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成琳嵐






它們為什么獨自行動
一聲巨大的咆哮聲打破了冬夜的靜謐。聽到這個聲音,正在做大象行為研究的生物學家凱特琳·奧康納·羅德維爾從睡袋里一躍而起,甚至都顧不得腦袋暴露在嚴寒中就沖出門去。在晝夜觀測塔上,凱特琳往6米之下的水池俯看……
這里是凱特琳在野外進行象群研究工作的大本營。她在這里可以很好地對大象的行為進行晝夜觀測。但此時,月亮幾小時前就已下山了,四周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于是,她拿起了夜視鏡。
四頭大象漸漸映入她的眼簾。這個數量對于一個象群來說實在是太少啦!只見一頭雌性大象走進最受大象歡迎的飲水點——用水泥筑成的一個水槽,由天然活泉提供水源。雌象一邊喝水,一邊把它的鼻子甩來甩去,以阻止其他三頭大象靠近。凱特琳瞇縫著眼睛,觀察被夜視鏡放大的雌象的頭部,想找到關于它的一點點身份線索。她看到它左邊的牙齒已經沒了,左耳上有個“W”形的缺口——這是自然的磨損。她認出來了,這是一頭被叫做“薇諾娜”的大象。顯然,它的同伴應該是它的孩子們——它已成年的女兒、孫女,以及一頭雄性幼象。
為什么它們沒有和象群中的其他大象待在一起呢?凱特琳覺得有點不對勁兒。她再次把注意力放到薇諾娜的身上。她看到它用鼻子在喝水,情緒顯得有些不安。它到底在做什么呢?很快,凱特琳就找到了答案:一顆小小的腦袋從水中探了出來。緊接著,薇諾娜用鼻子把一頭濕漉漉的幼象從水槽里卷了出來。凱特琳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薇諾娜,這頭她最喜愛的大象之一又生孩子了!
雖然凱特琳在剛開始此次野外工作時就發現了這頭雌象的懷孕體征,但她沒有想到自己會如此幸運,能在它剛生產不久就看見幼象。
它在象群中一直處于被欺負的地位
在過去20年的每個夏天,凱特琳都要到這個名叫“穆沙拉”的水潭來研究大象。這是位于納米比亞北部中心地帶的埃托沙國家公園里的一個小水潭,也是數百千米范圍內唯一的一處水源。每天,斑馬、羚羊、獅子、大象、鬣狗、禿鷲……生活在附近的所有動物都會輪番在此登場。不過,凱特琳從來沒有在這里看到過小象的出生,因為雌象通常是不會選擇這里作為生產地點的——這里的視野過于開闊,剛出生的小象很容易遭到饑餓的獅子或鬣狗的捕食。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她見到的那些小象通常會用一些日子來學會站穩和走路,然后才與母親一起回到大家庭中。
雌象一般生活在由多個家庭構成的群體(擴展大家庭)中。有研究認為,大象正是因為這種集群式的生存模式得以進化成為龐大的、鮮有天敵的草食性動物。在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下,大象不僅能夠快速記住周圍的事物,而且還能記住象群中的每一個親屬。象群成員有時多達30頭,它們一起洗澡、覓食、交流,相依一輩子。但凱特琳卻發現,直到薇諾娜快要生產,它的家族紐帶關系看起來仍然很微弱,它在象群中始終處于一種被排擠的狀態,有時甚至被欺負。就在它生產前的一天,一頭名叫“蘇珊”、同樣懷孕的雌象,把它從水潭邊推開,還用象鼻狠狠打它的屁股,可它并沒有做任何可能挑起這場爭斗的事情。
凱特琳還注意到了一些針對小象的過激行為。在象群中,小象通常會得到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照料,包括它們的母親、阿姨、小伙伴及堂兄弟。但凱特琳發現,有些小象并沒有得到這樣的幫助。有一次,蘇珊用它的鼻子使勁兒拍打另一頭雌象的孩子,想要把這頭小象驅逐出象群。所有這些都讓凱特琳迫切地想知道:為什么在薇諾娜生產時,它的整個大家庭都不在它的身邊?雖然有可能是因為它和它的小家庭一時沒能跟上其他成員,但凱特琳卻懷疑另有其因。
大象家族成員間存在著明顯的尊卑秩序
每年夏天,凱特琳和她的研究團隊,以及來自斯坦福大學、納米比亞大學的學生和志愿者都會花兩個月時間待在穆沙拉,也就是國家公園的東北角。她通過觀察發現,雖然雄象有著不合群的名聲,它們通常在12~15歲之間就會離開母親所在的大家庭,但它們會自己組隊,和其他雄象一起,像人類的“兄弟會”那樣生活,以期獲得最高等級雄象的幫助。而在這個野外考察季節,凱特琳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雌象群。
家族式的象群都是母性家長制,最年長的雌象帶領著它的女兒們、孫女們,和其他親屬生活在一起,群體成員的數量通常為15~30頭。在其他地方,這個數字也會有變化。比如在肯尼亞的安博塞利國家公園里,就出現過象群成員為2~20頭的報道。一般來說,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雌象們會相互照顧彼此的孩子。小象得到的照顧越多,存活的概率越大,家族基因綿延下去的概率也越大。
在大象家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尊卑秩序。實際上,凱特琳他們經常也是通過識別頭領(尤其是它們的身體特征)來確認一個母系群體的。他們還據此給大家庭起名,如“彎耳朵家族”、“皺耳朵家族”、“卷尾巴家族”,由“女王”領導的“表演世家”,由“米婭”領導的“運動員世家”,由“塔斯克”領導的“戰士之家”,等等。有時,幾個大家庭一起涌向穆沙拉水潭,200多頭大象一起出現,場景蔚為壯觀。
凱特琳發現,即使在這樣的混亂時期,象群的等級制度仍然清晰可見。有一次,三群大象幾乎同時到達水潭邊,最先到達的群體很快被另一個群體擠到一旁,后者在整個期間都占據著水潭的最好位置,如同坐在宴席的主賓位置上一樣。而第三個象群的成員則完全不能靠近水潭,甚至連周邊淺淺的泥水灘也不能涉足。這些低等級的大象站在空地上擠成一團,直到前面兩群喝足了才輪到它們。
大象群體中也有等級之分
研究表明,即使在同一個群體中,也會有等級地位之分。等級地位的高低,與大象家庭成員的年齡和體形的大小有關。最年長和體形最大的雌象處于等級的頂端。比如蘇珊,它的體形比薇諾娜的大,歲數看起來也要大些。但凱特琳認為,單以蘇珊的地位并不能完全解釋它為什么就能欺負薇諾娜。
凱特琳從2005年開始對薇諾娜進行跟蹤記錄,她發現,整個家庭現在看起來都在合伙欺負薇諾娜。這是為什么?凱特琳現在終于明白了:在過去幾年中,適宜的雨季讓更多的小象誕生。但今年,雨水來得過早,土地比以前干得早。象群成員數量如此眾多,水卻如此缺乏,不僅在不同家庭之間,就是在同一家庭中,大象們也會為了水源而進行競爭。
凱特琳還發現,另一頭低等級雌象——“演員世家”的格瑞塔也遭到了自己所在大家庭成員的排擠。最具戲劇化的情景出現在“運動員世家”的葆拉身上——它被自己家庭的成員欺負得很慘。事實上,不僅是低等級雌象自身,它們的孩子也會受到排斥。
而對于像“戰士之家”這樣的高等級家庭中的雌象的后代,情況則完全相反。凱特琳曾觀察到三頭“戰士之家”的小象快樂地在水中撲騰,它們沒有受到任何針對性的攻擊行為。凱特琳還見證了一頭高等級雌象把另一頭高等級雌象的不小心掉進水潭的后代解救出來。還有一次,她看到“運動員世家”的家長米婭跪著用鼻子將一頭落水的小象提起,而小象的母親,一頭年輕的高等級大象卻站在一旁,似乎不知道該做什么。之后,一些家庭成員圍了過來,仿佛是想安撫這個不知所措的“年輕母親”。
而在整個過程中,另一頭雌象——葆拉和它的孩子布魯斯一直站在遠處。凱特琳很懷疑,如果葆拉的孩子遇到危險,米婭是否也會提供同樣的幫助。在觀察過整個繁殖季節中葆拉所遭受的凄慘待遇之后,凱特琳不敢奢望哪一頭大象會幫助葆拉救它的孩子,更別提地位最高的女家長了。葆拉或許只能獨自處理危機。
在這個水潭邊,象群的等級制度如同水滴一樣在滲透。等級劃分不只是年齡和體形大小,低等級母親生出來的孩子依舊不受待見。看來,高等級是可以世襲的。象群中既有“皇室”,也有“農夫”。
凱特琳開始重新審視薇諾娜和它可憐孩子的降生:在這樣的等級制度下,在生產時與自己的大家庭保持距離,或許是薇諾娜所能采取的保護它的孩子免遭攻擊的一種生存策略。
群體的裂變動力是什么
學者們常說雌象都生活在一個“裂變-聚合”群體中。但群體的裂變動力,即導致群體離散的因素,往往被認為是被動的。也就是說,一個象群會維持理想的成員數量,以求能一起覓食和生存。這導致了大家庭之間出現松散的狀況,以至彼此聯系淡薄。
但事實上,導致群體離散的裂變動力也可能是主動的,且與大家長的直系血緣有關。即是說,或許只有最高等級的雌象以及它的直系后代,才能始終保持自己在家庭里的領導地位,而其他的成員則會被排擠到一邊,甚至被迫分散成為單獨的群體。
像這樣的針對家庭成員的過激行為一定得有個說法。或許是適者生存法則在起作用——為了保證高等級雌象的血緣的延續,家庭成員必須維持在一定數量以上,這樣小象的存活率才有可能隨群體的增大而上升;但是,如果家庭成員數過度增長,又會使個體難以取得足夠的食物。在干旱的年份里,后一種情形尤顯嚴峻。
對于葆拉、薇諾娜和格瑞塔來說,其家庭中的大家長之所以不惜消耗自身能量,排擠欺負低等級成員及其后代,或許就是為了確保群體中的高等級成員或者說與大家長有著更近血緣關系的成員能夠更順利繁殖后代。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則是,高等級成員合伙做出的努力也許會降低或者阻礙低等級成員的繁殖率。
現在擺在凱特琳面前的僅僅只有對大象個體及象群的行為觀察記錄。如果能進一步采集到足夠多的大象個體及象群的糞便DNA,那么,她就可以弄清楚這些個體之間的親緣關系,以證實她的猜想:在大象的世界里,等級制度是世襲的,并且是促使群體間分裂的主動動因。當然,要證實這一點,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雄象群
過去對于大象行為的研究,總是把雄象描述成壞脾氣的不合群者。而凱特琳·奧康納·羅德維爾在納米比亞20年的觀察則告訴她,這些體形巨大的雄性動物經常會建立起緊密的社會群體,群體中會有一頭類似國王的領頭象,它享有很多特權,諸如第一個享用水源,擁有對配偶的選擇權等。領頭象通常被認為是攻擊性很強的,但事實上,作為頭領,領頭象并不需要通過爭斗來體現自己的地位。在凱特琳的眼里,它們就是政客。
像雌象群一樣,雄象群中也建立了一套等級制度,以防止對食物、水源以及配偶的爭奪。雄象會在12~15歲之間離開它們的母親,在這之前它們的等級與其母親是一樣的。一旦離開母親,它們就必須在雄象群中尋找自己的新的位置。按凱特琳的說法,國王是用來維持秩序的,包括懲罰犯錯誤的成員、決定群體的移動路線、展示自己的關心和喜好等,而群體中其他雄象的等級上升全靠其對國王的尊敬和友情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