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昆曼國際公路(昆明至曼谷)于2008年12月正式通車,東南亞逐漸成為國人的旅游目的地,很多自駕愛好者逐漸把目光轉向這條串起多國風景和風情的國際大動脈。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對這條線路頗有經驗的本刊特約作者楊曉東帶領讀者“自駕東南亞”:他從云南省磨憨口岸進入老撾境內,沿途經過佛塔林立的瑯勃拉邦、素有“小桂林”之稱的萬榮、東南亞最大的人工湖南俄湖、老撾首都萬象、南傳佛教的重要建筑印漢塔和瓦普廟,最終抵達老撾南部與柬埔寨接壤處的湄公河流域,登上四千美島,完成了自駕東南亞的第一段旅程。
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精彩?只有走出國門親自體驗才能真切感知。雖然我在國內自駕多年,但一次偶然機會聽說東南亞的景致誘人,便心潮澎湃,萌生了走出國門,前往東南亞走一遭的想法。
第一次自駕出境,難免經驗匱乏:為了安全順利地完成這次旅行,出境前我在云南省的磨憨口岸盡量詳細地了解了老撾的風土人情,希望能預料到一切可能的狀況,以做好應對方案。如何過關?如何安全行車?如何面對檢查?游覽哪些景點?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組成了一支5車16人的自駕車隊,還特別邀請了一位英語6級的朋友同行。但就在出發前,這位朋友因故突然退出,讓我們這群英語盲無所適從。不懂外語,怎么能確保行程的流暢度呢?
但這一切都阻擋不了我們的熱情。這一次的旅程,除一輛車因時間有限,提前從瑯勃拉邦返回之外,我們其余的4輛車用了24天時間,以順時針方向經老撾、柬埔寨、泰國緩緩而行,又從老撾入境,最終安全順利回國。本文將介紹這次東南亞自駕游中老撾部分的奇幻旅程。
1、磨憨口岸→瑯勃拉邦(約300公里)
從磨憨口岸正式出發,沿老撾著名的13號公路前行,從磨憨到老撾的瑯勃拉邦全程約300公里,車行大概需要7~9小時左右。
我們自駕出境游的車隊相約在云南省與老撾交界的磨憨口岸集結。聽聞老撾當地的油質并不好,大家都在出境前把油箱加得滿滿當當的。在當天晚飯后,我們還兌換老撾貨幣“基普”,兌換貨幣的匯率大約為人民幣1元兌1260基普。我們計算了一下,在老撾7天左右,人均拿出1500元人民幣左右兌換的話,基本上夠用了。
上午8:30是口岸海關的上班時間,我們一早便到海關辦理一系列出關手續。手續齊全后,然后再上車到前方幾公里處的老撾海關辦理入境。好不容易踏過了國境線,還要經過老撾海關的“考驗”:首先車輛要進行所謂的“消毒”:我們每車交了20000基普(約為人民幣17元),被簡單地沖洗了兩個前輪,就算是過了頭道關。然后,往前10米到海關辦理入境手續,這時海關人員會向你索要小費,基普或人民幣都可以,我們不少團員裝傻充愣蒙混了過去,聰明地免去了這些瑣碎的費用。后來聽說,如果是旅游旺季的話,會被堅決索要小費。
然后,我們根據自己的行程計劃購買了7天的車輛保險,共計95000基普,但這并不代表一旦出現事故,很快就能得到賠償,相反,索賠還會很困難,但此保單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應付一路上當地路政和警察的檢查。
人員和車的手續辦完后,依然只允許每輛車的駕駛員留在車上開車進入,其他人和車必須各行其道,否則會受到罰款處理。車輛前行兩公里左右,在路政再交50000基普,這才終于辦理完老撾的入關,整個過程耗時一個半鐘頭。
從磨憨口岸正式出發,沿老撾著名的13號公路前行,從磨憨到老撾的瑯勃拉邦全程約300公里,車行大概需要7~9小時左右。一路上,老撾司機在公路上隨意轉彎和占道的現象嚴重,因此,在轉彎處一定要鳴笛。總之,在國外行駛,更要牢記安全第一。
行駛了大概20公里左右,就看到一個丁字路口。網上盛行的一種自駕路線是選擇在這個路口往右轉,朝老撾首都萬象方向走,最后劃出一條逆時針方向的路線,而我們則是直行,直奔瑯勃拉邦方向。從習慣上來講,我每次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自駕東南亞。
從路口行駛50公里,有一座集貿市場,很多自駕的同仁在此停車、整頓。我們短暫休息之后一直沿大路前進,并在前行了100公里后,在孟塞停車吃飯,飯后繼續直行6公里左右,遇見一丁字路口左轉,在這個丁字路口的左邊有一個加油站,很是顯眼,可以當做參照物。路旁有英文指路牌,行駛一會就會見到一個小型圓盤路標,左轉后進入山區道路。
山路崎嶇,路況坑坑洼洼,車隊一路顛簸,速度自然慢了下來。好不容易又行駛了180公里,又見一個丁字路口,右轉(不直行)行駛110公里,路況轉好,但村莊較多,我們一行人謹慎駕駛、減速慢行,不敢怠慢。
2、瑯勃拉邦
瑯勃拉邦佛塔林立、寺廟眾多,由于環境的原始,民風的淳樸,保護完好的自然生態,使得它被公認為東南亞傳統與殖民風格保存最為完好的城市。
一路上邊走邊玩,耗過了整個白天,到達瑯勃拉邦時已接近天黑,一行人不堪疲乏,拼命尋找住處。當然,通常應該提前在網上預訂住所比較保險,但我們從來都很隨性,經常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住宿,所以也沒有提前預訂的習慣。
說到酒店的問題,心情并不愉快。往年瑯勃拉邦的民風還比較純樸,隨著游客的大量涌入,這里的商販也開始偷奸耍滑。我們在某酒店訂房間,詢價時商定好16萬基普的房費,待看完房與大家商量后確定訂房時,又被告知要18萬。大伙很生氣,決定不住了。可轉完一圈回來,還是覺得這個好,再去訂時,卻又被索要20萬基普。財大氣粗的同行無所謂地說:“20萬就20萬,浪費時間還不止那幾個錢。”于是被活活多要了4萬基普,還無處伸冤。
交了錢,我收好了單據,并想拿房間鑰匙,因房間正在打掃中,所以沒能如愿。本以為交了錢無需再擔心什么,可令人氣憤的事情并沒有完結:我們晚上10點多準備回酒店休息時,意外發生了:當時我們到服務臺拿到鑰匙,準備進自已的房間,卻被服務生指到另外兩個房間。心里忿忿不平,也無奈任由他隨便換房,只要能早點休息也罷,可誰想打開房門,我們預定的標間變成了大床房!
兩個大男人怎可同睡一張床,我氣憤地來到服務臺,堅決要求換房,展示出了強硬的態度,服務生這才畢恭畢敬起來。他打電話找來同事,安排我們換了地方,幾經周折,我和一位同行住在城市邊緣一個小房間里,其他人被安排住在原酒店。
于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瑯勃拉邦,是一座位于首都萬象西北約400多公里處的古都及佛教中心。這座底蘊厚重、小巧精致的的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環抱的谷地,全城佛塔林立、寺廟眾多,由于環境的原始,民風的淳樸,保護完好的自然生態,使得它被公認為東南亞傳統與殖民風格保存最為完好的城市,也是老撾現存的最古老的城鎮,西方游客極力追求的“世外桃源”。
第二天一大早6點我們便起身,直奔法國街看僧侶布施。天還沒放亮,目光很容易被一排橘紅色的袈裟吸引,僧人們的出現,讓這條寧靜的街道一下子沸騰起來。這種布與施的互動,若是你親眼見到,也會覺得整個世界變得十分純凈,每一次的施與受都幸福感十足。
看完布施后,許多同伴在街上游蕩起來,誰都希望在異國他鄉的第一頓早餐能來點與眾不同的體驗:西餐、米粉,同伴們各選所愛,美美飽餐了一頓。隨后慢悠悠地走到香通古廟,驚訝于古廟構筑的別致和陳設的堂皇,其大殿以精美的雕刻和華麗的鑲嵌而聞名于世。
天氣漸漸炎熱,玩累的同伴都回客棧休息了,而我們幾個沒晝沒夜的大老爺們,則直接驅車40多分鐘去往周邊的光西瀑布。那可是一個美麗絕倫的多層瀑布,很多背包客都會選擇這里跳水、游泳,從這里還可以坐船領略湄公河的風光。
傍晚登上普西山頂看日落,夜幕降臨可在法國街逛夜市——就在大皇宮門前那條街上,白天是正常的公路,18:00就改為步行街了,22:00開始收攤,圍巾、紙燈、燈籠、布藝、手工畫、手工紙、木雕、美食充斥著整條街道,老撾境內,就數這個夜市的貨品齊全,檔次高端。
3、瑯勃拉邦→萬榮→南俄湖(224公里)
萬榮以眾多的巖洞而著名,靜謐的南松河流過,配上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千奇百怪的巖洞以及附近傳統的村莊,造就了萬榮的性格。
在瑯勃拉邦的歡樂還未消散,我們一行人不得不從瑯勃拉邦沿大路一直向南前進,直奔老撾著名的旅游縣城——萬榮。
自駕出行免不了與警察打交道。在去萬榮的路上,我的第一次出境游,便與老撾警察狹路相逢。早就聽說了老撾警察的厲害,所以為了盡量避免與其相遇,我們特地選擇了提早出行。
出國在外一定要慎之又慎。入境時購買的保險和行車路單在關鍵的時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老撾,行車于路千萬不能違章,否則警察就會在后面跟上你,向你索要罰金。在老撾13號公路上,我們曾兩遇警察,一次沒有任何理由索要“手續費”,另一次則以超速為由要求罰款。遇到這種情況一定不必慌張,不管你是否違章,都要先要穩住對方,死磨硬泡,不能讓警察輕易按他的要求處罰。如果警察已經開出罰單,討價還價便成了無奈之舉。如警察無理,可用英語警告對方:再這樣我會立刻接通中國大使館。
后來在萬象,同行的第三輛車因誤闖紅燈而被罰款160元,卻未交一文錢。原因是我們探索出了一個重要方法:用微笑制服對方。當時作為頭車的我被幾個警察攔下。我聽不懂英語,更不懂老撾語,但我從警察鱉腳的中文“檢查”、“手續費”、“五萬”等字眼里能明白,他們以檢查為借口索要小費,我就不同意了,明擺著敲詐。于是我祭出了一招:面帶友善的微笑,一邊拿出我透明塑料袋中的證件讓他檢查,一邊用中文解釋:“這是我的手續!”“你要什么手續費?”“有票據給我嗎?”我一直保持著真誠的、友好的眼光,死死盯住警察的雙眼。就這樣僵持了幾十秒,他的眼神開始回避我的目光,突然在一個時間節點,也用友好的目光朝我笑了起來。并揮揮手示意讓我們走,我會心一笑用中文說了聲“謝謝”,便揚長而去。
在躲過警察的刁難后,我們像通關一樣來到了萬榮,這座城市在老撾語中叫“望衛昂”,屬于老撾萬象省管轄的一個縣城,是老撾著名的休閑旅游地,位于萬象和瑯勃拉邦兩個主要城市之間。從瑯勃拉邦往南到萬榮有230公里,萬榮再往南,距萬象則有160公里。這里山清水秀,民風純樸,因其獨特俊美的喀斯特地貌,被中國游客稱為“小桂林”。
萬榮以眾多的巖洞而著名,靜謐的南松河流過,配上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千奇百怪的巖洞以及附近傳統的村莊,造就了萬榮的性格,人們可以在這里深度體驗當地不同民族質樸的生活方式。
在萬榮除了能欣賞到秀美的山水外,還可以進行漂流、滑索等運動。環繞著萬榮的南松河,是漂流的絕佳去處,河兩岸風光秀麗,引人入勝。如果你在尋找消除疲憊之方,萬榮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算了一筆賬,如果不在萬榮停留,從瑯勃拉邦直接到達萬象有300公里的路程,6~8小時可以到達。但離開萬榮后已過了中午,我們選擇了距萬象76公里的南俄湖作為本段的終點。
南俄湖,又叫“瑯恩湖”,中國人都叫它“千島湖”,是東南亞最大的人工湖,湖面面積約390平方公里。當初興建水庫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水電建設,如今這里卻成為萬象附近最有價值的旅游景點之一。
南俄湖中點綴著300多個風景如畫的小島,十分好看。我們下車乘船入湖,幸運地觀賞到了有趣的水底砍伐柚木的景觀,這些樹木是在南俄湖區蓄水時被淹沒的,湖水阻擋不了當地人繼續開發這些植物的剩余價值。乘船游湖一覽湖光山色,偶爾還可能觀賞到當地婦女的筒裙沐浴。對于內陸國的老撾人而言,南俄湖似乎就是他們心中的圣海,每到假日,總要驅車來此游覽,在這里還可品嘗到老撾風味的鮮魚餐。南俄湖的岸邊,還有一個天湖度假村,老撾唯一的賭場就設在那里。
4、南俄湖→萬象(76公里)
萬象的凱旋門位于萬象市中心,在總理府附近,整個建筑高45米,寬24米,是中國援建老撾的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筑。
從南俄湖到老撾首都萬象僅有7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早上從南俄湖出發,很快就抵達萬象。
“萬象”在老撾語里的含義為“檀木之堡”。萬象這個名稱,是當地華僑對這座城市名稱的音譯,由于說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這個名稱便漸漸沿用下來。這里曾經生長著許多珍貴的檀木,但現在已很難見到了。
老撾人稱萬象為“永珍”,城市的設計者將萬象建成了一座半圓形的城市,建筑物多呈白色或黃色,周圍是翠竹林,遠望如一彎新月,所以坐落于湄公河畔的萬象還有一個“月亮之城”的美名。
進入萬象市區,在第一個交叉路口左轉,有一個紅綠燈,那是去機場的路。直行100多米,右邊有一家寫著中文的大酒店,在此可以得到會講中文的服務員的幫助,吃住價格都很合理。雖然這里離市區只有幾公里的路程,但停車十分方便,推薦到此暫歇。
這一天的時間相當充裕,大家約定先去看看萬象的凱旋門。大家都聽說過法國的凱旋門,甚至朝鮮的凱旋門,但萬象的凱旋門究竟是怎樣一種風格,我們還真是期待。萬象的凱旋門位于萬象市中心,在總理府附近,整個建筑高45米,寬24米,是中國援建老撾的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筑,1960年開始修建,1969年基本完工。它原為紀念戰爭中的犧牲者,1975年解放時,萬象市群眾慶祝勝利的游行隊伍從這里通過,這一歷史性事件被記錄下來,這座建筑從此便被稱作“凱旋門”。
這座凱旋門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四面都有拱形門與雕飾,遠看神似法國巴黎的凱旋門,但拱門基座上,則是典型的老撾寺廟風格的雕刻和裝飾。登上建筑的最高層,可俯瞰整個萬象的城市景色。
到了午餐時間,我們找到一家高檔的老撾餐廳,一邊品嘗著正宗的老撾餐,一邊聽著老撾的民族樂曲,欣賞著老撾的民族舞蹈,自然別有一番情趣。
與泰國一樣,老撾同樣寺廟眾多,讓人目不暇接,僅萬象一地就有大量宗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有塔鑾寺、玉佛寺、香昆寺等。我們一行人重點去了香昆寺,體會了那座寺廟的與眾不同。
位于湄公河畔一片草地上的香昆寺,又叫“佛像公園”——正如其名稱所展示的,公園里到處都是佛教和印度教雕塑,這些雕塑展示了一個怪人荒誕的野心。
香昆寺于1985年由一位外號叫做“祖師爺”、名喚Bunleua Sulilat的人建造。這位瑜伽師、僧人和祭司把印度教和佛教的哲學思想、傳說和肖像學融會貫通,組合成一個神秘的整體,造就了多個宗教在這里的共存。香昆寺里的雕塑,包括了濕婆、毗濕奴、阿朱那等印度教神明,以及如來、觀音等佛教眾神。這些雕像中,還包括了一些普通平民的雕像,皆是在這位“祖師爺”的指導下雕刻,出自于一些技藝并不熟練的工匠之手。
這里有一座底部渾圓,頂上疊塔的奇妙建筑,與湄公河對岸、泰國廊開的萬橋公園遙相呼應。當地人稱這座塔為“天堂與地獄”,原來這座塔里面還隔著一層墻,在兩墻的夾道里盡是一些人類受罪的模擬畫和雕像,這就是所謂的“地獄”。沿著樓梯爬到寺廟最上面的一層,一座金佛坐鎮,意味著來到天堂。
5、萬象→沙灣拿吉→巴色→四千美島(約450公里)
四千美島在老撾南部與柬埔寨接壤的湄公河流域,在旱季河水退落的時候,這段“寬腰”會出現數以百計的小島,算上小渚、沙洲,數量過千,因而得名。
這幾天的旅程,每天都起得很早,跟萬象的告別是在早上6:30,我們風塵仆仆地踏著夜色出發了。
車輪沿著13號公路一直向南,經沙灣拿吉、巴色駛向老撾和柬埔寨的邊界。沿途的景點自然是一一游覽,不愿錯過。沙灣拿吉的印漢塔、巴色的瓦普廟,無一不吸引我們駐足。
印漢塔是沙灣拿吉的標志性建筑。該塔建造于16世紀,與萬象的塔鑾寺建于同一時期,也是老撾人心中最神圣的寺廟之一,地位僅次于巴色的瓦普廟。整個佛塔建筑群很有特色——其所在的寺廟占地有上萬平方米,塔就建在這上萬平方米空場地的中間,背后有幾棵高大的椰子樹與塔呼應。當地人對印漢塔非常崇敬,每天都有人專程來朝拜。
巴色的瓦普廟是老撾最著名、當地人最崇敬的佛教古剎,坐落在海拔 1200 米的甫告山山腰上,距湄公河西岸城鎮巴色8公里。瓦普廟的“瓦普”二字,老撾語的意思是“石廟”,因全部用雕有各種圖案的石塊砌成而得名,整個建筑群規模宏大,從山腰向下伸展,有數百米長。老撾人把它與柬埔寨的吳哥窟相提并論,稱它們是“印度支那的兩大勝跡”。
再往前走,可到老柬邊境的四千美島。凡自駕過東南亞的車友,都希望縱向穿越整個狹長的老撾,接著駛進柬埔寨,然后橫穿進入泰國,從而形成自駕環線。但想要順利進入柬埔寨并非易事,辦理汽車入關手續復雜、費用昂貴不說,即使辦妥了入關手續,也不一定能順利過關。
這時,天津車友“八戒”極力推薦位于老撾最南面、與柬埔寨接壤的四千美島,希望先去看看再說,同行車友的自助游計劃也有此地,所以我們直奔四千美島,萬一進不了就回頭,再想法找最近的口岸進入泰國,大不了回到原點,最多繞出1400多公里路,搭上兩天的時間。對此我的想法是,自駕的樂趣就在于能把車開到你想去的地方,為了美景而在所不惜。
我們用了9個小時跑了近700公里,按照手里的東南亞自助游攻略,找到了離13號公路最近的碼頭,從孟孔島碼頭,登上了四千美島。四千美島在老撾南部與柬埔寨接壤的湄公河流域,在旱季河水退落的時候,這段“寬腰”會出現數以百計的小島,算上小渚、沙洲,數量過千,因此當地人就夸張地把這里稱為“四千美島”。
上島后幾經周折找到了一家比較滿意的酒店,當我與同伴交換意見時,在一旁的年輕女老板突然用流利的中文說道:“不貴了!訂下來吧!”
在異國他鄉,能從一個外國人嘴里聽到中國話,且又是一個美女,借著興奮勁,都想上去擁抱一下,但又擔心在當地國情中有非禮之嫌,所以努力克制,保持淡定,還是彬有禮地問她:“可以來個擁抱嗎?”對方回答:“喜歡可以,擁抱不可以!”
對于不懂外語的我,這次又結識一個懂中文的當地朋友真是萬幸。在安排完住宿后,我立即開口詢問,能否從這里出關進入柬埔寨。她的回答非常肯定,但我依然有所顧慮,緊接著問了好些問題,她非常真誠地回答我,說明天海關上班后打電話去問,再給我準確答復。雖然不能確定是否是肯定的答復,但我已經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了。
一切如愿以償!在確定了能過關的前提下,還得知過關的費用是公車50美金/車,私車100美金/車,并且讓人放心的是,從柬埔寨前往泰國的通關也并無問題。
就這樣,經過與海關人員的討價還價,我們兩輛車僅用了100美金就順利地駛上了柬埔寨領土,告別老撾這個神奇的國度,完成了自駕東南亞的第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