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
從有到無,西方人發明的電報就這樣進入了中國,進入尋常百姓家。一百多年來,西方人其他東西也如電報一樣,不少“闖入”中國的大門。無論人們想得通想不通,現代化都是擋不住的。
當今之世,有線電報已成了古董。我小時候,一說電報,就是無線的?!拔母铩睍r抓特務,老是傳說某某人的家里,被查出來有無線電發報機。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都被逼自殺了,軍代表還懷疑她肚子里藏了發報機,非把她的尸體剖開了不可。人們有這樣的認識,都歸功于那個荒唐年月的幾部反特電影。其實,一般人真沒見過真正的無線電發報機。
但是,在19世紀,整個世界流行的卻是有線電報。這種愛迪生發明的玩意,一誕生,但是就改變了世界信息傳遞的形式。當西方這個陌生人來到中國,并用大炮叩開中國大門的時候,他們的信息傳遞,已經用上了有線電報,而中國人第一次知道這個東西,還是在1851年。1860年之后,中國被西方強行納入他們的世界體系,但西方人屢次要求在中國架設有線電報,都為總理衙門所拒絕。諸多洋務派大臣如曾國藩、李鴻章和沈葆楨都提出要自己架設電線的主張,也沒有落實。在中國,在一個既成體系下,所有的改革,弄不好砸了人家的飯碗,就會變得非常難。
第一次的突破,是因為軍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軍侵臺。閩臺各地的海關,由于有洋人的有線電報,事先都知道了消息,但北京方面,卻好長時間不明就里。受此刺激,總理衙門的王公大臣們終于開恩,由中國留洋歸國的學生在福州和最近的??谥g架設了一條電線,用來傳遞軍情。只是,這條電線的命運跟第一條鐵路一樣,很快就被拆掉,設備挪到了臺灣。
中國正式開辦有線電報,已經是1881年的事了。這年,由李鴻章倡導,中國電報局成立,當年架設從天津到上海的電線,開始營運。主持電報局的,是李鴻章麾下頭號洋務大將盛宣懷。此人在歷史上被罵得很厲害,但對于中國的電報事業卻功不可沒。當時的有線電報是發報機發出信號,這個信號轉換莫爾斯電碼。我們看到的,就是阿拉伯數字。當時,西方的通行做法是,三個數字組成一個字(詞),而盛宣懷發明了四字電碼,由四個數字代表一個漢字。同時,以詩韻韻目來指代日期。這樣的方法,一直沿用了一百多年。那時候,人們一提電線,指的都是電報線,不像現在,說的是電燈線。
那年月,拍電報的電報生是洋務事業里最富技術含量的一類人。一家子如果有一個電報生,那么一家大小都衣食無憂了。但是,一般老百姓對于有線電報的態度可跟輪船火車不同,那可是相當敵視。輪船火車的好處,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而電線,離他們太遠了。當時的老百姓,絕無可能跟電報發生關系。電報貴得嚇人,連報館拍專電,都得等半夜之后半價才辦。所以,即使百姓有天大的急事,也沒有拍電報的。看不到現成的好處,卻只見電線桿到處埋、電線到處拉,有什么用處,誰也不知道,神秘得很。
神秘產生聯想,聯想生出謠言,所以,那時候有關電線的謠言特別多。當年電線在山東德州一帶架設時,有老百姓的孩子丟了,人們就傳說是傳教士拐了人,用電線傳走了。更多的傳說是電線能把人的魂給弄走。所以,鬧義和團的時候,人們砍電桿的積極性遠大于扒鐵軌。
盡管如此,電線還是在中國扎了根,到民國時,電報已經不陌生了。軍閥們開戰,首先要打電報戰。商家也開始用電報傳遞商業信息,有點閑錢的老百姓,如果有急事,也會拍個電報,雖然盡量少用字,但畢竟開始用電報傳遞家中的消息了。再往后,電報變成了無線的,而有線的則成了電話。
從有到無,西方人發明的電報就這樣進入了中國,進入尋常百姓家。一百多年來,西方人其他東西也如電報一樣,不少“闖入”中國的大門。無論人們想得通想不通,現代化都是擋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