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侃
本周上證指數在2931點下方震蕩調整,資金分歧明顯加大。其主要表現是:盤中大幅跳水后有資金很快將指數拉起,而盤中大幅拉升后,又有資金將指數迅速打下去,每個交易日都留下了長下影線或長上影線。前期漲幅較大的個股出現了分化,有些繼續上漲,有些大幅調整。總體來看,個股交投活躍,每日漲停的不少,而非ST股跌停的很少。看起來這波調整并非單邊下行,比較復雜。
看空的觀點主要是擔憂國內經濟指標趨向弱勢。最近,歐美的經濟指標也有弱化的趨勢,尤其是近幾日歐美股市連續大幅下挫,更增加了A股上漲的壓力。10月15日,道指盤中一度下跌460點,跌幅超過3%,即使以當日的收盤價16141.76點計算,道指已由前期17000點上方最高點下跌約10%。由此聯想到A股會受到拖累是非常自然的。四中全會即將召開,空頭思維卻當作利好兌現來看待。滬港通即將開啟,也有利好兌現的問題。近期AH股對比,考慮匯率因素,兩者的差價明顯收窄。H股溢價最高的萬科只有約18%多一點,“兩桶油”、“四大行”AH股實際價格相差不多,而大部分個股的A股價格反而高于H股。可以想象,滬港通后來自香港的推動A股上漲的動力會有多大。從技術形態上來看,上證指數由1974點算起,已有400多點、約20%的漲幅,處于超買狀態。聯想到2012年12月4日開始的那波反彈行情,最高上漲至2444點,漲496點,漲幅約25%,一些資金就認為目前已到頂部區域,開始撤退。
看多的觀點認為這波行情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改革,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調結構有明顯進展,第三產業的比重進一步增大,就業形勢有好轉跡象,經濟發展總體是穩中向好的,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很小。從宏觀上講,堅持改革,進行區間調控、定向調控,貨幣政策及時進行預調微調,都是完成今年經濟指標的有力保證。最近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改變,有利于穩定和發展房地產市場,也有利于整體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央行最近第三次降低正回購利率,引導整體利率下降,不僅有利于經濟發展,而且有利于股市的牛市行情發展。從股市的炒作題材來看,比如國企改革、航天軍工院所改制和進一步證券化、節能環保、土地流轉改革、科技創新等等題材,都是長期的,至少是跨年度的。經過調整,這波慢牛行情向2400點上方進軍是大概率。
面對復雜的調整,需要冷靜應對。首先是不怕不慌。在牛熊交替之際,投資者往往不相信股市會持續走牛,總會受到熊市陰影的影響。漲幅大一點,就以為要見頂,就要跑。結果又創了新高,又得回來買股票。今年很多強勢股,如一些航天軍工類股票就屬于這種情況。如果總是這么折騰,就會丟掉大牛股。與此同時,也要高度注意調整中的風險。股票漲幅過大,就會調整,甚至大幅下挫。這種風險是要回避的。這里的關鍵是,炒作個股的題材是否明確,利好是否已經出盡。如果是前者,就沒有必要去替別人買單。如果是后者,還值得去守一守。這波行情可炒作的熱點很多,可選的投資標的就更多。借調整之機止盈止損,調倉換股,不失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