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鹽邊縣人民醫院外科,四川 鹽邊 617100
心理護理干預在32例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患者焦慮調節中的應用
黃元梅
四川省鹽邊縣人民醫院外科,四川 鹽邊 617100
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調節意義。方法64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及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情緒。結果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焦慮情緒低于對照組,實驗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強對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減輕焦慮情緒,利于康復。
心理護理干預;老年患者;髖部骨折;焦慮情緒
髖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見的骨折類型,主要包括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導致骨折的主要原因為骨質疏松[1,2],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一方面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多為老年人,手術本身也會對患者產生刺激,造成患者的心理應激,另一方面由于骨折通常發生較為突然,限制患者的活動,需要臥床休息,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尤其是老年患者,不良情緒刺激不利于疾病的恢復。心理護理與疾病的恢復密切相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研究了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來我院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患者64例,其中男29例,女35例,年齡56~81歲,平均年齡(78.12±23.06)歲,骨折部位:粗隆間骨折30例,股骨頸骨折34例;傷后2h至3d入院,住院時間3~11周,均行手術治療。將上述64例髖部骨折患者按照隨機對照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①預防切口感染:術前常規清潔皮膚,嚴格按照骨科手術備皮要求執行,術后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傷口敷料滲出情況,如有滲出及時更換;②疼痛護理:由于老年患者對疼痛的敏感程度下降,護理人員可具體分析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責任護士使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表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疼痛評估[3],及時將信息反饋給醫師,根據醫囑合理用藥,保證用藥安全,注意觀察用藥后患者反應;③預防術后并發癥:術后患者活動減少、長期臥床,容易出現壓瘡、呼吸系統及泌尿系統疾病,護理人員要給患者建立翻身卡,尤其是身體狀況差、皮膚較薄的患者,定時協助翻身,翻身過程中避免拖拉拽,按摩骨突出部位,根據病情應用氣墊床,囑患者多飲水,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加強營養[4];④病房環境:在術后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息環境,尤其對睡眠不好的老年人,更需要安靜的環境,夜間燈光柔和,護理人員要注意操作輕、關門輕、走路輕、說話輕。
1.2.2 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干預:①入院時心理護理:患者入院時由于突然受傷,疼痛明顯,加之突然受傷時的焦慮心情及對手術效果的擔心,因此,護理人員辦理入院手續時要全面、快速,在短時間內向患者介紹入院指南內容,為患者準備好床單元,及時解答患者疑問,認真做到首問負責制;②術前心理護理:患者在術前會擔心手術效果,以及術后用藥、住院費用等,老年人擔心增加孩子負擔,這些都會導致焦慮情緒的產生,不利于術后的恢復,護理人員認真為患者做好術前準備,根據患者的心理變化,有針對性的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避免患者焦慮情緒加重,影響治療效果;③術后心理護理:術后患者回到病房后,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感受,及時宣泄內心情緒,用溫馨的語言和患者溝通,滿足其合理的需求,認真傾聽,及時解決患者的困難,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5]。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評定,>40分,表明患者存在焦慮情緒。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評分結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值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評分結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96.88%,對照組為81.25%,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反應遲鈍、防御能力差,當受到輕微外力、跌倒或由床上跌下時,容易造成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6]。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多伴發全身其他系統疾病,加上骨折后疼痛、制動以及對手術的擔憂,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及煩躁心理,這些不良情緒直接影響手術的預后[7]。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改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尤其是老年患者,通常內心比較孤獨,加強心理護理利于其接受護理人員的關心與幫助,向護理人員傾訴,宣泄情緒。同時,護理人員還要注意與家屬的溝通,老年患者需要家人的關心與理解,護理人員要指導家屬協助患者翻身、床上移動、功能鍛煉等,讓家屬和患者都充分參與護理活動,這樣不僅僅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肯定,還能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鞭策護理人員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在工作中不斷為患者服務,保證患者安全。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值明顯降低,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由于住院時間較長,擔心手術及住院費用等,導致患者存在焦慮等不良情緒,通過加強心理護理干預,拉近了護患關系,改善了不良情緒,加速了康復。
[1]劉穎.老年髖部骨折圍術期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9):368-369.
[2]黃曼芬.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87-88.
[3]陳冬萍.急性創傷骨科患者的疼痛護理[J].現代實用醫學,2007,19(7):587.
[4]陳傳平.老年人骨折圍術期的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5):2027-2028.
[5]姜潔琪,史長美,李群.護理干預對創傷骨折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3):206-207.
[6]郭亮輝,朱建經.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1):187-188.
[7]羅小紅.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的療效分析[J].當代護士,2010,(10):119-120.
黃元梅(1970-) ,女 ,四川鹽邊縣人, 大專文憑, 主管護師。
R473.6
A
1007-8517(2014)11-0140-02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