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學 郝大林
(北華大學附屬醫院感染肝病科,吉林 吉林 132000)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機體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引起的進行性肝細胞損傷,可逐漸引起肝功能下降,尤其對于老年患者,一旦進入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其預后極差,患者往往死于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發癥〔1,2〕。肝移植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醫療費用十分昂貴,且供移植的肝源有限,難以廣泛應用于臨床〔3〕。內科藥物治療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措施〔4〕。本研究擬探討阿德福韋酯片治療老年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在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0~81〔平均(65.92±2.97)〕歲,病程4~11年,平均(5.84±2.47)年,Child-Pugh分級為A級4例,B級14例,C級12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0~79〔平均(65.38±3.16)〕歲,病程4~10年,平均(5.79±2.48)年,5 Child-Pugh分級為A級5例,B級14例,C級1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Child-Pugh分級的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參照美國肝病研究協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實踐指南》〔5〕中的相關標準進行診斷。所有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以及HBV-DNA定性檢查結果均為陽性;同時排除既往應用過免疫抑制劑或者抗HBV藥物治療的患者;合并有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其他類型肝炎的患者;并發肝腎綜合征的患者;出現嚴重心、肝、腎衰竭的患者。
1.3治療方案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保護肝細胞、加強補液營養支持、利尿以及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入院后,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阿德福韋酯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0032),服用10 mg/次,服用1次/d。治療1年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1.4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治療開始后每月均給予空腹情況下抽取外周靜脈血,行血常規、肝腎功能生化、凝血功能、乙型肝炎e抗原、HBV-DNA以及肝臟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檢查1次/月。生化檢查采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相關的試劑進行檢測,羅氏熒光定量PCR LightCycler480定量檢測HBV-DNA,AXSYM自動酶標檢測儀檢測乙型肝炎e抗原的水平。本研究檢測項目的操作方法和步驟均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6〕以及有關的儀器和試劑的說明書中規定進行操作。同時每個月評估患者的Child-Pugh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的情況。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肝功能指標、凝血功能、Child-Pugh評分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5療效評價標準 通過生化學應答和病毒學應答情況來評價療效。生化學應答為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谷丙轉氨酶水平均恢復正常;病毒學應答為HBV-DNA定量檢測載量水平在1 000 copies/ml以內或者較前下降超過100 copies/ml〔7〕。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以及Child-Pugh評分的對比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水平以及Child-Pugh評分對比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谷丙轉氨酶水平、總膽紅素水平以及Child-Pugh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而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時間均顯著高于治療前(均P<0.05);對照組治療后的谷丙轉氨酶水平、總膽紅素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而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時間以及Child-Pugh評分和治療前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谷丙轉氨酶水平、總膽紅素水平以及Child-Pugh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時間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情況 觀察組病毒學應答率(36.67%,11例),生化學應答率(56.67%,17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3.33%、10.00%)(均P<0.05)。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有2例出現消化道出血,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有3例出現消化道出血,發生肝性腦病和肝腎綜合征各1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3.33%,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沒有出現和阿德福韋酯片相關的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以及Child-Pugh評分的對比情況±s,n=3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國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傳染病之一,是公共衛生事業的重大挑戰。雖然隨著乙肝疫苗在我國的廣泛應用,本病的發病率有所下降,但本病仍是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HBV不斷復制,引起炎癥反應持續損傷肝細胞,隨著病情的發展,肝細胞的進行性損傷,逐漸出現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進而出現各種嚴重并發癥而造成患者死亡。對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基礎條件較差,預后更差。在治療上,除了常規的對癥治療、保肝護肝治療外,抑制HBV的復制是控制病情的關鍵〔8〕。有效抑制HBV的復制,雖然無法徹底修復受損的肝細胞,但是能夠顯著減輕肝細胞的損傷,延緩病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預后〔9〕。
傳統的抑制HBV復制的藥物有干擾素,然而干擾素由于其副作用較明顯,可引起患者發生肝功能衰竭,對于老年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干擾素的應用風險太大〔10〕。核苷酸類似物也能抑制HBV的復制。拉米夫定便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核苷酸類似物,但是長期應用可引起HBV對其耐藥,而影響其臨床療效〔11〕。
阿德福韋酯片屬于核苷酸類似物,能夠抑制DNA聚合酶和反轉錄酶的激活,從而阻止HBV的復制而發揮其臨床治療作用。和拉米夫定相比,阿德福韋酯片具有較低的耐藥率和較高的病毒學應答率和生化學應答率,是治療本病較為理想的藥物〔12〕。本研究說明阿德福韋酯片治療老年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療效良好,這與劉巖山〔13〕的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而且阿德福韋酯片能夠有效抑制HBV的復制,減緩肝細胞的損傷,有效緩解病情的進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阿德福韋酯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4 參考文獻
1朱科倫,朱郇憫,曾文鋌,等.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的研究新進展〔J〕.廣州醫藥,2010;41(4):1-2.
2陳 立,鄭彩霞,林明華,等.早期的病毒學應答對乙型肝炎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療轉歸的影響〔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10):734-7.
3高志良,黃湛鐮,楊 揚,等.肝移植后病毒性肝炎的復發及肝炎病毒再感染〔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2;20(1):4-6.
4趙 珉.乙型肝炎藥物治療的現狀、進展及臨床評價〔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0):95.
5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指南(2007)〔J〕.繼續醫學教育,2007;21(8):32-6.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619.
7萬謨彬,于樂成,陳成偉,等.AASLD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指南(2007)精粹〔J〕.肝臟,2007;12(1):46-50.
8李玉雙.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及對預后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8):190-2.
9代雪楓,馬 勇,陳云蘭,等.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結果與抗病毒療效的關系〔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3):3939-41.
10萬謨彬,翁心華.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建議(2010年更新)〔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0;28(4):193-200.
11覃 華,李 端,杜德偉,等.拉米夫定耐藥慢性乙型肝炎應用阿德福韋酯的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62-3.
12廖紹筑,陳少興,湯 凈,等.阿德福韋酯和拉米夫定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114-5.
13劉巖山.阿德福韋酯片治療老年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8):3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