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發
在比較干旱的果區,蘋果苗木栽植后,往往給苗干上套一個銀色膜筒,到發芽后去除,如此既能提高苗木成活率,又能促進幼樹早萌芽早生長,是近年來新栽幼樹普遍推廣應用的一項關鍵技術措施。但是,在生產中一些果農對這一技術沒有完全掌握,操作方法也不規范,導致幼樹栽植成活率仍舊不高。針對這些情況,特將蘋果幼樹套除膜筒常見的不規范操作及其改進措施進行總結,供果農朋友參考。
一、常見的不規范操作
1. 選用的膜筒質量較差且不合乎規格。選用的膜筒由再生塑料薄膜做成,質量較差,套到樹上僅一兩個月就出現破損。膜筒制作也不合乎規格要求,有些寬度小于5厘米,較粗的苗干套不下去,或人為勉強套下去,易拉壞撕破造成損失;有些膜筒長度短于苗干,使苗木根莖部露在外面,在冬季易受低溫凍害或遭鼠兔啃噬,降低成活率。
2. 套膜筒時間推遲,作用不明顯。苗木栽植后,田間管理措施安排不當,先進行定干、澆水、整地、營養帶覆膜等管理,等這些完成后再進行套膜筒,一般要推遲10~30天,栽植建園面積越大,向后推遲的天數越多,套膜筒效果就越不明顯,易使苗干失水干枯。
3. 套膜筒后不扎繩易被大風吹走。苗干套上膜筒后,多數果農認為把膜筒下口埋入土中就已經很牢固了,對苗干上的膜筒不扎繩或僅在中部扎一道繩。而蘋果栽植區域海拔多在800米以上,經常出現大風天氣,僅一場大風就把大多數膜筒從苗干上吹走,造成很大損失。
4. 套膜筒后不檢查不補套。在11月份栽樹時套膜筒,到翌年4月份去除,歷時5個月以上,這期間膜筒經風吹、雨淋、日曬、凍害,有的部分破損,有的完全破損,有的被風吹走。一些果農自栽樹后從不到園地去,或者很少去,不能隨時了解幼樹生長情況,對破損的、吹走的膜筒沒有及時進行補套,造成這部分幼樹枝條抽干。
5. 春栽幼樹不套膜筒。一些果區宜在春季三四月份栽樹建園,于是果農錯誤認為,栽樹1周后苗木就開始萌芽,沒有必要套膜筒,即使政府無償提供膜筒,果農也不愿意去套,因此出現了好多幼樹不套膜筒的現象,導致苗木成活率降低。
6. 不在適宜期去除膜筒。有些果農未到苗木萌芽期就把膜筒去除,或剛萌芽就一次性把膜筒去除。而此時苗木根系未能和土壤良好接觸,吸收土壤養分和水分的功能較差,主要依靠苗干本身儲藏營養促使萌芽,是一種假活現象,若遇到天氣干旱,土壤墑情較差,苗干會很快失水干枯。有些果農去除時間偏晚,一直拖到5月份氣溫回升,苗干上長出了葉片,這才開始去除膜筒,容易造成嫩葉灼傷,生長點破壞。
二、改進措施
1. 選用質量較好的膜筒。制作膜筒要選用優質原材料,保證其柔韌性好,能抗風吹、日曬、雨淋、低溫,且不易老化。制作膜筒規格要符合要求,一般寬度大于苗體7厘米,長度大于苗木定干高度。這樣就能把苗干全部套住,而且在田間操作起來也容易,每人每天可套膜筒500個以上。
2. 套膜筒要及時。在春栽或秋栽苗木后,隨即就要進行定干套膜筒,而其他果園管理則應放在后邊去做。有些果農的做法值得借鑒:還未栽樹就對苗木定干套上膜筒,然后才去園地栽植。總的來說,套膜筒一定要及時,套得越早苗木成活率越高。
3. 套膜筒后要用繩纏扎。套上膜筒后,由于膜筒較寬、苗干較細,先把膜筒下口埋入土中,再從苗干基部開始自下向上繞圈纏扎,到苗干頂部綁緊,使整個膜筒擰成一股,耐老化效果很好;還有一些果農在苗干上綁扎3道繩,但第一道繩要綁在苗干嫁接口下部,第二道綁在苗干中部,第三道綁在苗干上部。
4. 要定期到果園檢查補套。苗木栽植套上膜筒后,每間隔1周時間就要到果園檢查膜筒情況,尤其在吹過大風以后,發現繩帶松綁的、膜筒破損的、被風吹走的,要及時補套,確保苗干上膜筒完備。
5. 要分期逐漸去除膜筒。去除膜筒要按照從上往下的方法分期逐漸去除。第一次是在苗干頂部的芽子萌發后(渭北西部在4月上旬),用剃須刀片劃開膜筒上口,再往下撕開一段,露出萌發的芽子。接著再間隔1周左右時間,將膜筒逐步向下撕開,直到苗干中下部芽子萌發,再全部去除膜筒(渭北西部在4月下旬)。向下撕開膜筒是逆著芽的生長方向,因此一定要小心操作,防止碰掉萌芽。去除后的膜筒,不能隨意丟在園內,而要帶出園外集中燒毀,確保果園清潔。
6. 要及時對幼樹進行灌溉。去除膜筒以后,由于氣溫已經很高,苗木蒸發量也隨之增大,為了適應外界環境條件,使苗干不失水,就要及時對幼樹進行灌溉。沒有灌溉條件的果園,要及時踏實苗木根際附近的土壤或者對營養帶進行覆膜,減少蒸發量,保持土壤水分,促進幼樹生長。
三、對今后應用此技術的建議
1. 要積極推廣幼樹套膜筒技術。幼樹套膜筒技術是一項傳統技術,也是旱塬果區栽植建園的一項重要技術,近年來推廣應用面積逐漸增大,但今后還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更加積極推廣應用規范的技術措施,促進果樹安全生長。
2. 要和其他技術配套應用。幼樹套膜筒雖然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一項關鍵技術措施,但不能單獨使用,而要和選用優質大苗、合理定干高度、科學灌水、營養帶覆膜等技術措施結合應用,才能更好地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并顯著地促進幼樹生長。
3. 要不斷完善技術規范。近年來,隨著蘋果栽培制度的變革,開始推廣應用帶分枝大苗栽植,造成套膜筒困難。這就要求果農在實際應用時根據苗干高度、側生枝長度選用大小適宜的膜筒,在一株樹上要套上幾條膜筒,雖然操作起來麻煩,但對提高成活率效果很好。總之,要根據生產中的不同情況,不斷完善套膜筒技術規范,更好地為蘋果安全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