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韜 孫然 楊國要 李雅娟


除了上林,賓陽縣和扶綏縣也采取了清桉行動,但他們的共同點均是針對耕地、水源地保護區的桉樹。
上林是廣西首府南寧市的郊縣,因為速生桉的清理,一個月來了三撥記者。
近幾個月來,在廣西,對于桉樹的清理不止上林一處。這讓外界認為,廣西在對桉樹說“不”。而調查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生態立縣,上林清桉
2014年5月4日,上林縣政府辦公室發布了《關于限期清理占用耕地種植速生桉的緊急通知》。“水源涵養區、旅游、耕地、二級路區域內,大約5萬畝的桉樹,5年內逐步退出?!鄙狭挚h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
1個月后,縣城附近的二級路邊,縣委書記帶頭,副科級干部參與,開了一個桉樹清理的現場會。據報道,截至今年7月底,上林縣累計清理速生桉581畝。
這本被縣政府視為“分內工作”,不想卻引起了外界關注。外界無疑視之為廣西釋放的信號。一個全國桉樹種植第一大省份,一種爭議極大的樹種,從以前的大力推廣變成高調清理,這對林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而最近的媒體報道,亦多認為是當地對桉樹的官方否定。
桉樹原生于澳大利亞等地,中國引種桉樹可追溯至1890年。因為生長迅速,經濟效益高,在我國南方地區被大量種植。
對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廣西來說,人均耕地面積少,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也更愿意栽種桉樹?!案收崾枪┙o糖廠,糖廠收了才能砍,不自由。桉樹,什么時候砍都可以,干脆一點?!鄙狭挚h澄泰鄉云龍村村民韋建英說。她今年66歲,和老伴帶著孫子在家。桉樹栽下去后,每年只需施肥一次,比起甘蔗、花生要簡單多了。
2014年6月底,韋建英種在地里的三畝半桉樹被鄉政府和村干部砍了。
“上林要創建國家生態縣、廣西特色旅游名縣?!鄙鲜稣k公室工作人員點出了清理桉樹的原因。鄉政府官員、村干部,甚至出租車司機,都知道這個原因。
上林縣城里到處張貼著標語“徐霞客最眷戀的地方”,因為在《徐霞客游記》中,篇幅最大的就是上林,有一萬四千字。
“我們搞生態旅游,光有桉樹不好?!鄙狭挚h林業局一名工作人員說。
清理不止一處,但并非說不
“我們從來沒有提限制桉樹發展?!睆V西林業廳營林處的一位負責人夏樂毅(化名)強調,“廣西不可能拒絕桉樹。全部砍光,種別的樹,木材產量逐年下降,到時候(木材)價格高了,其他森林能保護得住嗎?”
中國桉樹林的種植面積位列世界第三,廣西的速生桉面積則占全國一半,相當于每3個廣西人就擁有2畝速生桉。1畝速生桉的木材產量相當于5畝天然林產量,廣西桉樹只占森林面積的12%,卻解決了廣西80%以上、全國20%以上的木材需求。
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蔣燚認為,在市場的調節下,廣西3000萬畝桉樹面積已經趨于穩定。“深山老林里面,運輸、種植成本都會增加。這也是為什么感覺廣西的路邊都是桉樹,因為運輸方便。”
上林縣的清理面積僅相當于全縣桉樹種植的五分之一。除了上林,賓陽縣和扶綏縣也采取了清桉行動,但他們的共同點均是針對耕地、水源地保護區的桉樹。
此前南寧市人大農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對媒體曾稱,速生桉本身不屬于水源涵養林,而且從其生長的機理和砍伐、更新的周期看,對水源的涵養十分不利。此外使用化肥、農藥等,也不符合水質保護的要求。
扶綏縣的清桉行動則是為了扶持縣里的甘蔗行業?!拔覀兛刂畦駱?,主要是因為甘蔗是我們縣的自主產業,縣里有兩家糖廠,每年貢獻財政收入達到50%~60%。如果群眾大量種植桉樹,桉樹會與甘蔗競爭水分和土壤里的養分?!狈鼋椏h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裴會敏說。
“桉樹被妖魔化了”
一個縣城的清桉行動引起了如此高度的重視,其實是對桉樹長久以來爭議的延續。
上林縣清桉的新聞登出后,環保組織自然大學森林保護項目負責人楊恒就收到了一位廣西人發來的消息。這位開飯館的柳州人很高興,認為廣西終于要清理桉樹了,她覺得小時候家鄉很美,種了桉樹之后就“烏煙瘴氣的”,還曾寫過呼吁廣西謹慎發展桉樹的聯署信。
1998年,桉樹種植呈現了初步效益,此后,廣西各地,尤其是南部地區,開始大規模種植桉樹,路邊隨處可見這些細細長長、筆直挺立的樹木猶如軍隊一樣整齊地矗立著。
2004年,跨國企業金光集團砍伐天然林、種植桉樹的行為引發了環保組織的強烈抗議,也將桉樹拖入了輿論漩渦。這給楊恒留下了模糊的負面印象,她上網一搜,就是三大罪狀:“抽水機”“耗肥機”“毒樹種”。
“目前還沒有任何研究表明桉樹有毒?!眹伊謽I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下稱“桉樹中心”)副主任謝耀堅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我們也在多個種植桉樹的水源區測過水的成分,都顯示無毒?!倍鶕撝行耐拇罄麃喓献鞯蔫駱渑c水的研究,桉樹的耗水量,只占降雨量的三分之二,并不會造成水分虧缺。
不過,廣西也經歷了大躍進般的種樹潮。因為缺乏規劃,混亂之處俯拾皆是。如從最近上林縣的政府緊急通知便可見一斑。“近年來,我縣各個鄉鎮出現了部分群眾非法占用耕地種植速生桉,嚴重削弱了糧食生產能力,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政策亦在不斷調整,扶綏縣對于桉樹育苗場的態度正是如此。2012年一條新聞題為《速生桉育苗場樹苗銷售正旺》,稱“某速生桉育苗場……前來購買樹苗的村民絡繹不絕”“農民敢投入,造林、護林、愛林蔚然成風”。兩年后,一條新聞則是《縣工商局查處取締無照經營速生桉苗木攤點》,“基層工商所對轄區經營速生桉苗木攤點進行全面排查”。
廣西挺桉派的努力
“是經營模式不行,不是樹種不行?!毕臉芬阏J為這一句話足以說明桉樹的問題。這也是桉樹研究者、經營者的共識。正是煉山(燒山)、過量施肥等粗放的經營模式導致了桉樹林土壤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夏樂毅甚至認為《南寧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對桉樹的禁止規定也不太嚴謹,“應該是禁止采取某種方式的種植。”
“為什么不去甘蔗地、水稻田里數雜草呢?”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蔣燚認為這是人們的觀念落后——總是注重生態效益,而不是經濟效益。
蔣燚指出,廣西的自然保護區已經保護了95%以上的維管束植物,桉樹這種人工林的作用則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有林業的最大產出”。如何科學經營桉樹,也是業內為桉樹正名的課題。
因為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陳章良的一句“桉樹下究竟長不長草”,蔣燚開始了他長達三年的桉樹人工林復合經營模式研究——桉樹+花生、桉樹+金銀花、桉樹+山毛豆……通過對不同搭配方式的分析發現,復合經營模式林地的土壤礦質營養元素含量比純林高,提高了土壤肥力,減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效益。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侯元兆正在推廣一種“近自然種植技術”,提倡加大造林株行距,讓雜草肥地,改挖明穴為打暗穴,減少水土流失等等措施。
因為桉樹輪伐期短,林農普遍有“多得不如先得”的想法,所以桉樹中心一直在呼吁林農延長輪伐期。謝耀堅給林農算了一筆賬,目前紙漿材每立方米500元,而大徑材則至少每立方米1000元以上,收益將翻一番,平均到每一年也會增收。“但我們都推廣了10年了,人們就是不采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