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

她身高不足1米,體重僅20公斤。因不甘心命運的安排,她白手起家,在助理的懷抱里闖蕩天下,積累了千萬財富。人生旅途中,她曾收獲過甜美的愛情,卻遭遇孩子夭折、婚姻離散的打擊。走出痛苦后,她夢想建一座殘疾人養老院,讓殘疾人有尊嚴地生活。如今,她正為這一夢想而拼搏……
1986年春節過后,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大楊樹鎮唯一的一家商場人流如織。經常逛商場的顧客發現,商場角落里多了個柜臺,柜臺里賣的是雪花膏、香脂之類的東西。“站”柜臺的是位頭大身子小的女孩,看模樣有十六七歲,身高卻不足1米。那女孩坐在椅子上,努力地把頭探出柜臺,熱情地招呼著來往的客人:“大媽、大姐都來看一看,這里有抹臉的東西賣喲!”一聲聲清脆的吆喝,引來一雙雙驚奇的目光,人們不看她柜臺里的東西,卻像看怪物一樣打量著她。
這個引起大家競相觀看的袖珍女孩名叫朱曉紅,時年16歲,出生在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普通農家。由于患有先天性軟骨病,出生時她只有1.2公斤,兩條小腿僅比正常人的大拇指略粗一點。幸運的是,父親對朱曉紅一向視若珍寶,聽別人說女兒的病也許是水土不服的緣故,他攜家帶口遠離故土,來到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大楊樹鎮落腳。
轉眼間,朱曉紅到了上學年齡。看著同齡人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去上學,朱曉紅也對父親說她想去讀書。父親抱著朱曉紅跑遍了鎮上的3所小學,校方的回答盡管理由不同,但都明確回絕了他們。為了讓女兒和別的孩子一樣能學到知識,朱曉紅的父親想了一個辦法:專門給朱曉紅做了小桌子小凳子,并為她買來教材,讓飽讀詩書的老父親來教孫女識字。朱曉紅十分聰慧,學得也很用心,在爺爺給她辦的“私塾”里,朱曉紅學完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讀書使得朱曉紅的視野開闊了許多,她不甘心在家被人照顧,總想做些事情來證明自己。很快,16歲那年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朱曉紅的命運。
1986年春節前,一個鄰居借走朱曉紅家300元錢,卻賴著不還。臨近春節,朱曉紅的父親多次上門討要未果,急得牙床腫得老高。朱曉紅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一天,有個女孩來朱曉紅家玩,朱曉紅把平時攢下的2元錢悄悄塞給她做報酬,懇求她把自己抱到欠錢的鄰居家,她要上門替家人討債。
看到朱家派個殘疾人來討債,欠錢的鄰居仍是那副口吻:“欠你家的錢不假,但我沒錢還,你看著辦吧!”朱曉紅不動聲色地對鄰居說:“叔,沒錢不要緊,只要你認賬就行,這樣吧,你給我打個欠條,我回去也好給我爸爸有個交代。”鄰居倒也不含糊,找來紙筆就給朱曉紅寫下一張欠條。朱曉紅把欠條揣好,正色道:“叔,欠條就是證據,如果你再不還錢,我就拿著欠條到法院告你,到那時你的名聲就臭了。是名聲重要還是300元錢重要,你掂量掂量吧!”朱曉紅此話一出,把鄰居給鎮住了:要是真鬧上法庭,他這臉可就丟大了。想到此,鄰居只好乖乖拿出300元錢給了朱曉紅。
回到家,朱曉紅把要來的300元錢遞給父親,父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費了那么大周折沒做到的事情,竟然讓女兒輕松搞定了。從不輕易動感情的父親,抱住朱曉紅流下了眼淚……
這次討債經歷讓朱曉紅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自信。她想,雖然自己不能走路,可頭腦健全,智力正常,由別人抱著,同樣可以做一些事情。經過多日醞釀,朱曉紅向父親提出想做生意。起初,父親堅決反對,表示無論如何也能養活她。但拗不過朱曉紅的一再央求,父親最終只好答應了她,并給她借來1500元錢當本錢。春節后,朱曉紅在鎮上唯一的商場租了個柜臺賣起了化妝品。
化妝品柜臺開張后,朱曉紅發現,過來看她的人多,買東西的卻寥寥無幾。一位顧客一語道破天機:“你賣化妝品的不用化妝品,誰敢買你的東西呀!”朱曉紅聽后茅塞頓開,除了自己主動化妝外,她還把圍觀的人招呼過來,向大家宣傳化妝品的特點和功效。遇到顧客有顧慮,她就干脆贈送試用。時間一長,大楊樹鎮的人幾乎都認識了她。
年底,朱曉紅一盤點,發現這一年不但沒掙錢,反而賠了3000多元。賠錢搭工夫,朱曉紅并沒有沮喪,她覺得即便賠了錢,也讓她贏得了無數的朋友,這是她最大的收獲。
1988年,朱曉紅決定轉行做鞋類生意。她行動不便,就雇來一位年輕女孩當助理,讓助理抱著她到哈爾濱、溫州等地進貨。歷經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痛之后,她終于掘得經商以來的第一桶金。1998年,她已積累近30萬元的資產。
在人們的贊譽聲中,朱曉紅謀劃著再度轉型。她覺得大楊樹鎮地域狹小,雖能賺到錢卻難有大作為。而她身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有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如果能把這些農產品銷往外地,肯定有前景。經過慎重考慮,朱曉紅停下鞋類生意,注冊了“鄂倫春旗洪大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專門從事農副產品經銷。
公司剛運營階段,適逢農副產品滯銷,許多公司的農產品積壓嚴重。市場低迷,反而隱藏著更大的商機,朱曉紅來了個逆向思維,把手里的現金全部拿出來,組織員工到鄉下用較低的價格收購了大量的農產品。公司收購的農產品堆成小山,卻沒有客戶光顧,朱曉紅急得嘴上起了泡。每天她都讓助理抱著跑市場,卻一無所獲。這時,一個朋友給朱曉紅介紹了一個專門做農產品生意的山東客商,朱曉紅像抓了根救命稻草,擺酒宴為那位山東客商接風。
那位山東客商事先并不知道他要合作的對象是什么樣的人,所以,當他看到身高不到1米、腦袋大大的朱曉紅時,不由得嚇了一跳,轉身就要走。朱曉紅卻抬高聲音,誠懇而幽默地說:“大哥,做生意又不是挑媳婦,講的是誠信。何況山東是禮儀之邦,主人擺下的酒席都不吃,這樣不太好吧?”那位姓陳的山東客商被朱曉紅“將”了一軍,只得硬著頭皮坐下來。
坐定后,那位山東客商故意刁難朱曉紅:“小朱,會不會喝酒?做生意的不喝酒可談不成買賣啊!”朱曉紅機靈地接過話茬:“雖然我從未喝過酒,不過為了咱們的合作,我愿表示一下誠意!”山東客商像是故意要考驗朱曉紅的誠意,指著面前的一個大玻璃杯說:“聽說你很有魄力,你先干了這杯白酒,咱們再談合作的事,怎么樣?”為了做成這單生意,朱曉紅把心一橫,豪爽地向陳先生發起了“挑戰”:“陳大哥,我從小到大沒沾過一滴酒,為了咱們的合作,今天我破例了!”說著,她仰起脖子,一口氣喝完了一大杯白酒。陳先生被朱曉紅的豪氣鎮住了,也利索地喝掉自己面前的那杯酒,爽快地說:“你的貨我要定了,以后有機會咱們還合作!”
那天,朱曉紅勉強堅持到酒宴結束,就讓助理送她到醫院輸液,雖然醉酒讓她難受了3天,卻也讓她賣掉了積壓的農產品,凈賺了近10萬元。做成這單生意后,朱曉紅信心大增。
2002年春節前,朱曉紅坐著卡車到偏遠的鄉下收購大豆。走進一戶農家,一股刺鼻的腥臊味撲面而來。朱曉紅看到一個殘疾女孩披散著頭發,滿臉臟兮兮的,正呆呆地坐在床上。殘疾女孩的奶奶嘆著氣說:“這孩子生下來就是個殘疾,啥也不能干,我不在了誰來管她呢?”老人邊說邊抹淚。老人的話讓朱曉紅心酸不已,她把老人家里的豆子全部收了下來,質量按一等來算。臨走時,她還把身上的幾百元錢全給了那個殘疾女孩。從殘疾女孩家里出來,朱曉紅心里沉甸甸的。
那天,朱曉紅出發時天氣就不太好,下午兩點多,他們收滿一車大豆往回趕的時候,天上下起了雪。朱曉紅催司機加速趕路,沒想到汽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中途熄火了,司機修理了半天,還是打不著火。
看著雪越下越大,朱曉紅心里暗暗叫苦:晚上當地氣溫有零下50℃,如果在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過夜,能把人凍死。她想往家里打電話求援,可身處荒野,手機連信號都沒有。車子無法啟動,駕駛室里的溫度迅速下降。怕身體被凍僵,朱曉紅讓助理把她抱下車,在雪地上來回走動,可仍被凍得渾身發抖。氣溫一點點下降,如果這樣下去,到了午夜零下50℃的時候,他們不被凍死才怪。司機和助理都急得沒了主意,朱曉紅看到司機修車時灑下的汽油痕跡,頓時有了主意。她吩咐司機把車里的汽油抽到桶里,然后用汽油圍著她和助理倒了一個圈,只留一個口子,然后劃根火柴點燃了取暖。靠著這種辦法,他們挨過了10多個小時。
凌晨6點,朱曉紅的父親找車救他們來了。看到他們三人的慘相,朱曉紅的父親難過地說:“小紅,家里夠吃夠穿就行了,咱不干這個了!”朱曉紅卻笑著安慰父親:“爸,唐僧取經還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呢,這算什么!”
在朱曉紅的努力下,她的公司經營得紅紅火火,她的農產品銷往很多沿海城市,甚至銷往國外,實現了跨國經營。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撲騰得越久,朱曉紅越覺得自己知識貧乏。2003年,她得知山東威海商學院將舉辦廠長(經理)社會主義經濟研討班,招收的學員都是國內知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朱曉紅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就打電話報名。可是招生的人覺得她不符合條件,婉拒了她。
朱曉紅沒有放棄,她讓助理抱著她趕到威海。看到朱曉紅,招生的老師都很驚訝。朱曉紅向他們講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在場的人都感動得眼睛濕潤了,招生負責人當即拍板錄取了她。
朱曉紅開始為上學做準備,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陪伴了她6年之久的助理曉惠卻要結婚。朱曉紅像親妹妹出嫁一樣,為曉惠置辦了嫁妝,隆重地把她嫁了出去。
之后,朱曉紅開始物色新的助理,她對助理的要求頗高,直到快要啟程了,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無奈,她找到一個正在籌備結婚的姐妹的未婚夫,請求他說:“把你媳婦借我用用,把我抱到威海。”那個小伙子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朱曉紅借“人”把她抱到了大學的課堂上。研討班第一堂課,因為朱曉紅的出現,引起了很大轟動。面對別人的側目,朱曉紅早就習以為常。讓她真正為難的是,學校不讓助理進課堂照顧她,她又夠不到課桌,沒有辦法記筆記,她只有用腦子記,或在課下借同學的筆記來抄。
有一次上課,教授提問上節課的案例,只有朱曉紅完整地回答了出來,讓其他同學都驚呆了。一向以嚴厲著稱的老教授露出了難以察覺的微笑。第二天,朱曉紅驚喜地發現,她的位子上多了個小板凳,是那位老教授特意為她放的。她微笑著向老師致謝,老教授笑著說:“我只是習慣能看到我所有的學生。”
研討班結束的時候,那位老教授的課程,全班43人只有3人及格,其中就有朱曉紅。老教授對朱曉紅的刻苦努力感到很滿意,向她贈送了自己的一部專著,扉頁上寫著:你是一個出色的學生!
學成歸來,朱曉紅憑借學到的先進理念,把公司經營得紅紅火火。事業成功的同時,35歲的朱曉紅也遇到了欣賞自己的男人。一位叫周君(化名)的山東男子在和朱曉紅的接觸中,對她心生愛慕。周君身高1.75米,性格豪爽,朱曉紅對他的示愛一開始心存疑慮,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才慢慢接受了他。2005年元旦,兩人沖破重重阻力組建了家庭。
因為身體原因,朱曉紅從未奢望能做母親,然而,一年后,她竟意外懷孕了。醫生說她不適合懷孕,建議她把孩子拿掉。朱曉紅卻堅定地說:“如果這輩子我能做母親,就算死在手術臺上也值了!”
當孕期到了第八個月,醫生說朱曉紅的身體已達極限,必須立即實施剖宮產,而且不能實施麻醉,因為麻醉有可能造成她后半生癱瘓,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為了做母親,朱曉紅嘗到了真正的切膚之痛。遺憾的是,朱曉紅受了不少苦,孩子卻未能保住。
雪上加霜的是,2009年1月,丈夫為朱曉紅洗了次頭,離開家一去不返。接連的打擊讓朱曉紅痛不欲生,精神幾近崩潰。有很長一段時間,她幾乎無心做生意,手下的員工也被她遣散了。
2012年春節期間,朱曉紅接到下鄉收農產品時認識的那位殘疾女孩打來的電話,殘疾女孩感謝朱曉紅多年來對她的幫助,并祝朱曉紅新年快樂。原來,自從朱曉紅認識了那位殘疾女孩之后,每次去收農產品都要看望一下她,給她留點生活費。殘疾女孩對朱曉紅非常感激,逢年過節不忘打個電話問候她。
從見過那個殘疾女孩之后,朱曉紅就萌生了一個念頭:開一家殘疾人養老院,讓殘疾人在養老院里有尊嚴地生活。現在,因婚姻受挫,她竟把當初的夢想拋在了腦后。想到此,朱曉紅不由得內疚萬分。為了讓自己忘掉痛苦,朱曉紅又找來以前的員工,重新讓公司走上了正軌。
2014年初,一位臺商慕名找到朱曉紅,提出要與她合作開發藍莓產品,朱曉紅欣然同意。最后,雙方選定在黑龍江省漠河縣投資建廠,朱曉紅出任董事長。按照雙方協議,朱曉紅籌資5500萬元人民幣,把一家人的養老錢都砸了進去。在和臺商談合作時,朱曉紅堅持廠里將來安排一定比例的殘障人士,而且公司還將拿出10%的盈利給漠河縣不能自理的殘疾人作為生活補貼。
朱曉紅說,經歷事業和婚姻上的種種挫折,她思考得更多的是人生的意義。以孱弱之軀養活一家人不再是她的人生目標,讓與她一樣的殘疾人活得有尊嚴,才是她今后創業的最大動力。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