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浩然
作為一個對歷史和各種遺跡感興趣的人,古鎮一向是我鐘情之所在,它是時間長河遺留下來的明珠,盡管歲月讓它蒙塵,但卻依舊遮不住曾經的光芒。如今,人們越來越偏愛自助、休閑的旅游方式,更喜歡時間短、路途近的旅行,于是,那些遠離喧囂卻又靠近城市的古鎮,就成了大家的首選。
或許是看到了古鎮的旅游潛力,新一輪聲勢浩大的“打造古鎮”運動開始席卷中國,各地政府正在試圖將這些曾經的明珠“擦拭”一新,高聲叫賣。
2014年8月,安徽省肥西縣對縣境內的三河古鎮進行改造,喊出了要打造“天下第一美食文化古鎮”的口號。他們對古鎮的原來街區大興土木,還利用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愛國將領孫立人、愛國僑領董寅初、四川總督劉秉璋等人的名頭,推出了“六大宴”——孫家宴、楊家宴、董家宴、淮軍宴、鄭家宴、慶功宴。
貴州省的黃平縣,也對縣境內的舊州古鎮進行了重新包裝,不但把古鎮內的馬靛街、福眾街進行了街邊立面改造,還對眾多保存完好的老民居進行“手術”加固,同時大興土木,在古鎮內修建觀光道。
而湖北省武漢市市郊的柏泉古鎮,打出了要“PK烏鎮”的牌子,這個古鎮從2010年就開始進行改造,如今鎮內的楚街上,佇立著清一色白墻、黑瓦、紅立柱的新建民居,到處都是掛著大紅宮燈的商鋪,原來的老街和老房子幾乎蕩然無存。
無獨有偶,甘肅省蘭州市也不甘寂寞,在2014年的8月喊出了要打造“黃河第一古鎮”的口號,計劃對黃河邊上的青城古鎮進行全方位開發,不僅要修建小吃一條街、水濱養老及康復中心,還要修建濕地公園、水上樂園、現代莊園……但有意思的是,即使是蘭州市民都表示:要在這么干旱的地區修建“水上樂園”,簡直就是一朵“奇葩”。
以上的種種案例,只是“打造古鎮”大潮中的幾朵浪花,如果你在網絡上搜索,就會發現和“打造古鎮”有關的條目多達70多萬條,而幾乎所有打造古鎮的地方,都對原來的街道和民居進行或將進行改造,然后實施新的規劃和建設。
我到過幾個號稱“傾力打造”而出的古鎮,在那里,街道確實井然,新刷的黑白墻面和加蓋的琉璃瓦熠熠生輝,各種木柱上的油漆光可鑒人,散發著一股淡淡的刺鼻味,小商販川流不息,叫賣聲此起彼伏,好一個熱鬧的小鎮。
問題是:這樣的小鎮還能算“古鎮”么?
古鎮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那份歷史遺留下來的落寞和滄桑,即使有些許破敗和陳舊,但卻在靜默中透露出難以言喻的魅力。將古鎮的陳舊抹去,給它穿上“新衣”的行為,無疑是“大煞風景”:為了地方經濟和商業利益進行的開發,不僅嚴重破壞了古鎮古樸的韻味,同時也將古鎮的原生態風貌一并抹殺。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說:聯合國對文化遺產采取的態度是“利用”,而不是“開發”。利用是指在確保歷史真實性,發揮其文化的精神功能與文化魅力的前提下,獲得經濟收益;而開發則是一心為賺錢而對遺產妄加改造,造成破壞。坦率地說,這種對遺產的“開發”與“圖財害命”無異,必須避免。
馮驥才的話,用在古鎮上亦無不可,古鎮作為歷史的結晶,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如果我們只知“開發”,而不懂“保護”,我們丟掉的,將不僅是文化遺產,更是對歷史的傳承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