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醫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針刺結合耳部灸法治療神經性耳鳴耳聾30例臨床觀察
方永江李紹榮何艷
昆明市中醫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觀察針刺結合耳部灸法治療神經性耳鳴耳聾的療效。方法選取收治的神經性耳鳴耳聾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通過針刺結合耳部灸法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針刺治療,對兩組患者療效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刺結合耳部灸法治療神經性耳鳴耳聾療效確切,且優于常規取穴治療,值得臨床推廣。
針刺;耳部灸法;神經性耳鳴;神經性耳聾;臨床觀察
神經性耳鳴耳聾是臨床常見疑難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筆者通過電針療法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神經性耳鳴耳聾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及對照組30例,年齡為20~80歲,其中女性36例,男性24例,病程2天-10年,60例患者均被確診為神經性耳鳴耳聾[1],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取穴:風市、腎關、聽會、顳后線。操作:先直刺風市穴1.5~2寸得氣后,針尖逆經而刺行瀉法,結合循法使針感向上傳導為佳;后直刺腎關1.2~1.5寸,行補法;平刺顳后線1~1.5寸,行循法使針感傳至耳部;直刺聽會使耳部有酸脹感;后選擇與耳孔大小適合,約3~4cm中空竹節,竹節一半削半,后放置艾絨點燃,竹節完整一端插入耳外道,使艾絨溫熱傳入耳內,艾絨燃盡后更換4~5次,30min為1次,治療10次為1療程。對照組患者參考石學敏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針灸學》,取穴:實證為翳風、聽會、俠溪、中渚,針刺用瀉法;虛證為太溪、照海、聽宮,針刺用補法。
1.3 療效標準 治愈:純音聽閾檢查各頻率正常,耳鳴消失;顯效:純音聽閾檢查提高30db以上,耳鳴明顯減輕;好轉:純音聽閾檢查提高10~30db,耳鳴減輕;無效:治療前后耳鳴、耳聾無明顯變化。
1.4 統計學分析 兩組間經過1個療程后對療效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結果經Ridit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7%,優于對照組的73.3%, 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表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中醫認為耳鳴耳聾多由肝膽火旺所致少陽經閉或腎精虧耗,耳竅失養而致,從病因可知由少陽經病變所致耳鳴耳聾者為實證,由腎經病變所致耳鳴耳聾者為虛證,故當瀉少陽之標實,而補腎經之本虛。筆者在前期運用風市、聽會、腎關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療效[2],腎關為董氏奇穴之一,位于陰陵泉直下1. 5寸,為補腎要穴。風市為足少陽經穴,足少陽經穴“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李氏[3]等單用風市治療耳鳴耳聾取得滿意療效。先瀉風市,且逆經而刺,更能疏瀉閉阻少陽實邪,后補腎關,補腎經之本虛,兩穴合用,既可以治耳鳴耳聾實證,亦可治耳鳴耳聾虛證。聽會為足少陽經穴,屬于耳部局部選穴,顳后線為頭皮針,自率谷至曲鬢穴連線,屬足少陽,主治耳鳴耳聾等癥,且此穴為聽覺中樞的頭皮投影,可以很好調節聽覺中樞的血供。通過竹節直接使艾絨藥力傳至耳內,更能溫通耳部經脈,上述四穴配合結合耳部艾灸,對耳鳴、耳聾有確切療效,且對實證及虛證患者均有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連山.耳鼻咽喉科學[M].1版.北京: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150.
[2]李紹榮,方永江,韓勵兵,等.“瀉南補北法”電針治療神經性耳鳴耳聾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18(9):104.
[3]李冠豪,何新芳,賴新生. 針刺風市穴治療神經性耳鳴耳聾[J].中國針灸,2006,26(6):418.
方永江(1981—),男,碩士,E-mail:fangyongjiang81@163.com
R246.6
A
1007-8517(2014)03-0068-01
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