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鎖
女友最近鬧離婚,她的另一半剛好是我大學同學。女友有一次來學校找我,他們兩人剛好碰上眼,一見鐘情后熱戀。最后,終成眷屬,邁入婚姻殿堂。
想當初,兩人可是恩愛得如膠似漆,這一年不到,為何就走到分崩離析的地步?我大惑不解??傻人麄兏髯詳⑹鐾觌x婚原因,我卻忍不住樂了。這兩人,還有得救。
女友抱怨說:“他現在說話做事從來不在乎我的感受,還怪我不溫柔。也不看看他現在的德行,他現在這副樣子,我當然沒辦法像當初那樣溫柔?!倍蟹秸f:“她現在這么任性,在朋友面前也不知道尊重我,我怎么可能一直包容她?”結果便是,兩人都覺得對方婚后越來越過分,不如散了算了。
在旁人看來,這分明都是生活里的瑣碎小事,哪扯得上離婚?可問題的關鍵在于,兩人都陷入一種“只有你先做好了,我才會做得更好”的模式。也就是說,他們在婚姻里有個誤區,非得根據對方的表現來決定自己作出回應的力度。等你做得好了,我再表現得好一些,如此才不容易吃虧。
實際上,兩個恩愛的人,為什么不能先從自己做起呢?費盡周章地瞎折騰,不如試著將關系改善的著眼點放在自己身上,先做好自己的50%。你表現出來的這種誠意和用心,也會讓對方放下抵觸,讓婚姻進入一種良性循環模式。
將這樣的道理講給女友聽,她仿佛恍然大悟般敲了下自己的腦袋瓜:“這么一說,好像我確實是連自己那一部分都不及格,總想著他都沒做好,憑什么我要先做好?結果將兩人的關系越弄越糟糕。”
然后我打趣地問她:“那這婚還要離了嗎?”她回我:“離什么離啊,就是心理憋屈而已,被你這么一說,好像我自己的責任也挺大的。得,回去先試試再說?!?/p>
女友的婚姻小插曲,不由得讓我想起辦公室的同事徐大姐。她常常跟我們說,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努力和運氣各占50%。如果你自己的那個50%都沒做好,那就算有一天機會來了,你也抓不住。
這樣的道理,放在婚姻里也成立。要想擁有100%完美的婚姻,就要學會先做好自己的50%,這是婚姻里的小智慧。自己的50%都沒做好,又如何要求對方做好他的50%呢?
(摘自《南湖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