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如
夏季正值棚室茄果類蔬菜生產高峰期,蔬菜需肥、水較多,生長量大。但此期正是炎熱多雨季節,溫度較高,蔬菜常會遭受高溫、病、蟲等多重為害,一旦管理技術跟不上,就會導致落花落果、病蟲害高發,影響蔬菜的產量和效益,因此,此時期廣大菜農更應加強管理,正確應對。
1. 棚室維護
在雨季到來之前,仔細檢查棚室的墻體結構,看山墻、后墻是否有漏洞,雨水是否發生倒灌或順裂縫、鼠洞灌入墻體、棚室,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以免造成墻體倒塌。如果后墻是用土夯實建造的,要在其上覆蓋防雨設施,可以用舊棚膜覆蓋。還要檢查棚室前后的水道是否暢通,如發生阻塞,要及時清理,以免大雨來臨時形成棚澇。
2. 雨前雨后棚室風口管理
夏季夜晚溫度較高,棚室前面的放風口可晝夜打開,以降低棚內溫度。在降雨之前,把放風口關閉,以免雨水飛濺進入棚內,傳染病害。同時,檢查壓膜線是否緊固,發現松弛的應立即拉緊,以防大風吹毀棚膜。
降雨之后,及時打開風口,促進棚內外空氣流通。如雨后天氣晴朗炎熱,且伴有大風刮起,應暫緩放風或小放風,待風停后或風力輕微時再加大放風量,否則放風時棚內蔬菜蒸騰失水過多,植株根系吸水慢,容易造成吸水—失水不平衡,致使植株萎蔫或死亡。
放風后如發現植株萎蔫應立即關閉風口,減少植株水分損失,待植株恢復正常后再進行小放風。
3. 植株調整
炎熱夏季,大棚頂部溫度較高,在棚內靠近頂部20~30厘米處,溫度常常會達到35~45℃。因此,茄果類蔬菜在夏季應盡量降低植株高度,通常采取的措施有:落秧降低高度;番茄主干打頂去頭,留底部側枝取代主干降低高度,也可采取雙稈整枝。
4. 水、肥管理
①水分運用。炎熱夏季棚室茄果類蔬菜正處于生長旺季,水分需求量大,因此,必須合理巧妙用水,一來可滿足蔬菜生長的需要,二來可降低棚室溫度,為蔬菜正常生長提供良好的溫度環境。一般情況下,每隔3~5天澆1次水,隔1次水追1次肥。
②施肥管理。從需肥規律上看,茄果類蔬菜需鉀元素最多,氮次之,磷最少,K2O∶N∶P2O5的大致比例為7~8∶4~5∶1。在施肥品種上應選擇高鉀、中氮、低磷的三元復合肥進行沖施。每次每畝追7~10千克,追肥結合澆水進行,隔1次水追1次肥。也可選用沼液進行追施,每次每畝追施400~500千克,20天左右施1次。
5. 病蟲害防治
①病害預防。夏季天氣多雨,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有利于疫病、灰霉病的發生,應采取各項措施進行綜合防治。一是清潔棚室。整枝打杈后的植株殘體應及時清理,避免傳播病害。二是噴藥預防。每隔15天左右用50%百菌清、嘧菌酯(阿米西達)等藥劑500~600倍液噴霧防治。三是發病早期噴藥防治?;颐共≡诎l病初期用50%腐霉利(速克靈)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農利靈)1500倍液防治。早疫病在發病初期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②蟲害防治。夏季由于外部蟲源較多,應綜合運用物理、化學措施進行防治。一是在所有放風口都設置防蟲網,阻止外部蟲源侵入。二是在棚室內掛黃色誘蚜板,對蚜蟲、白粉虱進行誘殺。三是當棚內白粉虱、蚜蟲發生時,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10%吡蟲啉煙劑300克/畝熏殺。
當棚室內發生菜青蟲、小菜蛾等蟲害時,應選用阿維菌素、氟啶脲(抑太保)等對人安全、無明顯藥害的農藥,不能使用高效氯氰菊酯等易發生藥害的農藥,并且避開中午高溫時間(一般在上午11時前,下午4時后)用藥,以免發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