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中醫藥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湖北 武漢 430065;2.湖北省中醫醫院,湖北 武漢 430065
中藥人工周期序貫法聯合西藥治療40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臨床觀察
何川1梅彬2﹡
1.湖北中醫藥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湖北 武漢 430065;2.湖北省中醫醫院,湖北 武漢 430065
目的觀察中藥人工周期序貫法聯合西藥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0例,治療組給予中藥人工周期序貫法聯合西藥治療,對照組給予單純西藥治療,3月后觀察療效。結果治療組治愈率為62.5%,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治愈率為45.0%,總有效率為70.0%;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中藥人工周期序貫法聯合西藥治療有良好療效,值得推廣。
排卵障礙性不孕癥;中藥人工周期序貫治療;臨床觀察
排卵因素是構成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常用克羅米芬 ( CC)、來曲唑(Letrozole)、尿促性素(HM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 HCG)及促性腺激素(GnRH)等促排卵治療不孕,但其排卵率高,受孕率低。多項研究證實,克羅米芬等促排卵藥物可致子宮內膜跟卵巢周期不同步,易形成多卵泡發育及卵泡黃素化未破裂綜合征(LUFS)、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1-2]。如何使子宮內膜的生長與卵泡發育同步,提高臨床妊娠率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按照無排卵型不孕癥診斷標準篩選出80例患者,均為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湖北省中醫院婦科門診就診的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患者(經達英-35治療6個月,月經基本規律, 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HSG)檢查示輸卵管通暢,B超檢查未見異常病變,甲功5項正常,無免疫性不孕,男方精液正常)。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颊吣挲g20~37 歲, 患病年限1~6 年, 均為原發性不孕。隨機分成治療組(CC+Letrozole+ 中藥人工周期序貫治療)、 對照組(CC+Letrozole 組), 2 組對象在年齡、患病年限、不孕類型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與對照組于月經周期第3天起口服Letrozole(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5mg/d,共5 d;同時于月經周期的第5日起加用CC(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 50 mg/d,口服共5 d。兩組均于月經第10日開始B超連續監測卵泡發育,當監測卵泡發育大于或等于18 mm,子宮內膜厚度大于或等于0.9cm時,肌肉內注射HCG(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10 000 IU,以超聲圖像顯示優勢卵泡消失日作為排卵日,要求肌注HCG后夫妻24小時內有性生活。
治療組則在此基礎上全程加用中藥,建立中藥人工周期序貫治療。①經后期(D5-12):補腎助陽填精,二仙湯加減(仙靈脾、仙茅、巴戟天、當歸、菟絲子、熟地、山茱萸、川斷、赤白芍、枸杞、銀杏葉等);②經間期(D13-21):補腎活血,促排卵,促排卵湯加減(仙靈脾、菟絲子、熟地 、山藥、山茱萸、制香附、牡丹皮 、桃仁 、紅花、白芍、赤芍、炮甲片、女貞子 、枸杞等);③經前期(D22-28):補益肝腎、健脾固沖任,壽胎丸加減(菟絲子、寄生、川斷、炒白術、杜仲、當歸、白芍、黨參、黃芪等);④月經期(D1-5):行氣活血、養血調經為主,四物湯加減(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菟絲子、仙靈脾、山藥、山茱萸、女貞子、墨旱蓮等)。用法:每日一劑,每劑煎2次,早晚飯后半小時服用。連服3月。
兩組均以一月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比較兩組療效。
4.1 療效標準 參見《常見疾病的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3]。治愈:妊娠;有效:有排卵,伴隨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有改善;無效:無排卵,伴隨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4.2 結果 采用卡方檢驗,Χ2=6.65,其對應的P值為0.0099<0.01,可知對照組和治療組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我國不孕癥患者發病率為7%~10%[4],近年來還有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排卵障礙性不孕約占40%左右[5],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肆_米芬(CC)一直作為臨床首選促排卵藥物在臨床應用50多年,其有著促排卵效果明顯、價格低廉、口服方便、使用安全等許多優點,但也有許多不足,如它能拮抗雌激素使得子宮內膜薄、宮頸粘液稠等,使其不利于胚胎的著床。為提高妊娠率,減少其不良反應,可選擇配伍用藥。有研究顯示來曲唑與克羅米芬促排卵治療HCG日,子宮內膜厚度來曲唑組更厚實, 有顯著性差異[6]。來曲唑與克羅米芬促排卵治療HCG日,雌二醇水平來曲唑組明顯低于克羅米芬, 有顯著性差異[6]。來曲唑與克羅米芬促排卵治療出現優勢卵泡數目有顯著性差異[6]。于是在月經第3~7天加用來曲唑,促排卵過程中B超顯示子宮內膜變厚,優勢卵泡數目更少,理論上CC+ Letrozole配伍用藥有利于減少多胎妊娠以及提高妊娠率。
腎主生殖,《素問·金匱真言論》曰:“精者,生之本也。”《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對于無排卵者,治療也多以補益腎氣,平衡腎陰陽為基本原則,調節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根據月經周期中陰陽消長、氣血變換的規律,模仿婦女月經周期性的生理改變,選用不同的治療原則及方藥,將月經周期劃分為補腎助陽填精-補腎活血通絡-健脾固沖任-活血調經,從而達到調經助孕的目的。經后期(月經第5至12天,隨著卵泡發育雌激素逐漸增加,子宮內膜完成其增生與修復,為排卵做準備):由于月經來潮,精血耗傷,此時血??仗?,陰血恢復和滋長,治法應補腎助陽填精。經間期(月經第13~21天,卵泡漸漸發育成熟,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黃體生成素分泌形成高峰,卵泡破裂排出):此時腎中陰精進一步發展充實,至重陰階段,陰長至極,重陰轉陽,激發卵泡成熟破裂而排卵,治法以補腎活血通絡為主。經前期(月經第22~28天,是黃體成熟和退化階段,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此時腎中陽氣漸旺,必須要依靠脾的生化和供給,保證天癸充盛,沖任脈固,治法以補腎健脾固沖任。月經期(月經第1~5天,黃體萎縮,孕激素和雌激素減少,子宮內膜驟然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出現撤退性出血,內膜脫落,月經來潮)此期氣血陰陽俱盛,血海滿而溢,月經來潮,陽長至極,重陽必陰,實現月經周期陰陽第2次轉化,治法應行氣活血、養血調經。中藥人工周期的基礎是整體觀念,依據為腎的陰陽轉換,旨在調節全身臟腑陰陽氣血動態平衡。不同時期采用不同治法,從而改善卵巢的儲備力,為胚胎種植營造良好的環境[7]。
本組結果顯示,連續三個周期的治療,治療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起到協同增效作用,有助于減少卵泡黃素化未破裂綜合征和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提高妊娠率,值得臨床推廣。
[1]郭玉琪,張展,劉義.克羅米芬對子宮內膜發育的影響[J].生殖醫學雜志,2006,15(2):129-31.
[2]鄭瑞芹.來曲唑與克羅米芬誘導排卵療效比較 [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3):3311-3312.
[3]吳少禎,吳敏.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 [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550-551.
[4]楊冬梓.婦科內分泌疾病檢查項目選擇及應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9.
[5]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08.
[6] 占伏良,譚布珍,肖仲清. 來曲唑與克羅米芬對PCOS患者促排卵Meta分析[J]. 江西:江西醫學院學報,2009,49(12):68-69.
[7]黃瑞霞,連方.補腎調周法聯合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癥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12):13-15.
何川,湖北中醫藥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303166805 @qq.com。
R711.6
A
1007-8517(2014)06-0052-02
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