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錦秀

“沒有家庭責任感,不管孩子的作業,在家里大呼小叫……”說這話的時候,他理直氣壯。我也不甘示弱,隨口就反擊他:“沒有家庭責任感我就不用這么辛苦,哪個男人對女人這樣數落,說話得摸摸良心……”
似乎,雙方都有一萬個理由來表明自己是正確的或是完美的,出口成章,一針見血,直戳對方的軟肋。于是,更激烈的戰火蔓延起來,字字珠璣卻又句句傷人。兩個人都如受傷的刺猬,把最尖銳的一面展示出來,仿佛就是為了保護自己、證實自己。全然不顧無助的孩子呆立在中間淚眼婆娑的可憐樣。
其實,事情的起因是一件小事。累了一天的我晚上加班回來,看到喝了一點酒的丈夫躺在沙發上,孩子邊玩邊寫作業。時間已近9點,而老師布置的10個生字,孩子只寫了兩個,真有點氣不打一處來。于是,帶著火氣把他叫醒,讓他看看孩子的作業,然后責問他不管孩子,沒有父親的表率樣子……他坐直身子,把孩子的另一個作業本往我身上摔:“你看看,這不是作業???我倒是教了,你呢?……”
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孩子發出蚊子般的聲音:“爸爸媽媽,你們別生氣了……”他的話未說完,在我的吆喝下起身去衛生間,我跟在身后一言不發。他用發紅的雙眼瞄了瞄我:“我自己刷牙、洗澡,你休息吧!”這樣的表現,不像平日里我的孩子,我有一絲感動,摻雜著些許的悔悟——唉,吵來吵去,本是為了家庭,卻在無形中傷了孩子。
如果雙方都能點到為止,或許,偶發一點爭執并不是壞事,讓彼此從某一件事上吸取教訓或是總結經驗。然而,我們都不是特別理性的人,受傷了,仿佛都想從另一方身上找出原因,以此來證明自己受了莫大的委曲。
當然,我承認,對于這個家他比我付出得多:早上送孩子去上學,下午接孩子放學,輔導孩子功課的時間也遠多于我,趁著比我早下班的時候做家務,并把飯煮好,等我回家……
但平心而論,我也不容易:不顧被太陽曬黑的臉龐,穿著一雙平底鞋來回奔波;晚上把孩子弄睡了再加班到深夜;早早起床、放棄午休的時間為的就是燒一口利于孩子營養的飯菜;為了生活,我把自己繃得緊緊的,一刻也不敢松懈……
把日常的生活片斷梳理好幾遍,發現我們都在盡力,為工作,也為了家庭??墒?,這新一輪戰爭的導火索又是什么呢?我認為我沒有錯,而從他那沉默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觀點也是同我一樣堅決。
我的思維在黑夜里反而愈加的清醒,估計另一個房間里的他也睡不踏實。身邊的孩子已發出均勻的呼吸聲,或許,現在的他還不理解生活的壓力,也弄不明白為什么大人總有那么多的煩惱,為何會發生莫名的爭吵。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彼此依舊不說話,冷漠得像不認識對方。我把兒子從床上拉起來繼續那未完成的作業,他則默默地收拾昨晚的殘局。
事情的轉機緣于兒子。他喝水的時候不小心把手給燙了一下,我倆同時趕過去:“快,用冷水澆!”“拿燙傷藥抹一點”……
我們一起下樓,孩子忘記了剛才的疼痛跑在前面,他環顧四周確認沒人,對我低聲說:“老婆,昨天我們都不對……”這句代表反思與和好的話說得有點勉強。但我心里想,算了吧,夫妻之間要相互體諒。而嘴里卻有點不甘心:“你那架式,恨不得把我給吃了,算個什么男人?”他點頭:“嗯,昨天是有點過了,但家里也不能全指望我吧!要不,你平衡平衡……”
我一時語噎,卻極力向他解釋:“我忙來忙去,也是為了家庭。如果要讓我平衡,那請你給我一個平衡木吧。其實,你就是我的平衡木,你支持我,理解我,我就會更加平衡,做得更好?!薄罢f來說去,還是指望我??!”他無奈地笑。
我也給他一個微笑,算是正式地和好。那一刻,突然想到《杜拉拉升職記》中的一句臺詞:“我能感覺到我們的未來是美好的!”我在想,對于那個美好的未來,我們唯一的資本就是有一顆努力的心和一個可以努力的環境。盡管那個美好的未來有點遙遠,盡管生活中有苦有淚,但現在的我們,都是奔跑在那個美好未來的路上。“媽媽,你們快點啊,要遲到了!”兒子在前面歡快地蹦跳。
眼前,一片燦爛陽光……
(摘自《新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