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笑,笑起來眼睛彎成兩輪月牙形,還露出兩顆小虎牙。這個小巧的女孩,絲毫不像是在央視“非常6+1”節目中獲得非常明星大獎的“明星”,一副開朗活潑的鄰家女孩模樣。點開國內一家視頻網站上她的視頻,看一下點擊量,已經超過百萬;最近上傳的一段舞蹈視頻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點擊數字也超過百萬。
肖蓓,這個從南京到常州工業大學讀書,畢業后留在常州發展的女孩,如今已是“肖幫舞蹈工作室”的當家人。短短幾年時間,肖幫舞蹈工作室用質量和信譽,啃下了文藝演出、舞蹈培訓、服裝租賃一個又一個經營上的硬骨頭。目前,工作室已經匯集了三十位專業舞蹈演員,擁有1000平方米的舞蹈房,每年演出1000場,年收入100萬,成為了常州小有名氣的青春舞蹈代言人。
然而又有誰知道,在這背后肖蓓的付出呢?
從小性格內向的肖蓓卻喜歡參加比賽,“只要一上臺,我就很興奮。”15歲,學舞蹈一年多,肖蓓當上了學校舞蹈協會的會長,在整個學校乃至學校所在的南京浦口區都小有名氣。“當時我花15元錢買了一張碟片,回家自己練街舞。”第二年,肖蓓就顯現出了從商天賦,“通過教同學跳舞來收費,自己就有收入了,第一批二十幾位同學,每位同學收費15元。”說起來,小女孩膽子挺大,第一批徒弟出師后,她就帶著收錄機和一幫學員,在吃飯時間排列在食堂的門口和著音樂翩翩起舞,“哈哈,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招生,效果不要太好哦!”
到了常州求學以后,經過母校的一次大學生表演比賽,美利隆(常州)傳媒有限公司向她伸來了橄欖枝,邀請她參加“非常6+1”大賽,經過四場比賽、遠赴北京二十多天的封閉式集訓,在最后一場比賽中,她和搭檔張夢靠著甜美的外形和勁爆的舞蹈,得到了觀眾的支持,一舉奪得非常明星大獎。
然而,從舞臺回到殘酷的現實中,不懂經營的肖蓓讓工作室陷入低谷。隨著畢業季的到來,一波又一波的學妹向她道別。慢慢地,一起創業的姑娘們開始懷疑起工作室的將來,就連搭檔張夢也決定北上發展。“媽媽,她們都走了,借來的10萬元錢全賠光了,創業咋這么難啊?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回家……”
盡管家里條件不差,盡管因為常常拋頭露面引來了不少富二代的追求,但是這個一心忙于事業的女孩統統拒絕了。她要繼續為自己的事業埋頭努力:演出服都去裝飾城買最便宜的布料自己做;大冬天外面飄著雪,她們就穿著一件薄薄的露臍衫跳印度舞,令現場的觀眾和客戶都覺得心酸;如果遇到下雨,她們唯一擔心的就是活動取消,如果客戶說冒雨也要進行,她們會很興奮地把舞蹈跳完。一年四季無論刮風下雨,人們總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她們弱小的身影。
努力沒有白費,“2012年春天,婦聯的干部告訴我:為了幫助大學生創業,常州婦聯向社會募集了100萬元創業基金,還要舉辦大學生SYB培訓班、請創業導師與大學生結對子,以及實施創業項目基地孵化計劃。有了婦聯的支持,我又燃起了希望。我對自己說:我不是一個人在打拼,我們擁有著一個創業團隊。哭是沒有用的,我必須鼓足勇氣擺脫糾結。”就這樣,當地婦聯給予了政策扶助、提供各種培訓和表演平臺,在肖蓓和隊友的努力下,創業夢想開始收獲五彩斑斕的果實。
在隨后的當地婦聯和高校聯手組織的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上,每個學校將篩選出的計劃送交專家審核,最終六人進入決賽。而肖蓓的創業項目是所有進入決賽的參賽者中,唯一形成了實體且看到收益的,肖蓓的創業計劃獲得了金獎。借力此次比賽和之后的學習,肖蓓的發展猶如撐桿跳:“不要畏懼路途坎坷,因為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關注的眼眸和熱情的雙手, 他們會支持我去開拓。”(常州市婦聯供稿)
(編輯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