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蓓 翟 虹 趙獻萍 姚蘭輝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膝關節類風濕性滑膜炎是一種以膝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是滑膜絨毛充血、水腫及增厚,滑膜內小血管擴張,滑膜炎性細胞浸潤產生大量關節腔積液〔1,2〕。超聲作為診斷早期滑膜炎的一種方法能夠準確判斷關節內是否出現液體。高頻超聲在檢查軟組織時具有很高的分辨力,特別是在檢測含有液體的軟組織細微結構時效果更佳〔3〕。但是目前多普勒超聲評價藥物治療類風濕滑膜增生的療效應用較少,而且評價藥物對類風濕滑膜增生的療效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4〕。本研究擬通過超聲觀察結果評價甲氨蝶呤、依那西普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的作用。
1.1臨床資料 將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就診的膝關節類風濕性滑膜炎患者5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9例,分別采用甲氨蝶呤、依那西普進行治療。根據病史、體檢及常規生化檢查,符合美國類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訂的診斷標準〔5〕。患者均對實驗知情同意,并經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患病時間、膝關節腫脹情況、膝關節積液情況和關節疼痛情況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且各組患者均無其他并發癥。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
1.2治療方法 甲氨蝶呤組:予甲氨蝶呤〔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1020644〕口服5~10 mg/次,1次/d,1~2 次/w,1個療程安全量50 mg~100 mg。依那西普組:予依那西普德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進口藥品注冊證號S20100019)25 mg/次,2次/w(間隔72~96 h)注射治療。
在各組患者治療后 14、21、28、35、42 d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觀察治療效果。
1.3超聲圖像采集 采用西門子 Acuson Sequoia-512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 15 L 8 w,頻率10.0~14.0 MHz。患者平臥,充分暴露下肢,掃查膝關節表面及髕上囊,注意勿擠壓膝關節滑膜。觀察膝關節滑膜形態,測量滑膜厚度。以脈沖多普勒測定滑膜血管靜脈血流速度,動脈血流收縮期峰值速度(Vmax),舒張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數(RI)〔6〕。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一致性,超聲檢查均為一人操作和測量。
1.4滑膜血管分級 以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圖能量(CDE)模式檢測滑膜內血流信號多少和形態分布,滑膜血管分為4 級〔7〕:0級,無彩色血流信號;Ⅰ級,少數點狀血流信號;Ⅱ級,較多的短線狀及點狀血流;Ⅲ級,豐富的樹枝狀及網狀血流信號。
1.5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 軟件進行t檢驗。
2.1兩組患者膝關節類風濕性滑膜炎腫脹級別 甲氨蝶呤組1級8例,2級12例,3級9例,依那西普組1級7例,2級12例,3級10例,兩組均無4級病例,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2.2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點膝關節各指標觀察 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加,兩組關節腫脹、關節積液、關節疼痛患者數量明顯減少。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后不用時間點滑膜炎級別比較 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加,患者滑膜血管信號逐漸變好,且依那西普組好于甲氨蝶呤組。見表3。
2.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患者疼痛狀況明顯緩解,且依那西普組治療后平均得分高于甲氨蝶呤組(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膝關節療效評價(n,n=29)

表3 兩組患者間治療后不同時間滑膜炎級別比較(n,n=29)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VAS得分比較
本實驗初始條件一致,在兩組患者中,膝關節腫脹和膝關節疼痛的較多,膝關節積液的患者數少〔8〕。兩組中均以2級增生腫脹的患者數最多,且無4級腫脹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診斷儀觀察治療效果包括膝關節腫脹情況、膝關節積液情況和膝關節疼痛情況〔9〕。治療7 d后,兩組患者的膝關節腫脹、積液和疼痛情況均出現緩解;治療14 d后,膝關節積液患者明顯減少;治療28 d后,治療效果明顯;治療35 d時依那西普組患者膝關節積液、疼痛情況已消除;治療42 d后,只有甲氨蝶呤組1例患者還存在膝關節腫脹,其余患者均已無臨床癥狀。
兩組患者分別采用的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一種是注射,一種是口服用藥〔10〕,通過本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注射療法效果較口服用藥好,而且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對這兩組治療效果評價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創新點在于將彩色多普勒超聲與不同藥物治療類風濕性滑膜增生療效評價結合在一起,對拓寬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應用范圍以及對類風濕性滑膜增生療效評價方法的建立具有推動作用。
4 參考文獻
1Wiell C,Szkudlarek M,Hasselquist M,etal.Ultrason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adiography,and clinical assessment of inflammatory and destructive changes in fingers and toes of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J〕.Arthritis Res Ther,2007;9(6):R119.
2Kane D,Balint PV,Sturrock RD.Ultrasonography is superior to clin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knee joint effus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J Rheumatol,2003;30(5):966-71.
3李 銳,郭燕麗,何曉紅.高頻超聲在類風濕性膝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0;16(7):550-2.
4余 衛,馮 逢,林 強,等.類風濕性關節炎腕關節病變的影像學分析:x線、CT和MR影像對比觀察〔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4):348-53.
5Klause A,Frauscher F,Schirmer M,etal.The value of contsat-enhance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etection of vascularization of finger joints in patients with t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2;46(3):647-53.
6宋霄文,劉慧鈴,陳 彥,等.類風濕腕關節的X線與磁共振影像對比研究〔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0;16(11):999-1000.
7Yablon CM,Melville DM,Jacobson JA.Ultrasound of the knee〔J〕.Am J Roentgenol,2014;202(3):W284.
8林 盈,林 云,王 穎,等.超聲檢查對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活動期病變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11):766-8.
9Cheung PP,Dougados M,Gossec L.Reliability of ultrasonography to detect synovit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35 studies(1,415 patients)〔J〕.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2010;62(3):323-34.
10王 燕,王曉榮,宋 濤,等.高頻超聲在評價藥物治療膝骨關節炎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9):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