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建東+宋佳興+吳川
秸稈腐熟劑能促使秸稈等有機廢棄物快速腐熟,使秸稈中所含的有機質及磷、鉀等元素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并產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長,提高土壤有機質,增強植物抗逆性,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品質,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試驗目的
為了對比不同秸稈腐熟劑對小麥秸稈的腐熟效果,以及對后茬作物水稻的增產效果,特設置本試驗。
二、材料與方法
1. 供試材料 供試秸稈腐熟劑為“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和有機廢物發酵菌曲,供試水稻品種為徐稻5號(在當地種植全生育期158天,屬粳型常規水稻)。
2. 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田選在邳州市岔河鎮岔河村具代表性的稻麥兩季方正田塊,田面平整、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其種植水平與當地生產水平相當。在小麥收割后,田間待處理的秸稈分布均勻,各小區量基本相同,還田方式為機械粉碎旋耕還田,并且各處理的秸稈含水量基本一致。
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無秸稈還田區為處理1(CK1),全量秸稈還田區為處理2(CK2),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為處理3,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為處理4,設3次重復,共12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30米2,完全隨機排列,每小區間用塑料布筑埂相隔。不同腐熟劑的畝用量均為2千克。
4. 后茬作物種植管理 試驗田栽植水稻5月2日采用肥床旱育技術育苗,6月17日人工定植移栽,畝栽2.2萬穴,整地時畝施45%(15-15-15)施可豐三元復合肥40千克,按測土配方施肥要求進行。返青期畝施尿素15千克,栽植后畝用2%乙·芐進行土壤封閉除草,于7月20日防治稻飛虱、8月10日防治稻縱卷葉螟和紋枯病。其他如灌溉、除草、防病治蟲等田間管理措施與大田一致,按高產栽培要求進行,并保持各處理間農藝措施一致。及時記載農事操作,包括供試水稻品種、播栽期、栽插方式、栽插密度、施肥情況(日期、種類、數量、方法等)、水漿管理、病蟲草防除、化學調控劑的使用等。觀察記載水稻生育進程和生長狀態,不同處理苗情、病蟲害發生、倒伏等情況調查,其中,莖蘗動態主要記載莖蘗數,高峰苗前每周調查1次,高峰苗后每10天左右調查1次。水稻收獲前進行田間測產,每小區采集5株樣品,進行室內經濟性狀考察。水稻收獲時各小區單打單收,計算產量。
5. 秸稈腐熟劑使用方法 按說明書要求每畝用2千克。
6. 植株檢測 試驗前采集前茬小麥秸稈樣品用于化驗,定期測定秸稈腐熟程度。
7. 土壤檢測 在小麥秸稈采樣的同時采集供試田塊0~20厘米土層土壤樣品進行記載、化驗(包括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等)。水稻收獲后取土測定各小區土壤的上述理化指標。
三、結果與討論
表1、2、3的試驗結果表明,畝產量以處理4(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最高,為560.68千克,以處理1(無秸稈還田區)最低,為513.16千克,兩者相差47.52千克;處理3(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畝產量為555.93千克,位居試驗小區第二位,較處理4低4.75千克。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用腐熟劑和發酵菌曲的秸稈腐熟速度較快,腐熟后養分比對照有所提高,而且有一定的增產作用,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使用效果略優于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由此可見,推廣應用秸稈腐熟劑和發酵菌曲,能夠提高秸稈還田利用率,同時可有效地遏制秸稈焚燒現象,保護生態環境。
秸稈腐熟劑能促使秸稈等有機廢棄物快速腐熟,使秸稈中所含的有機質及磷、鉀等元素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并產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長,提高土壤有機質,增強植物抗逆性,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品質,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試驗目的
為了對比不同秸稈腐熟劑對小麥秸稈的腐熟效果,以及對后茬作物水稻的增產效果,特設置本試驗。
二、材料與方法
1. 供試材料 供試秸稈腐熟劑為“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和有機廢物發酵菌曲,供試水稻品種為徐稻5號(在當地種植全生育期158天,屬粳型常規水稻)。
2. 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田選在邳州市岔河鎮岔河村具代表性的稻麥兩季方正田塊,田面平整、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其種植水平與當地生產水平相當。在小麥收割后,田間待處理的秸稈分布均勻,各小區量基本相同,還田方式為機械粉碎旋耕還田,并且各處理的秸稈含水量基本一致。
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無秸稈還田區為處理1(CK1),全量秸稈還田區為處理2(CK2),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為處理3,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為處理4,設3次重復,共12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30米2,完全隨機排列,每小區間用塑料布筑埂相隔。不同腐熟劑的畝用量均為2千克。
4. 后茬作物種植管理 試驗田栽植水稻5月2日采用肥床旱育技術育苗,6月17日人工定植移栽,畝栽2.2萬穴,整地時畝施45%(15-15-15)施可豐三元復合肥40千克,按測土配方施肥要求進行。返青期畝施尿素15千克,栽植后畝用2%乙·芐進行土壤封閉除草,于7月20日防治稻飛虱、8月10日防治稻縱卷葉螟和紋枯病。其他如灌溉、除草、防病治蟲等田間管理措施與大田一致,按高產栽培要求進行,并保持各處理間農藝措施一致。及時記載農事操作,包括供試水稻品種、播栽期、栽插方式、栽插密度、施肥情況(日期、種類、數量、方法等)、水漿管理、病蟲草防除、化學調控劑的使用等。觀察記載水稻生育進程和生長狀態,不同處理苗情、病蟲害發生、倒伏等情況調查,其中,莖蘗動態主要記載莖蘗數,高峰苗前每周調查1次,高峰苗后每10天左右調查1次。水稻收獲前進行田間測產,每小區采集5株樣品,進行室內經濟性狀考察。水稻收獲時各小區單打單收,計算產量。
5. 秸稈腐熟劑使用方法 按說明書要求每畝用2千克。
6. 植株檢測 試驗前采集前茬小麥秸稈樣品用于化驗,定期測定秸稈腐熟程度。
7. 土壤檢測 在小麥秸稈采樣的同時采集供試田塊0~20厘米土層土壤樣品進行記載、化驗(包括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等)。水稻收獲后取土測定各小區土壤的上述理化指標。
三、結果與討論
表1、2、3的試驗結果表明,畝產量以處理4(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最高,為560.68千克,以處理1(無秸稈還田區)最低,為513.16千克,兩者相差47.52千克;處理3(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畝產量為555.93千克,位居試驗小區第二位,較處理4低4.75千克。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用腐熟劑和發酵菌曲的秸稈腐熟速度較快,腐熟后養分比對照有所提高,而且有一定的增產作用,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使用效果略優于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由此可見,推廣應用秸稈腐熟劑和發酵菌曲,能夠提高秸稈還田利用率,同時可有效地遏制秸稈焚燒現象,保護生態環境。
秸稈腐熟劑能促使秸稈等有機廢棄物快速腐熟,使秸稈中所含的有機質及磷、鉀等元素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并產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長,提高土壤有機質,增強植物抗逆性,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品質,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試驗目的
為了對比不同秸稈腐熟劑對小麥秸稈的腐熟效果,以及對后茬作物水稻的增產效果,特設置本試驗。
二、材料與方法
1. 供試材料 供試秸稈腐熟劑為“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和有機廢物發酵菌曲,供試水稻品種為徐稻5號(在當地種植全生育期158天,屬粳型常規水稻)。
2. 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田選在邳州市岔河鎮岔河村具代表性的稻麥兩季方正田塊,田面平整、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其種植水平與當地生產水平相當。在小麥收割后,田間待處理的秸稈分布均勻,各小區量基本相同,還田方式為機械粉碎旋耕還田,并且各處理的秸稈含水量基本一致。
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無秸稈還田區為處理1(CK1),全量秸稈還田區為處理2(CK2),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為處理3,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為處理4,設3次重復,共12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30米2,完全隨機排列,每小區間用塑料布筑埂相隔。不同腐熟劑的畝用量均為2千克。
4. 后茬作物種植管理 試驗田栽植水稻5月2日采用肥床旱育技術育苗,6月17日人工定植移栽,畝栽2.2萬穴,整地時畝施45%(15-15-15)施可豐三元復合肥40千克,按測土配方施肥要求進行。返青期畝施尿素15千克,栽植后畝用2%乙·芐進行土壤封閉除草,于7月20日防治稻飛虱、8月10日防治稻縱卷葉螟和紋枯病。其他如灌溉、除草、防病治蟲等田間管理措施與大田一致,按高產栽培要求進行,并保持各處理間農藝措施一致。及時記載農事操作,包括供試水稻品種、播栽期、栽插方式、栽插密度、施肥情況(日期、種類、數量、方法等)、水漿管理、病蟲草防除、化學調控劑的使用等。觀察記載水稻生育進程和生長狀態,不同處理苗情、病蟲害發生、倒伏等情況調查,其中,莖蘗動態主要記載莖蘗數,高峰苗前每周調查1次,高峰苗后每10天左右調查1次。水稻收獲前進行田間測產,每小區采集5株樣品,進行室內經濟性狀考察。水稻收獲時各小區單打單收,計算產量。
5. 秸稈腐熟劑使用方法 按說明書要求每畝用2千克。
6. 植株檢測 試驗前采集前茬小麥秸稈樣品用于化驗,定期測定秸稈腐熟程度。
7. 土壤檢測 在小麥秸稈采樣的同時采集供試田塊0~20厘米土層土壤樣品進行記載、化驗(包括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等)。水稻收獲后取土測定各小區土壤的上述理化指標。
三、結果與討論
表1、2、3的試驗結果表明,畝產量以處理4(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最高,為560.68千克,以處理1(無秸稈還田區)最低,為513.16千克,兩者相差47.52千克;處理3(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畝產量為555.93千克,位居試驗小區第二位,較處理4低4.75千克。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用腐熟劑和發酵菌曲的秸稈腐熟速度較快,腐熟后養分比對照有所提高,而且有一定的增產作用,全量秸稈還田區+有機廢物發酵菌曲使用效果略優于全量秸稈還田區+“微力特”有機物料腐熟劑。由此可見,推廣應用秸稈腐熟劑和發酵菌曲,能夠提高秸稈還田利用率,同時可有效地遏制秸稈焚燒現象,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