,Pedrozo Z, et al.Cardiomyocyte death:mechanisms and transational implications[J].Cell Death Dis,2011,12(2):E244.
[4]Jacobo PV,Fass M,Perez CV.Involvement of soluble Fas ligand in germ cell apoptosis in testis of rats undergoing autommune orchitis [J].Lytokine,2012 Nov;60(2):358-92.
[5]Poonyachoti S,Deachapunya C.Mochilatory effects of phytoestrogens on the expression of Fas ligand and the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in normal and cancerous endometrial cell[J].J MED ASSOC,2012,12:S105-12.
[6]劉鎮,宋銀枝,古春花,等.心腎陽虛型心衰患者用真武湯治療前后血漿B型鈉尿肽與一氧化氮的變化[J].黑龍江醫學,2012,36(6):407-408,419.
[7]張根生.真武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50例[J].中國中醫藥遠程教育,2011,9(3):164-165.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編號:KJ2009A043Z。
張華芳(1984-),女,碩士研究生。
姚淮芳,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干部心內科。
R285.5
A
1007-8517(2014)03-0027-01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