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江西 撫州 344000
預防性腸造口在36例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中的應用
李建群朱云根
江西省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江西 撫州 344000
目的研究分析預防性腸造口應用于低位直腸癌手術中的效果。方法擇取接受低位直腸癌手術治療的患者72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6例沒有進行預防性腸造口,治療組36例采取預防性腸造口。結果治療組患者發生吻合口瘺的機率為2.7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治療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也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防性腸造口應用于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發生吻合口瘺的可能,有效改善預后。
預防性腸造口;低位直腸癌;手術治療
隨著直腸癌臨床研究的進展,醫療器械技術的改進及患者對直腸癌手術治療后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1],低位前切吻合術已經成為臨床治療低位直腸癌的主要術式措施,但是其發生吻合口瘺的機率約為25%~28%,對這種手術方法的療效有所影響。現擇取在我院接受低位直腸癌手術治療的72例患者,進一步了解預防性腸造口的應用作用,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3年06月至2014年0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低位直腸癌手術治療的72例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36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均在40~85歲之間,平均年齡(61.32±3.14)歲,其中,潰瘍型17例,腫塊型15例,浸潤型4例。治療組36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均在42~87歲之間,平均年齡(62.45±3.48)歲,其中,潰瘍型15例,腫塊型17例,浸潤型4例。全部患者結直腸吻合口與齒狀線距離均小于2.0cm,兩組患者切緣術中迅速切片,術后病理檢查確定沒有殘留癌灶。兩組患者的疾病類型、年齡以及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36例患者沒有進行預防性腸造口干預。治療組:36例患者采取預防性腸造口干預。在手術關閉盆底以后[2],在右中下腹壁做一個開口。然后再與回盲部距離約為20.0~30.0cm的部位,將回腸拖出,長度約為5.0~7.0cm,然后把遠端關閉,應用電刀在近端腸壁處做一個3.0cm的開口,即為預防性腸造口。
1.3 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發生吻合口瘺、住院時間以及臨床并發癥等情況,并做好詳實記錄進行統計學處理。

治療組患者發生吻合口瘺的機率為2.78%(1/3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56%(11/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治療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也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中,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發生率為8.33%;對照組中,腹腔感染5例,發生率為13.89%,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觀察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低位直腸癌手術是臨床治療低位直腸癌的有效措施,但是其具有吻合口瘺高發生率的特點[3-5]。一般認為發生吻合口瘺的主要原因是直腸容量極大程度減小,手術治療后肛門括約肌緊張,吻合口張力過大,排氣、排便時腸腔中壓力急劇升高等。因為低位直腸癌手術治療后發生吻合口瘺是無法預測的,因此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實施手術后應該常規給予失功能造口[6-7]。但是也有一些研究人員懷疑其減少吻合口瘺發生的有效性,同時認為需要二次手術進行造口關閉,使患者的痛苦有所增加。在本次研究結果中,治療組患者進行預防性腸造口發生吻合口瘺的幾率為2.78%,顯著性低于對照組的30.56%,這與國內外研究報道相一致。本研究表明,預防性腸造口能夠有效預防或減少吻合口瘺的發生。預防性腸造口具有操作簡單、還納方便、并發癥較少等諸多優點。總之,預防性腸造口應用于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發生吻合口瘺的可能,有效改善預后。
[1] 傅傳剛.預防性腸造口在低位直腸癌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3(15):842-843.
[2] 黃文偉.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中預防性末端回腸造瘺78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31(16):545-546.
[3] 沈可欣.輔助性造口術在低位直腸癌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吉林大學,2011,25(20):353-354.
[4] 馮海洋,劉勇,曹浩明,等.保護性回腸造口在直腸癌超低位前切除術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2(16):715-716.
[5] 黃梁,陳偉國,林謀斌.直腸癌超低位前切除術中輔助性回腸造口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1,26(21):610-611.
[6] 劉升鋒,劉祺,崔龍.直腸癌超低位前切除術中行預防性回腸造口的臨床評價[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1,37(22):102-103.
[7] 閻玉礦,Helmut Friess, Jorg Kleeff.預防性回腸造口在直腸癌超低位前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7,16(4):321-323
R735.3+7
A
1007-8517(2014)19-0058-01
20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