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醫療機構對大型、精密醫用設備內部審計的重點、方法和建議
王 寧①
根據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采用比較分析、審計抽樣、數學計算等方法,展開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大型設備在購入、使用、績效三個階段,對相關制度的理解、執行等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提出對應的措施供決策者參考。
大型設備 招標采購 維護保養 績效分析
大型、精密醫用設備是醫院醫療、教學、科研堅實的物質基礎,是醫院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大型設備的管理上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問題,應進一步加強各個階段的內部審計。
1.1 購置申報材料的審計 醫療機構購置大型、精密醫用設備,由醫療機構按照屬地化原則逐級上報,履行申報審批手續,未經審批擅自購置,視情況追究醫院領導責任。在購置階段,審計重點是設備部門、醫技部門的申報材料是否完整有效,主要包括(1)醫療機構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的申報請示件;(2)大型精密醫用設備配置申請表;(3)上年度會計決算報表;(4)衛生部頒發的大型醫用設備上崗人員技術合格證。此階段內部審計的重點,是其中的第二項配置申請表中的大型設備的配置論證報告,其內容要涵蓋醫院的基本情況、經濟狀況、該設備在醫療、教學、科研中的作用、使用該設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另外,相關技術人員要具有衛生部頒發的大型醫用設備上崗證,上崗證的注冊地點必須與申請的醫療機構相符。
1.2 招標采購過程中的審計 大型醫用、精密設備的購置必須嚴格按照部門預算的管理規定和《政府采購法》相關要求執行。市屬醫療機構每年年初上報主管局和同級財政部門相關預算項目,財政性資金對醫療設備采購的補助數額各地的標準不一,南京市按照采購金額的大小,給予不同的財政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采購金額的40%。財政部門對預算項目批準后,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編制精準的招標文件、發布招標公告,政府采購部門組織專家評審、確定中標單位,醫療機構與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等。此階段內部審計的重點是(1)招標文件各項條款不得載有傾向某一特定投標人、排斥其他潛在投標人的內容;(2)與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中的驗收與付款細則。
2.1 審計設備管理制度 (1)設備日志。是否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機器設備,為每一項設備建立檔案,記錄設備安裝、啟用、檢修、異常狀態等設備使用日志;(2)嚴格培訓。所有操作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臨床醫生等是否接受崗前培訓,熟悉操作規范,保證機器設備的使用安全,各項性能指標、檢查數據真實有效。(3)清潔養護。每天下班前是否對設備進行清潔保養,對周圍環境除塵、對輔助工具的整理歸類。
2.2 審計設備維保費用 (1)技術養護。2005年以前,醫療機構設備科的工程師,在原廠家的技術指導和零部件供給暢通的情況下,基本能夠靠自身的實力保證設備正常運營。近年來,隨著各家醫院引進的高技術含量設備越來越多,如PET-CT、γ刀、質子治療系統等,傳統的檢修手段和技能已經不能滿足設備在技術養護上的需求,特別是原廠家在軟件上的加密和封鎖、零部件的壟斷,迫使醫療機構購買高額的維修年保。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內部審計的重點在于:首先在簽訂維修年保合同時,對其內容必須字斟句酌,特別是其中高值耗材的維保時間、更換價格與總合同的價格比等,如CT的球囊管、磁共振的冷頭等。其次,對廠家的每1次維保在項目上要認真核對,防止走過場,如技術參數的校對等,以期提高設備使用率。第三,建議各醫療單位今后可以積極引進相關技術人員,如醫學工程專業、電器與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等人才,一方面可積極配合廠家檢修,另一方面也能學習到一定的維修知識,積累經驗,提高技術,以期減少今后的維修成本。
3.1 資金投入審計分析 目前,醫療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3個方面:(1)自有資金(醫院業務收支結余);(2)財政投入;(3)銀行貸款。資金投入審計分析采取現金流量折現法的方法,分析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價值、和現金流量。
資金投入成本M=本金F+利息i=自有資金×(1+存款利率)+財政投入×(1+存款利率)+銀行貸款×(1+貸款利率)
根據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規定,專用設備的折舊年限是5-8年,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通常設備使用6年后,新的診治手段和設備會產生,那么現在投入資金的本利和,假設6年后等量收回,我們可計算出該設備從使用開始,每年應該產生的最小收入。
即:該設備每年應產出的最小純收入

即:該設備每年至少收回現金A,才能還清銀行貸款,同時抵補自由資金和財政資金用于其他投入的機會成本。
3.2 設備經濟效益審計分析 (1)設備產生的收入數據收集。按照《江蘇省醫療服務價格手冊》規范的收費項目,通過醫院HIS能夠采集到該設備產生的收入類數據(見表1)。

表1 某大型設備收入統計表
(2)與設備相關的成本支出類數據收集。按照儀器設備的使用科室、人員、耗材等采集相關成本數據,包括直接成本支出和間接成本支出。具體明細如表2。

表2 某大型設備成本支出統計表
(3)大型設備經濟效益。大型設備毛收入:根據該設備已經開展的醫療診治項目明細,依據物價規定收取并統計收入,如表1所列合計。
大型設備運行成本:與該設備相關的人員支出、固定成本支出、變動成本支出,如表2所列。
大型設備純收入A=大型設備毛收入-大型設備運行成本;
大型設備投資回收期=資金投資成本M/大型設備純收入A;
3.3 大型設備綜合效率審計分析 (1)大型設備使用率。大型設備的標準開機時間,理論上是每天24小時的90%-95%,即24小時×92.5%×365天×6年=48 618小時;實際開機時間通常為,上午7:30-17:30,計10小時,即10小時×365天×6年=21 900小時。
所以,大型設備使用率=實際開機時間/標準開機時間×100%=21 900/48 618×100%=45%
從使用率的百分比上看,大型設備的使用率一般不是很高。(2)陽性率。陽性率=陽性人數/實際檢查人數。(3)大型設備功能開發率=已經開發的項目/能夠開發的項目。(4)大型設備科研貢獻:依據大型設備完成的科研成果和論文。
綜上所述,通過對大型、精密醫用設備以上三個方面的審計分析,內部審計可以分別在不同的審計階段,針對各家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本文編校 朱 毅·
2013-09-12)
①南京市胸科醫院 南京市 2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