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廣西 南寧 530023
艾灸和藥熨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臨床觀察
梁媛媛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廣西 南寧 530023
目的探討艾灸和藥熨療法對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急性期治療手段一樣,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艾灸和藥熨療法,7d為1療程,連續觀察兩個療程后評定療效。結果與治療前 體比較,觀察組腰腿VAS評分、直腿抬高(度數)、JOA評分均有改善作用(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艾灸和藥熨療法對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艾灸;藥熨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1],急性期其標志性特征是腰痛伴坐骨神經放射性疼痛。本病多發于20歲以上各年齡段人群,男性多于女性[2]。在護理過程中艾灸聯合藥熨療法的效果較好,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住院治療的腰推間盤突出癥患者60例,均符合本病診斷標準[3]。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包括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30~60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4例,高中25例,初中17例,小學及以下4例;職業:干部8例,職員21例,農民19例,其他12例;中醫證型:血瘀氣滯證21例,寒濕痹阻證12例,濕熱痹阻證17例,肝腎虧虛證10例。兩組在藥物治療、病程、性別、癥狀、年齡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基礎治療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艾灸及中藥燙熨療法。7d為1療程,連續觀察兩個療程。
1.2.1 常規護理 急性期嚴格臥床休息,臥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恢復期,下床活動時佩戴腰托,注意起床姿勢,宜先行翻身側臥,再用手臂支撐用力后緩緩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體位的突然改變。牽引、理療以調整肌肉粘連,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注意觀察患者的腰腿痛時間、性質、程度,觀察治療及用藥后效果。依據中醫證型予以患者中醫飲食調理,并注意指導患者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向患者介紹本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規律,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及時消除不良情緒,介紹成功病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給患者必要的生活協助,鼓勵家屬參與。
1.2.2 艾灸 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患者疼痛而焦慮,艾灸前應與患者做好溝通,介紹艾灸的方法、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根據病情艾灸宜取俯臥位,不宜空腹,艾灸前注意評估患者的體力耐受情況、過敏史、局部皮膚是否完好等。在醫囑指導下,遵循祖國醫學辨證施治的規律,辨虛實,具體取穴有足太陽膀胱經腧穴:腎俞、氣海俞、八髎等;督脈腧穴:命門、腰陽關等,以及阿是穴,必要時可根據循經增加下肢的經穴。施灸:將一根清艾條對折放入雙孔艾灸盒,根據穴位多少選擇灸盒個數,包括阿是穴,點燃,直接放置在皮膚上熏烤,中間通過施灸者手指測知患者皮膚受熱情況,詢問患者身體感受,及時調整艾灸溫度確保療效,一次時間為半小時,7d為1療程,連續觀察兩個療程。
1.2.3 藥熨療法 將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的院十一方酒藥渣(乳香、沒藥、紅花、續斷等中藥)裝入布袋,將濕藥袋放入鍋中煮沸5min后使用。將藥袋放在腰部及局部痛點,用力均勻,來回推燙或回旋運轉(溫度60~70℃為宜),開始時用力輕,而速度稍快,隨著藥袋溫度的降低,力量增強,同時速度減慢,藥袋溫度降低時更換加溫,整個過程注意觀察詢問患者感受及觀察病情,燙熨時間30min,上下午各1次。7d為1療程,連續觀察兩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標準 以患者腰腿部的疼痛度作為主要觀察指標,同時直腿抬高進行觀察。運用JOA量化分型方法系統[4],和疼痛視覺模擬評分[5](visualanalogue scale VAS)。

2.1 兩組腰腿痛VAS評分,直腿抬高度數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腰腿痛VAS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直腿抬高度數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注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ΔP<0.05。
2.2 兩組JOA評分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JOA評分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JOA評分
注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Δ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患者因疼痛劇烈,翻身、起床、行走等活動困難,生活無法自理,身體極度的痛苦,精神壓力倍增。單純給予基礎治療和常規護理,病程較長,恢復緩慢,患者心理期望落差大,而在此基礎上及時根據祖國傳統醫學精髓“通則不痛,不通則痛”,予以針對性的中醫護理-艾灸和藥熨療法,將中藥的效力通過熱力滲透大大增強,藥物作用于腧穴,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功能,達到疏筋通絡,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松解肌肉粘連,加速炎癥吸收消散,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還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臨床應用表明艾灸和藥熨療法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因此,此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和應用前景。同時引導正確的生活起居管理及腰部防護,實行正確持續的功能鍛煉,有意識地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就能取得滿意長遠的效果。
[1]溫潔貞.經皮臭氧髓核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6例圍手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4):57-58.
[2]李斌安,史春和,韓福謙.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機探討[J].中國民間療法,2008,8(9): 51-52.
[3]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36.
[4]Toyone T,Takahashi K,Kitahara H,et al.Visalisation of symptomatic nerve roots.Prospctive study of contrasten-hanced MRI in patient with lunbar disc herniation[J].J Bone Joint Surg Br,1993,75(4):529-533.
[5]李方財,陳其汐,徐侃,等.經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術的早中期療效[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8):580-585.
R6815+5
A
1007-8517(2014)19-0066-02
201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