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人民醫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104株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特點研究
袁桂華李俊陳小紅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人民醫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目的探討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特點,為相關的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大腸埃希菌感染的104株大腸埃希菌感染的臨床資料,總結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特點。結果104株大腸埃希菌感染主要來源于尿液36株(34.6%)、創面分泌物12株(11.5%)、咽拭標本10株(9.6%)、痰液22株(21.2%)、腦脊液2株(1.9%)、血液17株(16.3%)、其他5株(4.8%);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大腸埃希菌對美羅培南敏感性較高,其次為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結論大腸埃希菌感染主要分布于泌尿外科尿標本中,其對美羅培南、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藥物敏感,臨床醫師應該針對以上特點為患者選擇適合且最為有效的治療藥物,促進患者康復。
大腸埃希菌;感染;耐藥性;藥敏試驗
大腸埃希菌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產氣,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棲居菌,若其過度繁殖則誘發感染,是臨床常見的病原菌之一。近年來因為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嚴重,為臨床治療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1]。筆者通過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04株大腸埃希菌感染的臨床資料,積極探討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特點,為臨床相關的診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現將分析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04株大腸埃希菌感染的臨床資料,其中感染患者男性76例,女性28例;年齡4~78歲,平均(49.1±3.6)歲;大腸埃希菌菌株分離自門診和住院患者送檢的尿液、創面分泌物、咽拭標本、痰液、腦脊液、血液等標本。
1.2 檢測方法 研究中嚴格按照衛生部檢驗操作規程進行菌株分離,大腸埃希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型全自動細菌鑒定儀,大腸埃希菌質控株ATCC 25922購自國家臨床檢驗中心,M-H瓊脂購自廣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藥敏試驗采用的藥敏卡為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產品,藥敏卡檢測菌株對頭孢哌酮、頭孢呋辛、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慶大霉素、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藥性。參照NCCLS文件標準判定藥敏實驗結果[2]。
2.1 我院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特點 104株大腸埃希菌感染主要來源于尿液、其次為痰液、血液、創面分泌物等。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院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特點(n=104)
2.2 我院大腸埃希菌的耐藥特點 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大腸埃希菌對美羅培南敏感性較高,其次為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我院大腸埃希菌的藥敏試驗結果(n=104)
大腸埃希菌是人和許多動物腸道中最主要且數量最多的一種細菌,主要寄生在大腸內,其一方面能合成維生素B及K供機體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腐敗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過度增殖,它侵入人體一些部位時,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膽囊炎、膀胱炎及腹瀉等,人在感染大腸埃希菌后的癥狀為胃痛、嘔吐、腹瀉和發熱,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對孩子及老人,因此引起臨床重視[3-4]。大腸桿菌感染可以侵及多個部位,本研究顯示主要存在與泌尿外科的尿標本中,當細菌離開腸道進入泌尿道可以導致感染,由于性交會導致細菌進入膀胱,尿路感染盡管對女性更為普遍,但兩性都可能發生;當細菌由于如潰瘍等導致的穿孔進入腹腔,通常會導致致命性的腹膜炎感染;大腸埃希菌的某些株具有毒性可以導致食物中毒,這通常是因為使用了被污染的肉類,疾病的嚴重程度可以相差很多,多表現為腹瀉、腹痛、惡心、低熱等。一旦發生大腸埃希菌感染,處理原則是盡早排除毒物,必要時進行催吐、洗胃和導瀉;對癥治療;抗生素治療。但是對于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者,應慎用抗生素,因抗生素非但不能縮短病程,反而會增加發生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的機會。以往因抗生素的濫用嚴重,致使抗藥菌增加,甚至因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殺傷體內正常微生物,失去微生物的相互制約作用,從而使一些少見的或一般情況下的非致病菌大量繁殖,大腸埃希菌也表現為耐藥性嚴重,盡管近年來臨床上一直強調要正確、合理的應用抗生素并且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控制抗生素的濫用,但細菌耐藥性的問題并未得到良好的解決,本研究結果顯示大腸埃希菌對美羅培南敏感性較高,其次為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與翟如波[5]、李燕等[6]的報道結果大致相符,但具體藥敏結果不盡相同,考慮與各個醫院的用藥差異及個體差異有關。臨床工作者應根據藥敏結果有針對性選擇有效的藥物和合適的劑量,制訂適當的用藥方案,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大腸埃希菌感染主要分布于泌尿外科尿標本中,其對美羅培南、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藥物敏感,臨床醫師應該針對以上特點為患者選擇適合且最為有效的治療藥物,促進患者康復。
[1]潘春琴,俞蓮花,胡大康.大腸埃希菌的耐藥性及耐消毒劑基因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6):1231-1234.
[2]陳霽明,姚涌,汪學龍.抗真菌藥敏試驗ATBFUNGUS2微量稀釋法、ROSCO紙片法和NCCLS紙片法的對比研究[J].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08,6(1):5-7.
[3]儲從家,孔繁林,管新龍,等.埃希菌屬在臨床標本中的檢出及耐藥性[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5):1157-1159.
[4]Martha E, Lyon, Andrew W, et al.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OUR TS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when regulatory performance criteria are met, should we have confidence to use a medical device with all patients[J].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5(1):206-8.
[5]翟如波,邱廣斌,張昊,等.1287株大腸埃希菌的院內感染特點及及耐藥性變遷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3,7(1):65-68.
[6]李燕,陳海燕,裴保方,等.287株臨床分離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1):140-141.
袁桂華,女,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人民醫院。
R378.2+
A
1007-8517(2014)03-0052-02
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