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廣東 深圳 518000
全科醫學是綜合臨床、預防、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等學科,以服務社區與家庭為主的醫學專業學科。自18世紀提出以來,不斷發展完善,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項目,其涉及范圍廣泛,涵蓋不同性別、年齡、器官及疾病類型,并通過全科醫生的培養及培訓,為家庭、社區、群體健康的維護與促進提供長期、全面的醫療服務[1,2]。隨著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因環境惡化等因素所致各類疾病,如心腦血管病、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發病率升高,全面的醫療服務開展逐漸受到社區群眾的廣泛認可,對于全科醫學的需求也逐漸增加[2]。雖然,國外對于全科醫學的開展已經較為普遍,但由于我國醫療改革起步晚,基層衛生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對于全科醫學理論的認知較差,仍沿用傳統的專科服務醫學模式,導致社區診療衛生服務機構很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3]。因此,積極開展全科醫學服務,加快醫療改革,加強社區服務人員的知識培訓,建立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全面衛生服務的全科醫學模式,對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對我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調查,對比分析全科醫學在社區診療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自2012年6月起,我市進行全科醫學試點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研究對象,按照分層隨機抽樣,共抽取實施全科醫學醫療模式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和鄉鎮衛生所4個作為全科醫學組,同期選取未行全科醫學醫療模式的8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對照組,每組隨機選取30例社區醫生及100名就診居民進行問卷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全科醫生問卷調查 選取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社區醫生為調查對象,采用自行設計的全科醫生問卷進行調查,問卷主要包括:社區醫生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學歷、是否執業醫師等;崗位適應情況,包括工作環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溝通協調能力、診療技術能力、儀器設備使用操作能力4項,每項下設定多個條目,被調查者依據自身情況進行填寫,并將條目定量化轉為得分值,統計同一項下的各個條目得分值,計算各項總評分。
1.2.2 就診居民問卷調查 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居民為調查對象,采用自行設計的就診居民問卷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一般情況調查,如就診居民的性別、年齡等;衛生需求度調查,如期望接受健康教育、疫苗接種、疾病咨詢、慢性病防治等等;衛生服務滿意度調查,如服務質量滿意度、服務價格滿意度、服務態度滿意度、工作技能滿意度等等。就診居民根據自身需求及感受認真填寫,后將條目定量化轉為得分值,統計同一項下的各個條目得分值,計算總分。
1.2.3 質量控制 調查問卷的發放由經培訓的專業調查人員于實施全科醫學醫療模式6個月后進行,問卷調查過程中,及時解答被調查者的疑問,及時發現問題并修改。兩組全科醫生問卷分別發放30份,回收3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兩組就診居民醫生問卷分別發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對比分析全科醫學組和對照組社區醫生的臨床技能及能力素質評分及就診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社區醫生臨床技能及能力素質評價 通過開展全科醫學醫療模式,全科醫學組社區醫生的臨床技能及能力素質各項得分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 (P<0.05)。具體見表1。
表1 社區醫生的臨床技能及能力素質評分比較 (±s)

表1 社區醫生的臨床技能及能力素質評分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工作環境適應能力 人際關系溝通協調能力 診療技術能力 儀器設備使用操作能力對照組 71.51±13.92 77.94±14.56 68.85±16.82 63.22±25.50全科醫學組 85.64±12.38* 89.72±12.45* 84.27±15.89* 85.76±16.96*
2.1 就診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評價比較 全科醫學組就診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評價得分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 (P<0.01)。如表2所示。
表2 就診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及滿意度得分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衛生需求度 衛生服務滿意度對照組62.15±15.09 64.35±8.52全科醫學組 84.86±12.37* 83.72±10.21*
全科醫學是以突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學模式,其以個人或者家庭為單位,提供全方位、高效率、長時間的醫療服務,打破了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醫學模式,不再局限于專科就診,而是進行全方位的醫療管理,不僅減少疾病治療的費用,同時對于慢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過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全科醫學醫療模式發現,全科醫生的介入和全科醫學專業知識的培訓,能夠促進社區醫生臨床技能及能力素質的提升,從而更好的處理日常常見病、慢性疾病等的預防和治療,方便社區居民就近就診并進行健康咨詢,也促進了就診居民對于衛生需求的增加,調查結果顯示,全科醫學組的就診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及滿意度得分情況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 (P<0.01),表明全科醫學的開展對于社區診療具有促進作用。
目前,國內全科醫生的培養體系尚不完善,多數社區全科醫生并非屬于全科醫學專業[5]。因此,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全科醫生培養,是開展全科醫學醫療模式的關鍵[6]。對于全科醫生而言,須具備全面的醫學知識,掌握常見健康問題的檢查方法、預防措施等;同時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如講解糖尿病、高血壓等的防治方法、鼓勵社區居民進行體檢。此外,提供健康咨詢服務,注意傾聽社區居民的真實感受,解答社區居民的疑問,提供科學全面的解釋和指導,緩解就診居民的消極情緒和精神壓力,鏟除威脅健康的潛在隱患[7,8]。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于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全科醫學和全科醫生在社區診療服務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通過全科醫學醫療模式的開展,有效促進臨床技能,同時顯著改善就診居民對于衛生服務的滿意度。
[1]覃永毅.全科醫學的社區服務[J].中國社區醫師 (醫學專業),2013,15(1):387-388.
[2]潘艷.全科醫生在社區衛生服務中應具備的素質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4):353-354.
[3]陳文姬.全科醫學理念在醫療實踐中的靈活應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4):474-476.
[4]黃星,韋波,張海英,等.欠發達地區社區全科醫學人才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78-80.
[5]葛運運,徐靜,周亞夫,等.我國全科醫學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9):2201-2203.
[6]宋登敏,杜蓉,陳雪蓮,等.農村社區醫療服務淺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3,(35):13812-13813.
[7]程穎蓮,陳淵青,張雪,等.社區老年人群全科醫學保健模式和生存質量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7):709-712.
[8]杜改燕,王爽,蘇婷婷,等.以能力為本全科醫學住院醫師培訓方案的初步評價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0):113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