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 田立超 周建芝 張 放 張志強 劉素梅
(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河北 唐山 063000)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有關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性格類型的研究越來越多。年齡和A型性格是兩個主要的心血管風險因素〔1〕。A型性格患者交感神經處于反復興奮狀態,冠狀動脈頻繁收縮、痙攣,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同時還使冠狀動脈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內皮功能不全,促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形成。近年來眾多研究 均發現在CHD人群中,A型性格的患者比率最高,A型性格不僅是CHD的危險因素,而且與CHD的嚴重程度相關〔2,3〕。本研究綜合分析評價健康教育對于老年A型性格CHD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A型性格對于患者1年主要心臟不良事件(MACE)的影響及健康教育對MACE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的老年CHD患者179例。女68例,男111例,平均年齡(70.44±6.74)歲;根據患者癥狀、心電圖、心肌酶及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將患者分為心絞痛組118例和心肌梗死組61例,排除有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療禁忌證和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和全身其他系統疾病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老年CHD患者性格類型測查 應用張伯源主持的全國性協作組修訂的A型行為類型量〔4〕表判斷A型和B型性格,179例老年CHD患者中A型性格105例,B型性格74例。
1.2.2A型性格患者健康教育實施及生活質量評定 將105例A型性格CH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2例和健康教育干預組53例,對照組患者則進行常規的醫療和護理,健康教育干預組在常規的醫療和護理基礎上進行系統的心血管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包括:CHD的主要癥狀、自我救護、規范用藥、治療方法、日常保健知識、血壓、血脂、血糖等危險因素控制,定期復查的指標及復查的重要性等。分組前對A型性格患者采用生命質量測定量表〔5〕進行生活質量評分,包括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5個方面。第8周再次測定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指標。
1.2.3隨訪分析 出院后囑患者定期復查,隨訪1年記錄患者用藥及病情變化情況。隨訪過程中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定義為本次研究隨訪的MACE。患者病情平穩指:心電圖無明顯進展性改變,且無明顯心絞痛癥狀或患者為穩定型心絞痛。

2.1A型性格患者健康教育干預研究 通過性格類型測查結果顯示A型性格老年CHD患者10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2例和健康教育干預組53例,對照組只進行常規治療和護理,干預組在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按照本次研究方案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
2.2對照組和干預組患者性別、合并高血壓、年齡、BMI及血液生化指標分析 對照組和干預組患者性別、合并高血壓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分析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指數(BMI),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肌酐(CR),血糖(GLU)等主要生化指標比較,未見明顯差別(P>0.05)。可見:A型性格老年CHD患者隨機分組后,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的評價不受兩組患者性別、合并高血壓病史、年齡、體重指數、血脂指標、CR、GLU等因素的影響。兩組資料均衡,具有可比性。見表1。
2.3兩組A型性格老年CHD患者入院時及入院后第8周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評分差別無顯著性(P>0.05)。住院期間,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醫療和護理,健康教育干預組患者在常規的醫療和護理基礎上,按照本課題設計的計劃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8 w后再次評價對照組與干預組患者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等指標,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差異顯著(P<0.001),見表2。干預組入院時評分與干預8 w后上述指標評分相比較差異顯著(P<0.001)。經過規范的健康教育,干預組患者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等指標明顯改善,可見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明顯改善A型性格老年CHD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及生化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入院后第8周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2.4隨訪分析 老年CHD患者出院時囑其規律服藥,定期復查,隨訪1年,病情穩定的患者131例,發生MACE的患者48例(癥狀反復發作的UAP患者 40例,AMI者 7例,死亡1例)。
2.4.1老年CHD患者性格類型與隨訪1年MACE分析 病情穩定的131例患者中,A型性格68例,B型性格63例;而發生MACE的48例患者中,A型性格患者37例,B型性格患者11例。A型性格老年CHD患者MACE發生率為35.2%,明顯高于B型CHD患者MACE發生率(14.6%),兩組比較差異顯著性(χ2=9.181,P<0.05)。說明A型性格是老年CHD患者發生MACE的危險因素之一。
2.4.2健康教育干預與A型性格老年CHD患者隨訪1年MACE分析 隨訪1年,分析健康教育干預對A型性格CHD患者發生MACE的影響 ,結果顯示:只進行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對照組患者MACE的發生率(42.3%)高于健康教育干預組患者MACE的發生率(28.3%),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256,P>0.05)。健康教育干預組老年CHD患者隨訪1年MACE的發生率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尚未達到統計學意義。
CHD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除了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等傳統的危險因素外,社會心理因素在CHD的發生、發展、康復、預后等各個環節起著重要的作用〔6〕。A型性格與CHD有著密切關系〔7〕,CHD的發展受A型性格行為的影響甚大,通過改變或控制這些不良行為可明顯降低CHD的發生率及死亡率〔8〕,從而改善CHD患者的預后。CHD患者的情緒調節與心理治療尤為重要〔9,10〕。
本研究顯示對于A型性格的老年CHD患者,在有效的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有針對性的疾病與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明顯改善A型性格患者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等指標。所以我們在臨床實踐中,應該注重老年CHD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預,促使患者加強自身修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1〕。注重患者心理行為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改善,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預,調整與控制患者的情緒,逐漸轉變A型行為特征,使疾病能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運用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全程的干預,能有效地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2,13〕。
目前分析A型性格與老年CHD患者隨訪的MACE事件的報道罕見,本研究提示A型性格是老年CHD患者死患者MACE發生的危險因素,健康教育干預雖然人能提高老年CHD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并未改善患者的預后。Ikeda等〔14〕研究也顯示:A型性格心臟毒性效應的具有性別和文化差異,在日本人中,A型性格不能預測冠心病的發病與預后。Sokolov等〔15〕研究顯示A型性格CHD患者兒茶酚胺水平明顯增加。關于性格類型與老年CHD患者預后的關系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進行,如A型性格與老年CHD 患者血液生化標志物、神經內分泌系統及CHD各種危險因素的關系研究等〔16〕。
隨著醫學模式從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作為醫務工作者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對于老年CHD患者既要重視通過規范的藥物治療控制患者的血壓、血脂、血糖等嚴格達標,又要重視患者的性格類型的評估和健康教育干預,宣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真正做到對老年CHD患者的全面、綜合治療。
4 參考文獻
1Chiou AF, Wang HL, Chan P,et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ehavior modific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northern Taiwan〔J〕. J Nurs Res, 2009;17(3):221-30.
2楊云天.A型性格與冠心病的關系研究〔J〕. 當代醫學,2012;18(5):160-1.
3楊俊華,楊國靖,劉 茹.冠心病患者A型性格與情緒障礙及中醫辨證分型關系的探討〔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9;16(8):23-5.
4楊菊賢, 張 陽. 心理行為因素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2; 11(2): 121-2.
5萬崇華, 李曉梅, 趙旭東, 等.慢性病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體系研究〔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 14(12): 1130-1.
6侯永梅.心理社會因素對身心疾病的影響〔J〕. 中國臨床康復,2004;8(12):2358.
7Agbu JF.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 new insight to gender challenges in higher education〔J〕. Psychol Health Med, 2010;15(5):528-39.
8劉少玲,孫樹源,李 薇,等.行為干預對住院患者的影響〔J〕. 中華實用護理雜志,2006;22(9):11-2.
9Faisal AW, Ayub M, Waseem T,etal. Risk factors in young patient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2011;23(3):10-3.
10于海云,于春榮.冠心病患者與A型性格特征分析〔J〕.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6;15(2):109-10.
11郭克峰.高血壓患者A型行為與心理衛生狀況的關系〔J〕.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8;17(3):224-6.
12梁燕萍,楊曉濤,梁秀娟.護理干預對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內科護理,2006;12(10):926-7.
13李世芬,張 杰.高營養膳食與血脂及冠心病發病關系的探討〔J〕. 食品科學,2009;7(2):37.
14Ikeda A, Iso H, Kawachi I,etal. Type A behaviour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JPHC Study〔J〕. Int J Epidemiol, 2008;37(6):1395-405.
15Sokolov EI, Lavrenov NI, Goloborodova IV. Reactions of sympatho-adrenal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during emotional stress in dependence on the personality type〔J〕. Kardiologiia, 2009;49(12):18-22.
16Roest AM, Martens EJ, de Jonge P,etal. Anxiety and risk of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meta-analysis〔J〕. J Am Coll Cardiol, 2010;56(1):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