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繼勇
2014年8月29日,商業地產巨頭萬達和騰訊、百度兩大互聯網巨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共同出資50億元,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打造全球最大的O2O平臺。新公司在香港注冊,其中萬達持股70%,騰訊、百度各持股15%。
阿里巴巴自成立之日起,挑戰者層出不窮,但其在電商領域的壟斷地位從未被動搖。現在王健林、李彥宏、馬化騰三位中國首富(三人都曾經是不同年度的中國首富)聯手,歷史會終結嗎?
三首富聯盟
從某種意義上講,上述三家公司在歷史上都曾經介入電商,試圖動搖馬云在電商領域的壟斷地位。以前他們是單獨挑戰馬云的電商帝國,但從未成功。
萬達電商于2012年5月份組建,當時曾高調宣稱其“萬人招聘計劃”。當時王健林將萬達電商的方向定為向O2O發力,借助旗下商業地產等項目,將線下主營業務打包上線。但雷聲大、雨點小,線下資產線上化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萬達電商業務發展較為緩慢。
2013年末,萬達上線萬達電商項目萬匯網,并上線萬匯網獨立App,延續初期定位的O2O模式,首期只與數家線下萬達商場打通。盡管發展勢頭不錯,但離挑戰阿里的目標尚有距離。
百度于2007年成立電子商務事業部,曾經成立有啊網。隨后有啊網轉型,推出主打“優質正品”的合資電商品牌樂酷天,實驗失敗后,樂酷天關閉。百度隨后曾低調推出百度微購和百度購物,將重心移向垂直購物搜索引擎。但歷時7年,百度離電商主戰場越來越遠。
騰訊旗下電商平臺包括QQ網購、拍拍網、易迅等,在今年騰訊入股京東時被并入京東。騰訊目前在電商領域的布局主要在微信層面,曾于去年推出微信購物,可通過商場掃二維碼回家下單。
三首富聯手,50億元不是最大的想象空間,最大的想象空間是三家公司旗下的電商資源如何整合:萬達電商有線下入口方面的優勢,百度有搜索技術方面的優勢,而微信則是最大的移動電商入口?!熬€下入口+線上入口+電商搜索”才是三首富聯手給予行業的想象空間。
造夢O2O
2012年12月,王健林與馬云在某電視臺晚會上打賭,聲稱如果10年后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占50%,就給馬云1個億。
去年王健林曾表示“億元賭局是個玩笑”,這被媒體揣測為王健林已經事實上認輸:未來的零售業是電商的時代。但王健林還是愿賭不服輸:萬達可以裹挾線下資源逆襲線上。
有類似想法的不止王健林。在王健林之前,無論蘇寧的張近東,還是尚在獄中服刑的國美創始人黃光裕,都曾經相信線下可以逆襲線上,超越線上3C賣場京東商城。
從2008年起,三方惡戰無數,“美蘇”大戰京東是行業最熱鬧的看點。曾經數次,京東被宣布“準死刑”:資金鏈斷裂,離死亡不遠。然而6年之后,京東成功上市,成為市值超過400億美元的公司,遠超“美蘇”市值之和。
歷史驚人地相似,黃光裕、張近東都曾是年度中國首富,可結果卻是劉強東完成屌絲逆襲。
“線下入口+線上入口+電商搜索”是一個看似理想的模式,這是三家公司的核心資源,可如何將三家公司的核心資源整合進新成立的電商集團,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還無先例。
愿賭不服輸的王健林促成了“反阿里聯盟”的形成:萬達、百度、騰訊聯手,在電商領域將有一定的想象空間,盡管想象離現實還有很遠的距離,但至少在傳播上可以形成對馬云的干擾。
O2O造夢挑戰馬云是一個好故事,現在這個故事已經拉開大幕。劇情如何發展,卻無人可以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