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張 利近來一些內地人在香港使用露營地、燒烤場、公共泳池等設施,在香港社會掀起新一輪爭議,部分港人批評這是搶占香港公共設施資源。但有內地居民稱,香港的公共泳池物美價廉,許多外國人也喜歡去,不能因此指責內地人。據香港媒體近日報道,此前有內地媒體連續兩年推薦香港泳池,導致內地跟團赴港游泳者增多,香港公共泳池過于擁擠。此外,大浪灣、舂坎角、深水灣等燒烤場也被內地游客“占領”。香港康文署轄下的太空館及科學館每逢周三免費開放,當天的客流量竟然有八成為內地人,有港人抱怨,內地游客不但插隊、蹲地及飲食,還有人霸占長凳小睡或爬上展品,公物慘遭蹂躪。香港《東方日報》等媒體近日也報道稱,數百名泳池救生員最近集體罷工,要求特區政府改善他們的待遇。參與罷工的女救生員李姵賢稱,近年內地泳客增加,他們不懂遵守香港泳池規則,有女游客只穿胸圍便下水,救生員不得不提醒他們購買泳衣才能下水,工作量大增。還有香港市民稱,許多內地泳客不按泳池指示的順時針方向游泳,秩序混亂,還有人在更衣室制造垃圾,令清潔工苦惱。有深圳居民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承認,今年暑假經常去香港游泳,因為香港公共泳池收費為平日17港元,周末19港元,管理和水質也較佳,與深圳泳池40元人民幣的入場費相比,相對價廉物美。但他不認為這搶占了香港的公共資源,因為許多在香港的外國人也是這樣做,香港人不該把矛頭只對準內地人。據香港《太陽報》報道,有政黨成員到太空館外請愿,要求港府把博物館每周的免費入場日改為只適用于香港永久居民,提高非永久居民使用設施的收費,實行“港人優先”。也有團體敦促公共泳池實行“陸港泳客分流”,或設不同收費標準。但有香港學者認為,香港是國際都會,不宜限制非本地人使用康體設施,而分流收費也作用不大。多年來,一些香港人也去內地“搶占”公共資源,包括北上養老,這方面都需要內地政府補貼,但從未受到內地指責。從這個角度來說,港人也不應過分責怪內地人,說到底增加供應才是最佳辦法。▲
環球時報20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