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峰 趙志剛
(河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河南 鄭州 450003)
血小板(PLT)活性增加對凝血和纖溶有較大影響,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發生發展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1〕。平均血小板體積(MPV)可以反映血小板活性,MPV大的PLT比MPV小的PLT產生更多促凝血因子如血栓素A2,提示MPV的變化對了解機體的血栓形成狀態有重要意義。較差的血糖控制與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發癥相關。關于血糖控制對MPV的影響目前未見報道。本研究探討2型糖尿病(T2DM)的MPV大小與血糖控制的關系。
1.1研究對象
1.1.1糖尿病組 選取在門診確診的初診T2DM患者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齡32~61歲,平均45.6歲。入選的T2DM患者經眼底拍片及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確定無微血管及通過問卷調查及相關檢查確定無大血管并發癥。并無血液系統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患者,肝腎功能正常。根據糖化血紅蛋白(HbA1c)結果,分為A組與B組,A組患者的HbA1c≥6.5%(男16例, 女16 例),B組患者的HbA1c<6.5%(男13例, 女13 例)。將T2DM患者根據ADA治療指南,先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療法。3個月后,復查HbA1c。如果HbA1c≥6.5%,則給予格華止口服,服藥3個月后HbA1c< 6.5%者為血糖得到控制。基本情況見表1。
1.1.2健康對照組 選取本院進行健康體檢者25例 (男12 例、女13 例),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正常,無血液系統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患者,肝腎功能正常。納入標準檢查前半個月內均未服用阿司匹林、 肝素和雙嘧達莫等影響PLT功能的藥物, 均未接受過血制品。抽煙者及感染者除外。基本情況見表1。
1.2糖尿病診斷標準 58例均符合ADA(1999)糖尿病診斷標準。
1.3標本采集 所有受檢者于采血前8~12 h禁食, 次日上午靜脈抽血5 ml,檸檬酸鈉抗凝。PLT參數在雅培公司CELLDYN35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上檢測, 空腹血糖 (FPG, 氧化酶法) 用雅培公司 AEROSET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HbA1c用微柱法測定。

表1 各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s)

表2可見,T2DM組的MPV〔(8.66±0.69)fl〕高于對照組、〔(8.22±0.83)fl〕(P<0.05)。T2DM組與對照組相比較,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相匹配,T2DM組的收縮壓(SBP)與舒張壓(DBP)高于對照組(P<0.05)。T2DM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L)、脂蛋白A1、HbA1c高于對照組(P<0.05)。T2DM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L)低于對照組(P<0.05)。
在DM組MPV與HbA1c顯著相關,而與BMI、性別、年齡,TG、LDL-L、脂蛋白A1、FPG不相關。A組與B組相比,A組的FPG、HbA1C、TG、TC、MPV較高(P<0.05)。各組間PLT分布寬底(PDW)無顯著差異(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HbA1c是和MPV呈顯著負相關的變量。經3個月嚴格控制血糖后,A組患者中有31例(96.9%)的血糖控制達標,即HbA1c<6.5%。HbA1c、FPG較3個月前,而MPV較3個月前降低(P<0.05),見表2。TC、LDL-L、DBP、SBP、BMI等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對照組與T2DM組各項化驗指標比較±s)

表3 A組血糖控制前后各項化驗指標比較±s)
PLT的功能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功能的改變對機體凝血和止血系統有密切影響。MPV是血小板功能和活化的標志, MPV大的血小板比MPV小的血小板更容易活化,聚集功能更強, 因為它們含有致密顆粒多, 并且能分泌更多的3-羥色胺和β-凝血酶球蛋白, 產生更多的血栓烷A2〔2〕。近年文獻報道,MPV增加是心肌梗死病人晚期心肌梗死復發的一個獨立預測因子,急性心肌梗死升高的MPV可能預后更差,再狹窄的發生率更高〔3〕。在一些包括代謝綜合征等易引起心血管病變的疾病中MPV是增加的〔4〕。
本研究結果表明:T2DM患者MPV和PLT及PDW較年齡、性別匹配的健康人是升高的,Arauz報道〔5〕的結果一致。T2DM患者的MPV與HbA1c相關,而與血脂不相關。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的良好指標。HbA1c高的T2DM往往更容易患各種發癥。T2DM患者中,HbA1c≥6.5%組的MPV比HbA1c<6.5%組的MPV大。A組血糖控制后MPV明顯下降。因而,可以推斷血糖控制可以預防或延緩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然而,本研究結論需要更大樣本的前瞻性研究。Inui等〔6〕發現,MPV與T2DM患者的代謝控制呈正相關,MPV在糖尿病初發時就增加,并且一直伴隨病程的進展。糖尿病人PLT過度活化是導致嚴重血管病變的一個因素。還有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體內的PLT聚集增強, 這可能是引起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的一個原因, 活化的PLT通過黏附分子與活化的白細胞和內皮細胞相互作用, 導致炎癥和血栓形成〔7〕。CD62(P-選擇素)、CD63、GPⅡb/Ⅲa、血小板因子4和β-血小板球蛋白是血小板活性的標志。但測定這些指標費時且需要特殊設備〔8〕。因而,這些指標不可能在大量患者中應用。另一方面,測定MPV簡便易行。
總之,本研究表明血糖控制差,HbA1c升高, 則MPV增大。血糖控制后HbA1c下降而MPV減小。MPV減少可能對預防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有意義。
4 參考文獻
1Vinik AI,Erbas T, Park TS,etal. Platelet dys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6;24(8):1476-85.
2Brown AS, Hong Y, de Belder A,etal. Megakaryocyte ploidy and platelet changes in human diabetes and atherosclerosi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9;17(4):802-7.
3Pabón Osuna P, Nieto Ballesteros F, Morinigo Munoz JL .The effect of the mean platelet volume on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J〕.Rev Esp Cardiol,1998;51(10):816-22.
4Demirtunc R, Duman D, Basar M,etal. Effects of doxazosin and amlodipine on mean platelet volume and serum seroton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J〕.Clin Drug Invest,2010;27(6):435-41.
5Arauz-Pacheco C, Parrott MA, Raskin P,etal.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0;25(1):134-47.
6Inui Y, Suehiro T, Kumon YP,etal.Platelet volume and urinary prostanoid metabolites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J Atheroscler Thromb,1999;1(2):108-12.
7張蕙芬,遲家敏,王瑞萍. 實用糖尿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293-405.
8Tsiara S, Elisaf M, Jagroop IA,etal.Platelets as predictors of vascular risk: is there a practical index of platelet activity〔J〕? Clin Appl Thromb Hemost,2008;9(3):1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