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花
新生兒、嬰兒是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各個器官系統在解剖和生理上有其特點,作為家長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新生兒常見特殊生理狀況
新生兒黃疸 生后2~3天出現皮膚黃疸,4~5天為高峰期,足月兒2內周消退,早產兒延遲至3~4周。
馬牙或板牙 在新生兒上腭中線和牙齦部位有散在黃白色、米粒大小隆起顆粒,系上皮細胞或黏液腺產生的分泌物積留所致。
乳腺腫大 男女足月新生兒均可發生,生后3~5天出現,因為母親的孕酮和催產素經胎盤至胎兒,生后母體雌激素影響中斷。多于生后2~3周后消退,不需處理。
假月經 部分女嬰5~7天可見陰道出少量血液。
嬰兒常見狀況的處理
如何處理嬰兒溢奶
1.少食多餐;
2.喂奶時將小兒抱起,避免小兒吃奶過急引起胃痙攣而導致溢乳;
3.吃奶后將小兒抱起,讓其頭朝上趴在大人肩上,用手掌輕拍其背部,讓咽下的空氣從口中排出后再讓其躺下;
4.人工喂養時,奶瓶的奶頭應充滿奶而不能有空氣。
排便狀況和處理方法
寶寶的排便 剛出生的寶寶還不會說話,所有生理上的狀況都只能用哭鬧表示,排便就是很重要的一環。剛出生的寶寶,排便次數由一天1次到6、7次或二三天解1次,只要糞便不是稀的或干硬的都是正常的。
糞便太干時 由于寶寶的肛門括約肌尚未成熟,有時無法順利排便,或由于流汗、排尿及呼吸時水分蒸發致水分流失。要多補充水分,避免流太多的汗。當寶寶可吃輔食時,多選纖維質含量高的食物。按摩其腹部,也有助于排便。
糞便太稀時 受病毒感染、吃進不衛生食物或對食物過敏等。如腹瀉超過24小時伴發熱、嘔吐等癥狀,應就診。
尿布皮炎
原因 是由于寶寶皮膚嬌嫩,長期受濕尿布的刺激,尿液或糞便中細菌分解的尿素所產生的氨類物質刺激皮膚而引起的一種臀部的炎癥。
癥狀 表現為接觸尿布的部位出現皮膚發紅,先是小紅點,逐漸變為片狀紅斑,嚴重時會出現破潰和糜爛。
治療 保持寶寶臀部清潔干爽,及時更換尿布,選用質地柔軟、吸水性好的尿布,尿布不可兜得過緊;寶寶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溫水洗干凈屁股、擦干。
如果疹子未破潰,可在患處涂鞣酸軟膏、護臀霜等;如果疹子破潰,要及時到皮膚科就診。
(作者系潮州市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 (摘自《潮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