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龍 郭 薇 劉婷婷 豆 建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9)
心理資本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和堅韌性等四種心理力量〔1,2〕。個體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樂觀和堅韌性的心理品質,是個體在追求主觀幸福感(SWB)時所需的心理動力〔3〕。老年人的SWB受多種因素影響〔4~7〕。本文考察心理資本對老年人SWB的作用。
1.1對象 從戶籍在西安市內、年齡在60歲(含60歲)以上的城市老年人中隨機抽取240人,發放問卷240份,收回有效問卷207份,有效回收率86.25%;其中男96例,年齡60~100歲,平均(68.78±8.36)歲;女111例,年齡60~94歲,平均(70.50±8.18)歲;男女年齡間無顯著性差異(t=-1.488,P=0.138)。
1.2研究工具 ①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由24個項目組成,結構上分為正性情感(PA)、負性情感(NA)、正性體驗 (PE)、負性體驗(NE) 4個分量表,可歸納為兩個因子:正性因子(PA和PE)和負性因子(NA和NE);計分規則為,答“是”計2分,答“不知道”計1分,答“否”計0分;幸福感總分=PA-NA+PE-NE,得分范圍-24~+24。為便于計算,通常加上常數24,因此總分范圍0~48分??偡衷礁撸腋6仍礁摺A勘砀骶S度內部一致性α系數為0.800~0.859,重測信度為0.758〔8〕。②積極心理資本問卷(PPQ)包括自我效能感(個體有勝任任務的自信,能面對挑戰并力爭成功)、韌性(個體能從逆境、挫折和失敗中迅速恢復過來,甚至積極轉變和成長)、希望(個體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實現預定目標的積極動機狀態)、樂觀(個體具有積極的歸因方式,并對現在和未來持積極態度)等四個因子共計26個項目。7點計分 (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總分范圍為26~182分。以111分和133分為分界值將個體心理資本程度劃分為三個水平:得分<111分表示心理資本較為貧乏,111≤得分<133分心理資本程度中等,>133分心理資本雄厚。得分越高,個體的心理資本水平越高。量表各維度內部一致性α系數為:自我效能0.86,韌性0.83,希望0.80,樂觀0.76;全量表為0.90。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較好的區分效度〔9〕。③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利用度等三個維度共計10個項目。社會支持程度由總分決定,總分越高,則說明個體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該量表兩個月的重測一致性r為0.92,各條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間〔10〕。④基本信息調查表的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性格特點、身體健康狀況、睡眠狀況、喪偶情況、孤獨狀況、與子女來往情況、與鄰里關系情況、非常親密的親朋人數等12個條目。
1.3調查方法 調查時采用統一指導語,問卷由老年人自行填寫,不要求署名。對文化水平低或不識字的老年人,由心理學專業研究生逐條解釋和詢問,讓其獨立評定后代其填入。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F檢驗、多重比較、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2.1不同性別老年人SWB比較 男女老年人SWB總分及正性因子和負性因子得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男女老年人SWB得分比較±s)
2.2不同性別老年人心理資本比較 男女老年人PPQ總分及4個因子得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不同心理資本水平下老年人SWB比較 不同心理資本水平下老年人的SWB、正性因子、負性因子得分差異均顯著(P<0.001)。老年人心理資本水平越高,其SWB得分越高(P<0.001),正性因子得分越高(P﹤0.001),而負性因子得分越低(P﹤0.01)。見表3。

表2 男女老年人心理資本得分比較±s)

表3 不同心理資本水平下老年人SWB得分比較±s)
2.4心理資本各因子與老年人SWB各因子的相關分析 老年人的心理資本總分、自我效能感、希望、韌性、樂觀等各因子分與其SWB總分、正性因子分呈顯著正相關(P﹤0.001),而與其負性因子分呈顯著負相關(P﹤0.001)。見表4。

表4 心理資本各因子與老年人
1)P﹤0.001
2.5心理資本各因子對老年人SWB的預測作用 以主觀幸福感、正性因子、負性因子分別為因變量,以心理資本各因子為預測變量,采用Enter法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希望、樂觀對老年人SWB總分、正性因子、負性因子均有顯著預測作用(P﹤0.05);心理資本四個因子的組合對老年人SWB總分、正性因子、負性因子均有顯著的預測作用(P﹤0.001)。心理資本中的希望、樂觀、韌性對老年人SWB總分、正性因子有正向預測作用,而對負性因子有負向預測作用;自我效能感則對老年人SWB總分、正性因子有負向預測作用,而對負性因子卻有正向預測作用,盡管其預測作用不顯著。從對回歸值的影響程度來看,希望、樂觀、韌性對老年人SWB的預測作用要顯著大于自我效能感(P均<0.05)。見表5。

表5 心理資本各因子對老年人SWB的預測作用
2.6心理資本對老年人SWB的主效應分析 以老年人SWB總分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性格特點、身體健康狀況、睡眠狀況、喪偶情況、孤獨狀況、與子女來往情況、與鄰里關系情況、非常親密的親朋人數、心理資本、社會支持等14個因素為預測變量,α取0.05,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第一個進入回歸方程的預測變量是心理資本,其次是孤獨、年齡、與鄰里關系、睡眠狀況、社會支持狀況等5個變量,這6個具有顯著預測作用的變量對老年人SWB總分方差的貢獻率為57.7%,而心理資本僅一個變量的貢獻率就為33.1%,超過了其他5個變量貢獻率的總和。見表6。

表6 各因素對SWB總分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α=0.05)
△R2為R2的改變量
心理資本是SWB的前因變量。也就是說,如果控制了一個人的心理資本程度,就控制了這個人的SWB水平。要保證心理資本對老年人SWB具有較強的預測性,就要促使老年人形成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保持樂觀的情緒和培養堅韌不屈的性格。老年人因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衰退,已不能有效完成較高目標,如果老年人給自己制定較高的目標,因在實現過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未達到預期目的,就會承受因失敗而帶來的挫折感,導致其SWB下降。本研究顯示,心理資本在老年人SWB增益過程中具有主效應地位。開發和培養老年人的心理資本,特別是不斷提升希望、樂觀、韌性這三個心理品質的質量,是提高老年人SWB的核心。
4 參考文獻
1Luthans F,Youssef C.Human,social,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Organiz Dynam,2004;33(2):143-60.
2Luthans F,Youssef C,Avolio B.Pstchological capital〔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156.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 Bull,1984;95:542-75.
4項曼君,吳曉光,劉向紅.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J〕.心理學報,1995;27(4):395-9.
5孫夢霞,李國平,李建湖,等.養老院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3140-3.
6Diener E,Oishi S,Lucas RE.Personality,culture,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J〕.Ann Rev Psychol,2003;54:403-25.
7Rioux L.The well-being of aging people living in their own homes〔J〕.J Environm Psychol,2005;25:231-43.
8汪向東,王希林,馬 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增刊):86-8.
9張 闊,張 賽,董穎紅.積極心理資本:測量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0;8(1):58-64.
10戴曉陽.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