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改革仍是重要投資主線
未來概率最大的政策情境是,在立足長期的改革政策不斷落地的同時,調結構仍是經濟主導政策,穩增長只是為了防止經濟硬著陸。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擴大進口與煤炭資源稅都是調結構與促改革(財稅改革)的政策。一方面,會議提出擴大三類進口:1)先進技術設備與關鍵零部件;2)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高端生產性服務;3)穩定。國內需要的資源;這與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調整折舊政策和鼓勵快遞業發展類似,對應政策扶持的三個方向技術升級、服務業、資源能源安全。另一方面,煤炭資源稅改革政策以“確保不增加煤炭企業總體負擔”,與前段時間的煤炭限產類似,可以理解為行業扶持政策。
改革始終是今年宏觀政策的重心和資本市場投資主線。從今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后,我們強調改革提速,主題升溫;而在四季度,盡管由于基本面等因素,A股整體上難有好的表現,但由于國企和土地制度等重要領域改革的推進和落實,相關主題性的、結構性的投資機會仍可持續。除了本文提到的土地改革外,短期政策專題還建議聚焦建筑節能(住建部啟動綠色保障房行動,以帶動全國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上海自貿區(掛牌一周年,國務院發文暫時調整上海自貿區實施法規)等。在整個四季度,還可以繼續關注國企改革、財稅體制改革、以及生產型服務業發展規劃。
招商證券:市場風險偏好可能下降
進入10月份,各種時間窗口臨近,預期兌現的概率在增大,市場博弈難度增加而空間收窄。由于市場的學習效應,市場轉折點很可能在四中全會前就出現,終結單邊上漲的趨勢。行業配置也隨市場表現而有所改變:1、改革與并購仍是長期配置重點,但短期建議關注預期兌現后的回調風險;2、建議加倉享受估值切換邏輯的醫藥消費藍籌股。
從行業運行來看:地產業雖然房貸放松,但銀行在存貸比約束和資金成本考量下,年內房貸利率大幅下調的情況難以出現;而在政府的對金融業的管制下,預計MBS也暫時不可能大規模發行。
原材料和制造業在旺季及樂觀預期下,水泥需求緩慢恢復,價格有所反彈;期貨品種受美元指數壓制,價格仍繼續下跌趨勢;煤炭和稀土受益于政府出手加大扶持和整頓力度,價格出現回升。工程機械9月銷量環比繼續下滑。
綜合考慮四季度市場風險偏好可能下降、納斯達克調整、改革政策可能低于預期、季報披露期到來的影響,前期表現強勢的小市值股、題材股風險在聚集。配置業績增長確定的優質藍籌股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較大;醫藥、消費股有望受益于低估值和滬港通。行業配置主線:1、政策支持和改革受益的板塊,如一帶一路、物流、環保、軍工、高鐵、核電等;2、繼續強調布局醫藥、食品飲料、汽車等消費藍籌,一旦市場出現回調,資金會從其他領域進一步流入這些穩定增長的防御板塊。
國泰君安:“風口”吹向新成長
9月30日公布的地產金融政策是A股向上推進的重要支點。A股過去接近20%的上漲是由資金價格快速下降所推動的增長平臺上實現的。而接下來這個增長不穩定的平臺極可能被促穩的地產金融新政所取代,變得更加穩定。近期PMI數據、地產銷售數據等都在環比轉正,甚至上游行業的價格和庫存都出現了明顯的超出季節性因素的變化。未來一到兩個月的增長預期將逐步穩定化。穩定化這個結果會帶動市場參與者把關注重點逐步轉移到更長期(從當期業績判斷和確認,轉移到中期問題比如15年經濟目標與政策方向),以及更具成長性(更長周期預期展望上)。與此對應,增量資金的風險偏好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高,對高風險特征的股票需求在上升。
四季度A股市場的“風口”將吹向新成長。如果說“舊成長”的企業“護城河”來自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方式的革新,那么經濟轉型和移動互聯變革下,新成長的企業“護城河”則更多地來自商業模式顛覆和制度變革紅利。后者引發市場空間的變化對于企業成長性的重要性第一次超過了生產力、技術等成長“硬約束”。體育、醫藥、旅游、計算機和國防裝備等領域的上市公司在面臨改革的機遇時,更容易出現商業模式的顛覆。我們認為這些“新成長”公司具有爆發式的投資機會。行業配置上我們維持紡錘型的配置建議,建議增加對大消費板塊和創業板中的中大市值股票配置。主題方面,我們推薦國企改革、國家能源戰略下的核電主題以及體育主題。
長江證券:有望迎來估值切換
當前大部分小盤股的估值水平已經超出歷史平均水平,對于計算機板塊普漲的持續性我們保持相對謹慎態度。行業后續上漲缺乏明確的主線,熱點輪動出現邊際效應遞減。但是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大部分漲幅在30%以下的成長白馬股仍具備極佳的投資價值。根據歷史經驗,計算機板塊成長股的估值中樞在30~40x,大部分成長白馬股的估值水平處于上述區間;高成長的個股業績增速將達到40%以上,四季度將迎來估值切換,大部分成長白馬股的安全邊際高于漲幅已高的中小市值個股。
金融信息化:金融行業作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行業,IT技術已成為其業務生產系統和核心競爭力。現階段,金融改革逐漸加速、金融創新如火如荼、互聯網金融兇猛來襲,在此背景下,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都在進行著眾多的業務創新、渠道創新及管理創新,由此給金融IT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業務機遇。此外,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逐漸在金融行業中落地應用,金融IT企業更面臨著商業模式的重大變革,從而激發金融IT企業巨大成長潛能。綜上,金融信息化行業已邁入長牛通道。
智慧城市:估值洼地,明年有望迎來業績爆發期智慧城經歷了2010年至2012年的規劃階段、2013年的大范圍試點階段,2014年,智慧城市進入到大力推廣階段,相關企業與各地政府簽署了眾多的智慧城市建設框架協議,并逐步有小部分項目開始實質性落地。我們根據智慧城市建設周期判斷,2015年將是智慧城市訂單邏輯及建設高峰期,從而帶動智慧城市相關企業迎來業績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