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建 倪 鳴 王 征
(南陽市中心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9)
機體免疫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體的適應能力,對于維持機體與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生物學意義〔1〕。麻醉藥物作為一種異物或抗原作用于機體時,往往容易引起機體相應的免疫應答。同時,麻醉和手術過程本身對于機體來說也是一種直接或間接的損傷,因而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相同的手術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對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臨床上,乳腺癌根治術傳統的麻醉方法是全麻,但是如果不能選擇恰當的全麻方式,極易引起圍術期免疫功能的抑制,甚至造成腫瘤的復發或轉移〔2〕,降低手術的成功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術后生存率。本研究旨在探討喉罩置入全麻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接受診斷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浸潤性非特殊性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8例。所有患者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均顯示正常,預計生存期均在3個月或以上。觀察組年齡59~72歲,平均(62.3±4.6)歲;肺轉移38例,骨轉移27例,淋巴結及軟組織轉移33例;單處轉移54例,多個轉移44例;絕經前39例,絕經后59例。對照組年齡60~71歲,平均(61.4±5.2)歲;肺轉移42例,骨轉移20例,淋巴結及軟組織轉移36例;單處轉移63例,多個轉移35例;絕經前51例,絕經后47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內分泌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術中均未輸血,術后均未給予提高免疫的治療。兩組患者年齡、腫瘤轉移部位、麻醉時間、手術時間以及既往史等方面比較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均接受全面系統的健康狀況分析和常規術前準備。對照組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選用咪達唑侖0.1 mg/kg、芬太尼4 μg/kg、維庫溴銨0.1~0.15 mg/kg和丙泊酚1.5~2 mg/kg進行麻醉誘導,依次靜脈推注上述藥物后行氣管插管,手術過程中給予50%NO2和0.8%~1.2%異氟醚吸入以維持麻醉。觀察組給予喉罩置入麻醉,選用咪達唑侖0.04~0.08 mg/kg、芬太尼2 μg/kg和異丙酚2~3 mg/kg進行麻醉誘導,待患者意識消失后置入喉罩,根據雙肺聽診狀況調整喉罩的位置,當聽診雙肺呼吸音清時說明喉罩位置正確,固定機械通氣裝置,手術過程中給予50%NO2和0.8%~1.2%異氟醚吸入以維持麻醉〔3〕。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于麻醉前、手術開始后2 h、術后第1、3天時抽取外周靜脈血10 ml,并利用流式細胞儀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和CD4+/CD8+以及自然殺傷(NK)細胞CD56+的數目。

兩組患者麻醉前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開始后2 h和術后第1天,兩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數值與麻醉前比較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術后第3天,兩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數值與麻醉前比較和兩組間比較結果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免疫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n=98)
圍術期應激伴隨著復雜的內分泌代謝改變,將直接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或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交感神經系統,這種免疫系統改變將會增加手術患者術后感染和腫瘤惡化的機會〔4〕。全身麻醉是將麻醉藥通過吸入、靜脈、肌肉注射或直腸灌注進入體內,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致使病人意識消失而周身無疼痛感覺的過程,其一方面可以抑制手術和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但另一方面也可對免疫系統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與此同時,全麻藥物本身如嗎啡類、異氟醚和氯胺酮等,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淋巴細胞的分化和轉化,進而間接地抑制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5〕。免疫功能一旦受到抑制,術后出現腫瘤細胞生存和微灶轉移的機會會大大增加。近年來,由于需要全身麻醉的腫瘤病人中出現免疫抑制的現象不斷增加,國內外麻醉界越來越重視麻醉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喉罩于80年代研制成功并應用于臨床,于90年代引入我國國內,是一種介于面罩和氣管插管之間的新型通氣工具,由于其操作簡便、便于掌握,損傷小,可以避免或減少對咽喉、聲門和氣管黏膜的刺激,并且病人較易耐受〔6〕,近年來在麻醉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T淋巴細胞亞群是淋巴細胞的主要組分,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包括直接殺傷靶細胞、輔助或抑制B細胞產生抗體以及產生淋巴因子等,主要參與細胞免疫的應答,是機體防御疾病感染和腫瘤形成的主要細胞〔7〕。NK細胞在機體內的數量較少,但是其可以非特異地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病毒感染細胞、較大病原體以及同種異體移植物等,因而也是免疫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8,9〕。所以,T淋巴細胞和NK細胞的變化基本上可以作為反映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改變的指標〔10〕。本研究說明乳腺癌根治術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一般持續72 h以內。該研究結果表明,喉罩置入全麻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T淋巴細胞亞群和NK細胞的影響較小,可以顯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
1黃澤清,佟德惠,高浩然,等.不同麻醉方法對乳腺良性腫瘤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24(2):114-6.
2黃俏榮,賴 青.乳腺癌患者圍術期護理〔J〕.廣西醫學,2009;31(5):759-60.
3徐玉芬,韓淑英,常春艷.喉罩與氣管插管在老年乳腺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4):1437-8.
4于 敏,白莉莉,石 丹.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乳腺癌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6):546-8.
5劉志貴,駱喜寶,庾俊雄,等.連續腰麻復合喉罩全麻在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12;34(12):1632-4.
6楊安波,馬 春.光棒聯合喉罩在側臥位老年病人插管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948-50.
7袁少洋,王愛麗,龐啟貞,等.宮頸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調節性T細胞的表達及意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8;8(12):2301-2.
8梅家轉,周 健,郭坤元.自然殺傷細胞與腫瘤細胞之間的免疫編輯〔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8;15(1):86-9.
9劉 佳,王全立.自然殺傷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9;9(5):954-6.
10梁新強,劉海洲,利基林,等.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和NK細胞水平分析〔J〕.廣西醫學,2013;35(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