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上蘭舟
股票基金
這部分是打算作為以后養老的資金,每個月拿出剩余資金的30%作為準備金。個人選擇基金,還是喜歡選稍大的基金公司。2010年4月份開始投資股票基金,看基金規模、以往業績,并參考評級,投了2只基金。剛投完,就遇上3年的熊市,也經歷了3年的虧損期。考慮到長期投資,個人比較看好這兩只基金的能力,所以一直堅持到現在,當然,2013年的回報還是可以的。
我并不是堅持每個月都會投資股票基金,畢竟大的股市環境影響很大,2011年和2012年因為不看好整體行情,所以沒有投資。2013年比較看好后市的行情,陸陸續續入手。因為是留著以后養老,所以不會頻繁進出。
當然,股票基金選好后,并不是不用管了,基金公司的人員變動、股市大環境的影響等,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收益,如果不小心,買了不好的股票基金,該換的時候還是得換,千萬不能較勁。
債券基金
2011年和2012年股票行情不好,但債券還是有一段行情,所以陸續買了些債券基金,2012年的收益還不錯,2013年行情稍微弱些。因為債券基金的風險和收益相對要小些,所以配置了一部分。目前來看,這兩只債券基金的實力還是可以的,雖然2013年的收益不好,但還是作為資產中期配置的一部分,短期不會贖回,后期看情況,再適當配置一部分,基本的配置比例在10%-15%。
貨幣基金
這部分主要是作為應急資金和日常生活支出用的,用應急資金(約5個月的家庭開支)購買貨幣基金。當然,我購買貨幣基金,也會比較一下收益,再做選擇,雖然貨幣基金的收益差別不是特別明顯,但蚊子腿積累多了,就有用處了。
現在我沒有再在網銀上買貨基,主要是變現要慢許多。本人有個淘寶店,收到款后,會第一時間轉到余額寶。考慮到大家常提到的余額寶安全問題,我基本上都是放些零散的錢,湊夠一定數量后,還是會轉到其他投資上。
國債
以前對國債不是很感興趣,主要是投資期限比較長,收益也不是很突出。看了一本《30年后你拿什么養家》,其中理財規劃方面的思路,很讓我受啟發。印象很深的是“投資要有目的”。想想以前,真沒有認真想想每筆投資的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很盲目,所以從2013年8月開始,每月至少投資1000元買國債,作為孩子的大學教育基金。
目前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國債有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式國債。其中,憑證式國債是到期還本付息,電子式國債每年付息,到期還本。我個人比較喜歡電子式國債,這樣到期的利息可以再投資,這兩種國債一般是錯開發行的。國債不用交利息所得稅,所以,作為教育儲蓄金還是很好的。
股票
從2010年到現在4年多的時間,從最初的3萬多元到現在的零,共虧了5000多元。剛進入股市,就趕上5月份的那場大跌,2012年又踩中了伊利、五糧液、蘇寧等“地雷股”。2013年年初盯著兩只股票做,投了5000多元,賺了一點生活費,后來退出來了。
股票投資風險比較大,建議投資自己比較熟悉的股票,不能憑感覺、憑消息,隨意更換股票。當然,股市的水很深,所以,入市前切不可抱著暴富的心理去投機,一定要用閑散資金來做,至于投資比例,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位財主們自己好好體會。
P2P
今年在挖財論壇上了解到P2P,投了兩個網貸,共計1000元。新聞上也曝出了不少擔保公司老板“跑路”的情況,包括身邊一些放高利貸的朋友收不回本息的案例,心里還是有點忐忑,不打算追加,等錢收回后直接撤出。
(摘自《投資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