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蕾 楊曉霞 曾 婕 高 艷 劉 曼
(沈陽醫學院護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為診斷條件的慢性疾病,其反復發作,肺功能減退,影響人的勞動能力和正常生活。對于COPD出院患者,由于醫療知識缺乏和護理措施不完善,使患者病情再次加重,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而延續護理這一概念的提出及實施,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本文擬探討COPD患者延續護理的實施及效果。
1.1對象 收集2013年1月12~14日在沈陽市10家三甲綜合醫院出院的COPD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55~65 歲;②出院診斷在COPDⅡ級以下,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70%,FEV1≥50%;③具備生活的能力,能獨立完成問卷,口齒清晰;④非獨居老人;⑤無嚴重并發癥和心血管疾病。從符合以上標準的患者中隨機抽取110例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文化程度、性別、病程、月收入等情況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延續護理實施過程
1.2.1培訓專業性COPD護理人員 由20名護師及以上職稱的呼吸內科護士組成COPD延續護理小組,3名呼吸內科的副主任護師,5名在臨床有10年經驗以上的呼吸內科護士長以及2名心理碩士畢業的心理專家對小組進行理論和實踐指導,主要包括藥理知識、經典病例分析、社區COPD患者的義務護理、改善呼吸技能訓練,患者心理觀察能力以及人際溝通交往能力的培養,為期6個月。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n=55,n)
1.2.2制訂實施方案 兩組均進行出院前健康教育,實驗組在出院后3個月實施延續護理,兩組患者在出院時、出院后的第1、2、3個月月末使用COPD評估測試量表〔1〕(COPD,CAT)和修訂焦慮自評量表〔2〕(SAS-CR)對患者進行測評。實驗組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患者聚會(1次/w),家庭訪視,定期專人指導等。
1.2.3延續護理(針對實驗組) 延續護理的形式包含:視頻通話、電話訪談、家庭訪視以及患者交流周。其具體實行內容如下。
1.2.3.1聽患者主述 用親切禮貌的口吻和適當的話語引出開放性話題,認真聽取患者的傾訴,不可隨意打斷,例如“最近天氣不太好,身體怎么樣”,患者可能會說有點涼了,晨起時咳嗽或者是身體挺好的就是晚上失眠等,如果患者心情煩躁,可以接著一句,“今天怎么心情有點不好?能說說看么”,之后患者就會傾訴有關家庭或是社交方面的問題,我們能借此了解患者主要的社會家庭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比較注重護士隨機應變能力和與人交往能力,所以3個月的延續護理中不能隨意改變患者的責任護士。
1.2.3.2問COPD病情變化 這個步驟主要是詢問一些閉合性的問題。如詢問患者是否出現咳嗽、咳痰情況,是偶爾還是多發,咳痰時痰液性狀、量和顏色,咳嗽的時間,有無牽涉痛等;詢問患者有無急性發作再次入院或到社區醫院診療;是否有新并發癥出現,比如開始無呼吸困難,突然覺得呼吸費力,或爬樓梯喘息更嚴重,除此之外在用藥后有無口干、頭痛等情況。這個步驟注重的是詳細、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變化,護理人員注意不要用,“最近身體好點了吧”這種暗示性話語。
1.2.3.3緩解臨床癥狀 要因人而異,根據病情的發展變化改進護理措施。(1)痰液量較多的患者,多飲水,及時把痰液有效咳出,以免引起窒息和呼吸道不適;氣短呼吸困難的患者,一定要堅持長期家庭氧療,進行縮唇呼吸加強呼吸功能鍛煉,改善缺氧狀況,減輕肺循環阻力;在社區集體活動中,將患者分組并各自圍成4個圓圈,患者手持蠟燭,距離口唇約15~20 cm,收唇呼氣,能使與口唇等高的火焰不惜滅但能隨氣流傾斜為宜〔3〕。(2)用藥護理:應遵醫囑用藥,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為避免聲音嘶啞、口腔感染等情況,可以用吸管服藥并及時用清水漱口;氧療患者吸入的氣體應盡量接近人體基礎溫度,避免引起氣道痙攣,加重病情;有需要家庭氧療患者檢查氧療量是否為1~2 L/min,并告知其長期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3.4生活細節指導 指導患者家屬在可能的情況下改善家庭生活環境,例如保持干凈清潔、無煙塵味等;咳嗽的患者要注意飲食問題,所有能引起或加重咳嗽的硬冷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都要少吃或不吃;注意安全,供氧裝置周圍嚴禁煙火,以防爆炸,氧療裝置要保持清潔〔3〕。
1.2.3.5心理解壓 與患者在房間內單獨交流,聆聽患者煩惱,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舉行6人一組的“真心話大坦白”,在歡樂中解開因為長期患病、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降低等導致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與專家們分別對患者進行“角色轉換”開導,患者扮演心理專家,專家扮演患者,這種方法相當于自我對話,患者長期處于矛盾心理,假想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最快速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
1.2.3.6擴大社會人際交往 每周舉行1次患者聚會,擴大患者的生活圈,改善人際關系;加入沈陽COPD老年患者俱樂部,組織踏青,釣魚等活動;鼓勵患者對周圍鄰居、親人宣傳COPD的相關知識;作為志愿者向確診為COPD的患者發放疾病指導手冊,提升患者的心理滿足感。
1.3研究分析工具 CAT量表是Jones于2009年編制的簡便、易于操作的主觀性量表,比SGRQ(圣喬治呼吸問卷),更適合評估COPD患者肺功能。CAT量表主要是評價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睡眠、咳嗽、家務、精力等方面,以便調查患者在接受延續護理后對生活的滿意度。CAT量表主要分為8個項目,每個項目0~5分,最高分為40,最低分為0,分數接近40代表疾病對患者生活影響程度更嚴重〔4〕。SAS-CR量表是戴梓壽等于1986年修訂的更易為國人掌握,準確度更高的焦慮自評量表。SAS-CR量表共20項,信度和效度均佳,其Cronbachα=0.931,表明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極佳〔5〕。此量表主要用于測量患者現階段心理焦慮程度,分數在20~80分之間,標準分為25~100分,分數越高代表其焦慮程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兩組COPD患者CAT得分比較 見表2。實驗組患者實施延續護理后,疾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降低,兩組出院時和出院1個月時,無明顯差異,是由于延續護理時間較短,效果不明顯,后兩次結果有差異(P<0.05),表明延續護理對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有積極作用。
2.2兩組COPD患者SAS-CR量表得分比較 見表3。實驗組焦慮程度逐漸下降,對照組焦慮情緒沒有明顯改善,兩組出院時和出院1個月時無明顯差異,可能由于延續護理時間較短,效果不明顯,后兩次結果有差異(P<0.05),表明延續護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

表2 兩組COPD患者CAT比較±s,n=55)

表3 兩組COPD患者SAS-CR量表得分比較±s,n=55)
延續護理為住院患者出院后環境轉變和健康照護起到一個很好的銜接作用,且誘發因素的避免,護理專業知識的掌握運用以及病情監測都是COPD的主要預防措施,但這些都需要一定專業基礎和經驗指導,延續護理恰好為患者提供了以上幫助,通過實驗也證明,通過對COPD出院患者的延續護理,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滿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焦慮狀況,值得臨床推廣。
4 參考文獻
1Jones PW ,Harding G ,Berry P ,etal.Development and first validation of the COPD assessment test〔J〕.Eur Respir J ,2009;34(3):648-54.
2戴梓壽.Zung 氏焦慮自評量表(SAS)中國常模與修訂焦慮自評量表(SAS-CR)208例正常人測試結果初步分析〔G〕.全國評定量表協作會議,成都,1986.
3尤黎明,吳 瑛.內科護理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75-83.
4陳秀利,劉扣英,孫培莉,等.穩定期COPD患者CAT評分與6 min步行距離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0):869-71.
5陶 明,高靜芳.修訂焦慮自評量表的信度及效度〔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94;20(5):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