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商業電臺11日報道,香港證監會當天分別在原訟法庭及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對前身是中信泰富的中信股份及其5名前執行董事展開法律和研訊程序,包括前主席榮智健、前董事總經理范鴻齡等人。香港證監會稱,中信及該5名董事曾從事市場失當行為,在2008年就中信杠桿式外匯合約投資的巨額虧損披露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財務狀況資料。香港證監會正尋求原訟法庭頒令,使當時購入股份的4500名投資者得以恢復原狀或得到賠償。同時,香港證監會也在尋求審裁處制裁中信及該5名董事。協助小股東的香港立法會議員涂謹申稱,“守得云開見月明”,他有信心高院會頒令中信賠償。榮智健是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之子。2008年,中信富泰投資澳元累計期權合約,虧損多達147億港元,但該公司9月刊發的股東通函卻聲稱財務上未出現任何重大不利變動。至當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才承認因投資杠桿式外匯產品虧損155億港元,且虧損可能繼續擴大。中信泰富股價一度重挫55%。榮智健于2009年黯然辭職。香港《信報》稱,中信泰富今年以2269億元人民幣鯨吞母公司中信集團資產,開創央企整體上市先河,先后引入騰訊、周大福等投資者,并改名為中信股份,股價獲市場支持,危機已成過去,但2008年卻永遠成為中信泰富投資者的夢魘。▲(凌 德)
環球時報20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