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安
(興義市黔西南州人民醫院,貴州 興義 562400)
支氣管哮喘作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近10年來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重度哮喘是急診室常見的危重疾病之一,若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控制,隨時可發展成為致死性哮喘性,死亡率顯著增加〔1〕。研究顯示〔2〕,重癥哮喘患者中70%~80%為老年患者,因此,如何快速解除致死性哮喘患者氣道痙攣,改善低氧血癥,提升血氧飽和度成為該類患者搶救的重點。本研究旨在探討氨茶堿聯合小劑量腎上腺素對致死性哮喘的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致死性哮喘患者40例,隨機分為常規治療組(對照組)和聯合腎上腺素組(治療組),各20例。對照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29~76歲,血壓(72~153)/(61~104)mmHg;治療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23~65歲,血壓(71~158)/(60~102)mmHg。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血壓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篩選標準 入選標準:(1)患者符合哮喘急性發作的病情嚴重程度分級標準(中華醫學會,2008年);(2)常規治療癥狀無法改善或繼續惡化,呈持續狀態;(3)臨床表現為突發性氣促、說話受限、呼吸困難,多數患者伴有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心源性哮喘、甲狀腺功能亢進、氣胸、明顯感染性疾病等并發癥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急診入院之后兩組患者均常規測量呼吸、血壓、脈搏,給予高流量吸氧,搭建靜脈通路,同時進行心電監護,觀察治療前后相應反應。對照組:將1 g氨茶堿加入到500 ml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同時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 mg(90 mg甲強龍)。治療組:在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法的基礎上皮下注射1/1 000腎上腺素針劑0.5 mg,每0.5 h觀察患者自覺呼吸困難是否明顯減輕或者完全緩解,若無效果,再次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針劑0.5 mg,但注射的腎上腺素累積不能超過2.0 mg。如果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可2~5 min注射一次腎上腺素。
1.4療效判定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HR)、呼吸頻率(RR)、血氧飽和度(SaO2),同時記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效果判定,顯效:呼吸困難消失,RR<24次/min,HR<100次/min,說話不受限,情緒穩定,肺部哮鳴音顯著減少,呼吸運動無輔助呼吸肌參與;有效:呼吸困難緩解,RR<30次/min,HR<110次/min,說話受限緩解,情緒穩定,肺部哮鳴音減少;無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

2.1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治療組患者治療顯效的比例(16例,80.0%)顯著高于對照組(9例,45.0%)(P<0.01);總有效率(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75.0%)(P<0.05)。有效4例(20.0%),對照組有效6例(30.0%),無效5例(25.0%)。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與本組治療前對比以及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心率、呼吸頻率明顯降低,血氧飽和度明顯升高(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對比±s,n=20)
致死性哮喘一般為重度哮喘的急性發作,主要由于患者接觸致病因素之后,出現嚴重的支氣管痙攣、氣道阻力增大、肺部通氣不足,進而導致嚴重的呼吸困難〔3〕。患者由于機體功能明顯降低,死亡率更高。醫院急診為了盡快緩解患者病情多采用糖皮質激素、吸入型β2-受體激動劑吸入劑、茶堿類藥物等〔4〕。
對于致死性哮喘患者急診治療中,首先要快速緩解急性癥狀,在保證治療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尋找更快的治療方法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5〕。本次研究顯示,小劑量腎上腺素聯合氨茶堿對于致死性哮喘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單用氨茶堿,其原因為腎上腺素為非選擇性的腎上腺能興奮劑,可通過激動支氣管平滑肌的β2受體明顯舒張支氣管,同時還能對肥大細胞釋放過敏性物質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還可通過激動支氣管黏膜血管的α受體引起收縮,進而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使水腫消除。傳統觀念中認為老年人不適用腎上腺素,主要為了防止老年患者在使用腎上腺素過程中出現心臟不良反應。相關研究顯示,腎上腺素的不良反應與用藥劑量密切相關。本次研究顯示,低劑量的腎上腺素不會增加致死性哮喘患者的心血管不良反應,相反隨著患者病情的好轉,聯合用藥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反應。提示致死性哮喘患者并不是應用腎上腺素的禁忌證,氨茶堿聯合腎上腺素在治療效果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常規急診處理致死性哮喘中氨茶堿聯合小劑量的腎上腺素可快速有效的緩解病情,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降低患者死亡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
1梁 勇.老年哮喘患者焦慮情緒對其癥狀表現和哮喘控制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536-8.
2張宇璞.有創機械通氣對突發致死性哮喘療效的影響〔J〕.廣州醫學院學報,2012;40(4):41-3.
3彭紅星.老年哮喘患者的臨床控制及肺通氣功能〔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148-9.
4董航明,蔡紹曦.瀕死性哮喘的治療〔J〕.中華哮喘雜志(電子版),2013;7(1):62-4.
5錢秀芬,袁明宇,卞 濤,等.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老年急性支氣管哮喘發作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8):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