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龍
(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00)
隨著精細化工和有機化工的發展,列管反應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1]。列管反應器返混小,因而容積效率(單位容積生產能力)高,對要求轉化率較高或有串聯副反應的場合尤為適用。列管反應器的結構類型可分為單管式、多管式、夾套式等[2]。文中所述的反應器為列管式夾套反應器。
列管反應器內的溫度與轉化率、副反應率有直接關系,溫度太高還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其溫度的測量關乎生產的質量與安全,十分重要[3]。
某項目中應用的列管反應器為高約10m、直徑約6m、質量約250t的多管式夾套反應器,其中有2萬余根反應管。其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列管反應器結構示意
正丁烷和空氣的混合物從反應器底部A口進入,通過反應管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馬來酸酐。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溫度約為400℃。使用熔鹽帶走反應熱,熔鹽從反應器殼程C口進入,D口排出。
反應在爆炸極限內進行,反應器入口正丁烷的體積分數是1.75%,正丁烷的爆炸極限為1.6%~8.5%。反應器入口溫度為180℃,出口為440℃,而正丁烷引燃溫度為287℃。在反應管內從下至上隨著反應的進行,正丁烷的體積分數在不斷下降,溫度在不斷上升。當溫度上升至287℃,而正丁烷體積分數還處在爆炸極限內時極易引起爆炸??梢娫摲磻诒ǖ倪吘夁M行,溫度的測量與控制十分重要。
反應器內共需要測量72點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溫度,代表反應器內的溫度場[4]。溫度計從反應器底部的6個T口插入,每個T口安裝1套12點溫度計,且每個T口設置1個氮氣吹掃口N,目的是防止正丁烷在法蘭接管內積聚引起爆炸。
該項目中,共需測量反應器內的72點溫度,采用6組12點鎧裝K型熱電偶[5]實現。其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12點鎧裝K型熱電偶結構示意
理論上鎧裝熱電偶的直徑越細越好,這樣對催化劑的分布影響越小,測量管內的溫度更接近其他反應管內的溫度,然而熱電偶太細其強度會降低,最后選定鎧裝熱電偶的直徑為1.6mm。
每根熱電偶根據其測量位置的不同其長度有所不同,計算方法如下:熱電偶長度=法蘭接管長度+接管底部到反應管底部直線距離+插入反應管中深度×1.1+200(mm)。由于熱電偶在反應管內有一定的彎曲,因此乘以1.1倍。為了使熱電偶保持一定的松弛度增加了200mm[6]。
為了便于安裝,在熱電偶末端焊接一根6m長的直徑為1mm的不銹鋼絲。在安裝時用不銹鋼絲吊著熱電偶到合適位置。不銹鋼絲與熱電偶用銀焊接,因為銀具有良好的惰性,不會污染催化劑[7-8]。
由于控制室距離反應器較遠,為了提高測量精度,采用現場變送器將熱電偶信號轉化為標準4~20mA信號。另外反應器的溫度很高,變送器箱需要與其保持一定距離,所以中間選用了10m長的波紋管保護多芯電纜[7]。
最后注意在熱電偶上和導線上需標好位號,防止現場不易找到其對應關系。
熱電偶的安裝和催化劑填裝同時進行,由于反應器內有2萬余根反應管,必須做好計劃、認真實施才能避免錯誤。將反應管劃分為6個扇形區域,每個區域對應一組12點熱電偶,在需要安裝熱電偶的反應管上用彩筆做出標記,不同區域用不同的顏色表示。鎧裝熱電偶在反應管內的安裝如圖3所示。

圖3 鎧裝熱電偶在反應器中安裝示意
安裝步驟:1)在反應管底部擰入彈簧;2)將鎧裝熱電偶插入反應管中,提拉不銹鋼絲使熱電偶插入到標記位置;3)從頂部填裝瓷球;4)在瓷球上填裝催化劑;5)到反應管頂部時再填裝瓷球;6)在頂部擰入彈簧;7)剪斷不銹鋼絲。
彈簧可以保持催化劑的緊實度,瓷球用于防止催化劑漏下[9]。
反應器內72點溫度在DCS上進行監控與報警,并記錄在歷史數據庫中。需要實時計算的內容如下:1)判斷最高溫度及其位置;2)判斷第二高溫度及其位置;3)72點平均溫度;4)平均溫度與最高溫度之差。
如果最高溫度太高,則需要降低正丁烷的體積分數,或者加入蒸汽以降低反應速率。如果最高溫度太低,則可以增加正丁烷體積分數或者表示催化劑已經老化需要重新更換。如果平均溫度與最高溫度差別太大則很可能是反應管破漏,用于導熱的熔鹽漏進反應管中。
列管反應器內部溫度的測量和溫度的空間分布是反應器的關鍵參數[10]。文中介紹的72點熱電偶測量方法,結構合理安裝簡便,經過現場測試達到了工藝要求,具有良好的效果,希望可以對類似的溫度測量場合起到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尚偉.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設計的限制條件[J].石油化工,2004,33(02):141-144.
[2]ANDRZEJ S,薛冠申.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模擬與設計進展[J].化學工程,1990,18(06):62-72.
[3]趙增慧,夏麗.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的設計探討[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00,8(02):56-60.
[4]王京慧.多點鎧裝熱電偶在加氫反應器床層溫度測量中的應用[J].石油化工自動化,2009,45(06):59-62.
[5]劉合潤,李智勇,畢丹.多點熱電偶測溫裝置[J].上海機床,1994(04):59-60.
[6]王洪,張丹紅.多點溫度檢測系統的設計[J].工業控制技術,2009(12):84-86.
[7]劉洋,吳雙,趙永剛.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研究與發展現狀[J].中國儀器儀表,2003(11):1-3.
[8]吳波.微波器件銀焊工藝及應用研究[J].現代焊接,2009(03):22-23.
[9]劉永先.我國氧化鋁瓷球的生產現狀及市場前景[J].陶瓷,2000(01):18-20.
[10]錢可元.高精度熱電偶溫度變送器[J].自動化儀表,2003,24(0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