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斌 熊明松 唐智勇 錢加才 焦汝開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貴州 貴陽 550081)
老年顱內腫瘤指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顱內腫瘤的患者〔1〕,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變化,如精神、智力、反應性減退等,往往忽略顱內腫瘤發生的可能。導致病程加長,延誤治療時期,影響預后。因此分析掌握老年患者顱內腫瘤的特點對于明確老年腫瘤的診斷尤為重要。
1.1一般資料 收集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58例60歲以上的老年性顱內腫瘤患者,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齡60~75〔平均(66.7±7.5)〕歲。其中60~65歲32例,65~70歲16例,70~75歲10例。其中表現為頭痛、頭昏16例,癲癇7例,精神智力障礙8例,耳鳴、聽力減退4例,視功能障礙3例,倦怠、思維遲緩5例,情感異常6例,肢體偏癱無力、行走不穩5例,共濟失調3例,失嗅2例,不全失語3例,伴視乳頭水腫者4例。
1.2腫瘤部位及病理類型 本組患者均行頭部CT 和(或)MRI 平掃和增強檢查。幕上腫瘤38例,其中大腦半球26例,鞍區腫瘤5例,中顱窩底(蝶骨嵴)4例,前顱窩(嗅溝)2例,側腦室腫瘤1例。幕下腫瘤20例,其中小腦半球10例,橋小腦角腫瘤5例,小腦蚓部腫瘤3例,第四腦室腫瘤2例。病理性質:膠質瘤23例,腦膜瘤19例,垂體腺瘤5例,轉移瘤5例,聽神經瘤4例,三叉神經鞘瘤1例,血管網狀細胞瘤1例。腫瘤最大直徑:幕上良性腫瘤5.5~9.6 cm,惡性腫瘤4.5~7.8 cm,幕下良性腫瘤4.2~5.4 cm,惡性腫瘤3.2~5.6 cm。
1.3并發癥及分組 本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不同系統的其他疾病,合并高血壓41例,糖尿病36例,冠心病28例,房室傳導阻滯3例,肺癌腦轉移5例。把58例按手術前高血壓的有無分為高血壓組41例,非高血壓組17例;按手術前的心電圖有無異常分為心臟異常組31例和心臟正常組27例;按肺功能檢查分為肺功能異常組15例和肺功能正常組43例;按空腹血糖值和糖尿病史分為糖尿病組36例和非糖尿病組22例。
1.4誤診情況 本組患者在入院前有41.4%(24/58)曾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其中,被誤診為腦缺血37.5%(9/24),腦梗死16.7%(4/24),老年性癡呆12.5%(3/24),癲癇8.3%(2/24),老年性視網膜變性8.3%(2/24),白內障8.3%(2/24),神經性耳聾4.2%(1/24),頸椎病4.2%(1/24)。
1.5治療情況 58例患者于全麻下行手術治療,顯微鏡下腫瘤全部切除41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8例,行去骨瓣減壓2例。術后給予常規脫水、抗感染、防止并發癥和治療并發癥,并維護重要臟器功能正常與穩定,惡性腫瘤術后配合放化療治療。
1.6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成組t檢驗;針對老年顱內腫瘤預后的影響因素行Logistic分析,基于生存結局的COX分析等。
2.1手術治療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高血壓、心臟病變及心功能異常、糖尿病是手術治療的危險因素(P=0.029 5,0.027 1,0.046 8),但肺功能異常不是危險因素(P=0.793 4)。
2.2手術治療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患者年齡、腫瘤的性質、高血壓、心功能異常、糖尿病為老年顱腦手術的危險因素。其中高血壓的Exp(B)最高,Exp(B)=5.577,表示患高血壓患者死亡的概率特別高。其次糖尿病及冠心病的危險性也非常顯著,Exp(B)分別為4.996、3.899,提示患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死亡的概率分別為不患該病的4.996、3.899倍。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及肺功能異常不是老年顱內腫瘤的危險因素,Exp(B)<1。見表1。
2.3生存結局的COX分析結果 以生存為結局,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三項危險因素進行Cox回歸分析: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Exp(B)值分別為12.897、4.904(>1),95.0%CI為1.99~83.583,0.581~41.397;冠心病患者的Exp(B)值為0.505(<1);95.0%CI為1.194~1.317。
2.4生存率分析 以生存率估計的乘積限法對被觀測病例的生存資料進行生存分析,得生存曲線:老年性顱內腫瘤患者術后的平均生存期、中數生存期、3年生存率及4年生存率分別為33.6個月、31.5個月、0.448%及0.172%。見圖1。

表1 老年顱內腫瘤的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圖1 生存分析曲線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近些年CT、MRI等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老年顱內腫瘤的患病率顯著增加。關于老年人顱內腫瘤發生率各文獻報告不一,占全部顱內腫瘤的3%~35%〔2,3〕。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變化,如精神、智力、反應性減退等,往往忽略顱內腫瘤發生的可能。導致病程加長,延誤治療時期,影響預后,因此分析掌握老年患者顱內腫瘤的特點對于明確老年腫瘤的診斷尤為重要。
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腦組織萎縮,導致顱內代償空間增大,為腦腫瘤的生長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同時老年人存在腦動脈硬化,腦血管通透性降低,早期顱內腫瘤所致的腦水腫不明顯,因此臨床上常缺乏高顱壓表現發生腦腫瘤時顱內高壓增高癥狀不明顯,神經系統癥狀發生較遲、癥狀輕,加上老年人對頭痛、嘔吐等反應較遲鈍,極易誤認為是老年生理性功能衰退,因此導致老年顱內腫瘤的病程加長〔4~6〕。發現時腫瘤體積往往較大,良性多以腦膜瘤為主,惡性以膠質瘤為主。轉移癌則以肺癌腦轉移為首。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狀態常導致誤診率增加。其中,老年人腦血管病、精神障礙與顱內腫瘤的臨床癥狀相似,因此誤診為腦血管病及老年性癡呆者最多,其次是癲癇、老年性視網膜變性、白內障、神經性耳聾及頸椎病。以上皆為老年患者生理退化的常見現象,應引起注意。對于老年患者經診斷為腦血管疾病等經治療無效時應及時補充腦CT、MRI檢查,以確定有無顱內腫瘤的發生。
本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不同系統的其他疾病,常掩蓋病情導致誤診,對腫瘤的手術治療及預后帶來很大影響〔7,8〕。高血壓患者在術后發生再出血概率增加,盡管在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皆已控制血壓,術后仍可發生再出血,且多為手術區出血。王久忠等〔9〕研究顯示血壓波動與顱內腫瘤患者術后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顱腦手術后多存在術后切口愈合不良,引起顱內和切口的感染。本研究證明高血壓、心臟病為老年顱內腫瘤手術的危險因素。心臟疾病及心功能異常是導致顱腦手術后死亡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10〕心功能異常者術后死亡率高于心功能正常者。本組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的Exp(B)小于1,但95.0% CI下部值大于1,證明冠心病可能為老年顱內腫瘤患者的危險因素,與姚長義等〔11〕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老年人顱內腫瘤具有其特點,高血壓、糖尿病為術后生存及預后的危險因素,冠心病為可能危險因素。
4 參考文獻
1Pirracchio R,Resche Rigon M,Bresson D,etal.One-year outcome after neurosurgery for intracranial tumor in elderly patients.〔J〕. 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10;22(4):342-6.
2陳 勇,黃光富,袁利民,等.老年顱內腫瘤的治療體會〔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2;1(4):323-5.
3張德明,刁正文,李智慧,等.老年顱內腫瘤的臨床特點與治療策略〔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5):88-9.
4唐家琦,遲亞君,吳蘊琮,等.以腦梗死形式發病的老年顱內腫瘤26例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學,2003;27(2):121-2.
5劉德中,劉衛華.誤診為老年腦出血的顱內腫瘤卒中1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5):938-9.
6朱 英,王海音.老年人顱內腫瘤24例誤診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22):86.
7李國珍,艾天貽,陸俊平,等.伽瑪刀治療聽神經瘤51例的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2):1217-8.
8周運波,胥寶泉,袁少勇,等.影響老年人顱內腫瘤手術效果危險因素分析〔C〕.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集,2010:44-5.
9王久忠,王立江,韓光良,等.平穩控制血壓在老年高血壓顱內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腦卒中發生及預后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0):3747-9.
10王壽海,葛永興,是 旌,等.老年顱內腫瘤患者103例圍手術期危險因素分析〔J〕.江蘇醫藥,2011;37(22):2641-2.
11姚長義,宋瑞琢.老年顱內腫瘤手術治療與圍手術期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5;21(6):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