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本報記者 張 旺曾經震動中國金融界的中行“高山案”12日在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高山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高山曾于2004年逃往加拿大,在近8年后回國自首。2004年,中國銀行哈爾濱河松街支行涉嫌內外勾結票據詐騙案案發,原任支行行長高山等人被警方通緝。高山伙同李東哲、李東虎先后逃往加拿大。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中稱,高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共計人民幣8.02億余元;李東哲、李東虎等人犯票據詐騙、合同詐騙、敲詐勒索、行賄、單位行賄罪。李東哲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李東虎被判有期徒刑25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500萬元、罰金人民幣50萬元。高山挪用公款8億為何只判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支振鋒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罪行性質已定的情況下,對量刑起關鍵因素是:第一,款追回了多少,損失有多大;第二,自首情節。高山案這種逃往海外然后回國自首的情況非常罕見,和一般自首不一樣。但實際上還是要考慮自首時間,正常情況下,8年后再自首的減刑幅度要小于作案后立即自首;第三,是否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8年逃亡中,有沒有通過一定手段維護這筆款項,有沒有檢舉揭發其他涉案人員。挪用8億不是小數目,會涉及不少人。《聯合早報》援引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稱,案發后,中國公安機關追繳贓款物合計人民幣5.16億余元、美元11萬元。李東哲、李東虎、高山先后從加拿大回國投案,李東哲、李東虎拒不交代涉案事實及贓款去向,高山如實供述涉案事實。2012年高山回國自首時,曾受加拿大媒體廣泛關注,一些主流媒體大幅持續報道。然而昨天,中國法庭對高山案的宣判卻沒有引起加拿大媒體的重視,只有《星島日報》加拿大版的網站刊發相關報道。該報道稱,中加之間并未簽署雙邊引渡協議,回到中國的經濟嫌犯或以非法居留為由被加拿大移民服務局遣返,或在得到某種承諾后自愿回國接受審判。高山屬于后一種情況。加拿大和美國幾乎成為中國外逃貪官的首選地。支振鋒說,中國跟美加都沒有有力的雙邊引渡協議,雖然雙方也試圖進行反腐合作,但實際上力度不夠。一些西方國家反對死刑,結果就是貪得越多越安全、越容易出去,它們基于外逃貪官可能會被判死刑而不予引渡回中國。而且這些西方國家對我們有政治歧視,批評中國是非法治國家,認為我們會對外逃貪官刑訊逼供。但這只是一個借口。事實上,外逃貪官對逃往國而言有巨大經濟利益。外逃貪官卷走的財產數目驚人,出于這個原因,我們跟這些國家簽署有力度的相關司法合作協議或者引渡協議,過程會很難。▲
環球時報201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