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偉 白 洋 付金玲
(四平市中心醫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大約2/3以上的腦卒中病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焦慮癥〔1〕。而且,焦慮癥將導致患者起居失常、心理障礙等,容易誘發再次發病或加重原有病情。因此,有效控制腦卒中后焦慮癥對于腦卒中的恢復至關重要。國內外多采用口服阿普唑侖等藥物改善焦慮癥狀,臨床療效不理想且療效難持久。本研究擬觀察西藥療法和針藥結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焦慮癥的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腦卒中后焦慮癥患者,符合納入標準共133例,脫落13例,最后入組120例年齡45~77歲。入選標準:(1)焦慮癥診斷標準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2〕中的焦慮癥診斷標準。選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總分≥14分、焦慮自評量表(SAS)〔3〕總分≥40分,4 w內未使用抗焦慮藥或精神藥物者。(2)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作組起草制訂的《腦卒中病診斷療效評定標準》(試行)、1995年中華醫學會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4〕,選取有明確腦卒中病史、病史6個月~2年、頭CT有明確的腦卒中軟化病灶、生活能自理者。排除標準:合并有心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合并有腫瘤等惡性疾病患者;有器質性精神障礙的患者;嬰幼兒及孕婦;不能遵醫囑用藥和針刺或資料不全無法判斷療效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14分;入組后中斷或要求退出者按樣本脫落處理。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針藥組59例,男23例,女36例,年齡45~77歲,平均58歲,病程1~5年;藥物組61例,男28例,女33例,年齡48~76歲,平均59歲,病程1~4年。兩組年齡、性別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針藥組取穴:肝俞、期門、智三針(神庭、本神)、內關、神門、太沖、三陰交、腎俞、腰陽關、太溪。針刺方法:穴位常規消毒后,毫針刺入腧穴得氣后通電,選擇疏密波型,調整頻率,使患者能夠耐受且穴位局部皮膚出現輕微抽動為宜,留針30 min,每日1次。針灸操作要求:統一取穴和針法,要求進針角度、運針手法、留針時間一致,所有操作均由專人進行,減少技術誤差。1次/d,共治療4 w,針刺同時給予阿普唑侖0.4 mg,3次/d,共服用4 w。藥物組僅給予阿普唑侖0.4 mg,3次/d,共服用4 w。
1.2.2評定方法 評定量表采用HAMA、SAS和臨床療效總評量表(CGI)中的療效指數(EI),不良反應采用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3〕評定。HAMA、SAS在治療前和治療第1、2、4周各評定1次,EI、TESS在治療第1、2、4周各評定1次。治療4 w后按得分和減分率評定總療效,療效標準按照1987年中華醫學會第二屆神經精神科學術會議擬定的標準:減分率>75%為痊愈,50%~75%為顯著進步,25%~49%為好轉,<25%為無效。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行t/χ2檢驗。
2.1兩組療效比較 藥物組痊愈0例,顯著進步23例(37.7%),好轉32例(52.5%),無效6例(9.8%),有效率90.2%;針藥組痊愈0例,顯著進步24例(40.7%),好轉30例(50.8%),無效5例(8.5%),有效率91.5%。兩組療效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兩組HAMA、SAS、EI評分比較 針藥組各項評分明顯優于用藥組。見表1~表3。
2.3兩組TESS評分比較 針藥組不良反應TESS評分低于用藥組。見表4。

表1 兩組HAMA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SAS 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EI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TESS評分比較±s,分)
焦慮障礙的主要癥狀散見于中醫的多種疾病中〔5〕,屬于“郁證”、 “怔忡”、 “百合病”等疾病的范疇。 焦慮障礙多為情志所傷而致五臟失和,其中以肝、心、腎、脾受累以及氣血失調最為常見。腦卒中病位在腦,并與心、脾、肝、腎有關,以肝為主。 當前治療焦慮癥的中藥、針灸方法很多,而本研究獨辟蹊徑,從五臟辨證入手, 采用疏肝、調心、補腎法治療腦卒中后焦慮癥,而且在針刺同時進行電刺激,協同西醫抗焦慮藥并克服其不良反應,結果顯示: 藥物加用針刺治療焦慮癥數周后,患者焦慮癥狀均有明顯改善,雖然總療效與藥物治療無明顯差異,但針藥組 EI 評分顯著高于藥物組,TESS評分明顯小于藥物組。 提示藥物加針刺治療焦慮癥具有一定優勢,且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4 參考文獻
1于艷馥,王艷輝,唐希存.腦卒中后伴焦慮障礙36例臨床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4):415.
2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CCMD-3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6-7.
3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9-42,133-6,150-3,197-202.
4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80.
5王明軍.針刺治療腦卒中后焦慮障礙30例臨床觀察〔J〕.河南中醫,2008;28(8):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