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公園
1942年,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在小說《我,機器人》(I,Robot)中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三、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他大概沒有預料到,在未來漫長的大半個世紀里,幾乎所有研究機器人的學者,都嚴格遵照這三大定律制造智能機器人。
更超越阿西莫夫想象力的是,71年之后的2013年,向他這部小說致敬的同名家用清潔機器人iRobot,全球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臺。達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數據,iRobot只用了11年時間——在此之前,影響人類的重要科技發明,從面市到銷售破千萬,電話花了38年,微波爐花了29年,汽車花了16年,手機花了14年,個人計算機花了10年。
同樣的趨勢在2014年1月7日至10日舉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展現。嬰兒搖籃機器人、老人移動幫手機器人、人替代者機器人等集體亮相。
隨后舉行的“新型機器人”圓桌討論顯示,2014年談論的機器人,再也不是指富士康流水線上的“機器工人”。iRobot首席技術官保羅·皮埃加恩表示:新型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它們具有針對性強的某個特定功能,并有與人類溝通情感的寵物特性。這一變化背后的原因是“一個整體生態體系的進化”,其中最重要的幾個條件包括:在2013年一口氣收購8個機器人公司的Google這類巨頭的參與、感應器的發達、3D打印的普及以及軟件能力的提升。
這正是iRobot創辦人之一海倫·格雷納樂于見到的現實。格雷納是一位女極客,11歲時,她被《星球大戰》里那個長得像垃圾筒、被安在滑動底盤上、只會嘟嘟叫的智能機器人“R2D2”迷住,不久后當她發現自己崇拜的偶像只是個披著塑料殼外衣的小個子男人時,深受打擊。她由此發誓,要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機器人。這個誓言支持她完成了麻省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和機械工程專業的學業,并最終創辦了全球最成功的平民機器人品牌iRobot。
而當格雷納發明出暢銷全球的吸塵機器人Roomba時,她發現,人們更愿意把它當一只寵物——當你把Roomba帶回家,它就像一塊興奮的地板飛毯,在家里自轉起來,它會記住整個房間的布局,習慣沿著墻壁移動,懂得繞開貓、狗、電線和家具,沒電時自己緩緩挪向充電器,并用“嘟嘟”聲和你交流?!叭藗冮_始給自己的Roomba起名字,你不會給自己的面包機起名字吧?”格雷納給自己的起名為“施瓦辛格”,這位美國加州前州長曾經以扮演肌肉發達的機器人而著稱。
通過Roomba,格雷納看到,一個好的機器人,能為人們分擔日常生活里的某件特定任務,同時具有獨特的“長相”和“性格”。要知道,和Roomba一樣,出現在CES上的新型機器人,往往都不再按照人類的外形來設計,它們奇形怪狀,宣告著一個個全新物種的誕生。
Ziphius:微型鯨魚玩伴
Ziphius的名字和設計靈感來自一種鵝嘴鯨——它的頭從側面看像鵝頭。它是一只可以用App控制的水上無人飛機,長35厘米,重1.5公斤,速度可以達到約10公里/小時。160度的攝像頭能記錄影像和照片,隨時同步至社交網絡。你更可以在App的虛擬現實里同步操控它,它有自己的情緒,會變成海盜、忍者或雜技演員。Ziphius可以是激進的沖浪朋友、打魚偵察員或一個鬼鬼祟祟的海底攝影伙伴。
MantaroBot:給你當替身的機器人
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謝耳朵,如果不想或者無法分身出現在某個場合,派出你的機器人MantaroBot。你只需用電腦遠程控制,就可以用這個“替身”參加會議,或穿行在不同辦公室之間,和人們自由交流。你可以在控制界面里看到一前一后兩個攝像頭捕捉到的畫面。
Wibot:把任何一面墻變成屏幕
Wibot長得像Wall-E,移動方式則像吸塵機器人Roomba。它能實現的最夢幻場景是:早晨醒來,Wibot為你把手機里的郵件收件箱,投影到臥室的一面墻或者天花板上,接下來你就可以在床上處理郵件了。這個高達63.5cm的大塊頭,機身內置投影、360度音像捕捉、揚聲器、Web瀏覽和游戲功能,同時會自動檢測家里的溫度、濕度、噪音和光照。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四處移動的投影儀、游戲機、家庭環境大管家。Wibot被稱為“將改變家庭娛樂方式的機器人”。
Budgee:貼身拎包小跟班
Budgee能幫你拎重東西,最重50磅,你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與你最遠相距1米3——你可以通過手機App設置最大距離。當你上超市、逛商場,或從辦公室往家搬書時,或者你是老人或殘障人士時,Budgee會是個不錯的小伙伴。當它的大眼睛是綠色時,說明它能跟隨感應器的方向,否則不妙。它也有鬧脾氣的時候:“今天你怎么走這么快?”(它真的會說話。)Budgee將來會進入亞馬遜在線商店。
MamaRoo:哄孩子高手
父母抱起寶寶晃動,可以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可難免有騰不出手的時候。這個小腦袋大肚子的機器人MamaRoo可以和爸爸媽媽輪流哄孩子。它可以根據寶寶的運動幅度大小推測寶寶情緒,進而提供5種自然動作:車、袋鼠跳、樹秋千、搖滾小輪和海洋。
IXI-Play:讓小朋友重回物理世界
IXI-Play的兩位設計者是來自荷蘭的機器人專家。看著自己的小孩流連于電視機和iPad,他們默默地拔了電源線,開始認真思考給孩子設計一個玩不膩的智能玩具,把他們從虛擬世界拉出來,重拾對真實世界的好奇心。IXI-Play適合1~6歲的男孩、1~8歲的女孩,“小朋友在1~6歲這個階段需要跟3D的物理世界進行互動,iPad這種平板工具無法替代撿起積木,感受它的質感和顏色,看見它倒下去于是了解重力這類經驗?!盜XI-Play能看、聽、說、動、哭、笑,和你玩、陪你學,一雙忽閃的大眼睛能投射出近10種不同的表情。它腦門中間的攝像頭在捕捉到配套的卡片之后,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小孩拿著寫有“生氣”字樣的卡片在它眼前晃,它做出生氣狀,并發出賭氣聲;換作“羊”字卡片,它則會提供真切的“咩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