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婷(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偷自己東西也違法 盜竊質押汽車獲刑
江蘇省泰州市的王某怎么也沒想到,偷偷從質押權人處開回自己質押的汽車會面臨刑事處罰。
2012年8月17日,被告人王某向李某某借款人民幣50萬元,并以登記在自己名下的蘇MACxxx奔馳轎車作為質押物交給李某某。借款到期后,被告人王某未歸還借款。2013年5月16日晚,被告人王某趁無人之際,用備用鑰匙將被害人李某某停放在泰州市高港區白馬鎮新喜酒樓門前的該轎車開走,后用該車典當人民幣20萬元用于個人使用。經鑒定,該轎車價值人民幣18.9萬元。
案發后,被告人王某如實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實。其親屬已代其退出贓物。本案訴訟過程中,被告人王某向法院預繳財產刑保證金人民幣12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占有的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王某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從輕處罰。王某自愿認罪、退出贓物、預繳財產刑保證金,酌情從輕處罰。王某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故可給予其一定的緩刑考驗期限。
據此,泰州市高港區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盜竊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2萬元。
◎ 張 婷(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點評
根據刑法第264條的規定,盜竊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分析一個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要從犯罪構成4要件入手。
盜竊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能構成;主觀方面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體是侵犯了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從本案王某的行為看,符合盜竊罪的主體、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3個要件沒有異議,爭議就在于是否侵害了他人的財產所有權。這就需要對盜竊罪的客體要件作進一步分析。
一般情況下,盜竊犯所盜竊的對象是他人的財物,而不可能盜竊自己的財物。但是,財產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對于雖然是自己的財物,但由他人合法占有或使用,比如寄售、托運、租借、質押的物品,法律上也視為他人的財物。因此,本案王某將轎車偷回來,已經侵犯了李某某的占有權。
當然,僅僅對占有權本身侵犯還不足以構成犯罪,構成犯罪還需要財產權發生損害的后果。本案王某是將轎車質押給了李某某,根據擔保法第69條的規定: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同時,擔保法第73條還規定: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這就意味著,李某某的質權因王某的行為受到損害,并有可能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從而造成其財產權的實質損失。
因此,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某的財產所有權,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法院據此作出上述判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