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海 賈武寶
高校醫院績效考核信息化管理實踐
姜 海①賈武寶①
為切實加強醫院管理,進一步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結合大學崗位績效考核相關政策和醫院工作實際,利用醫院信息化平臺,制定績效考核信息化管理方案,并組織實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校醫院 績效考核 信息化
醫院績效管理包括績效規劃、績效評估、績效反饋及績效改進在內的一系列的管理行為,是實現醫院發展的戰略目標,改善并提高醫院內部職工的職業能力的管理手段,也是醫院優化與完善外部評價體系,全面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不斷實現醫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舉措。我國社會上的公立醫院實施績效考核管理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并取得了豐富的經驗[1]。但高校醫院在探索績效考核方面相對較晚。特別是在高校后勤社會化的背景下,高校醫院的歸口管理、隸屬關系存在較大差異,有的高校醫院為直屬單位,有的隸屬于后勤管理處,有的隸屬于后勤集團,其管理模式、改革力度也大不相同。
高校醫院如何為高校這一特定的社區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滿足廣大師生不斷提升的健康需求,是高校醫院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一方面,高校醫院要承擔公共衛生、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等工作;定期組織師生健康體檢,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加強對傳染病的監測,落實防控措施;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集“三級預防”于一體,有別于社會上醫院。另一方面,面對高校教育教學的快速發展,面對衛生事業的改革、師生參保帶來的新要求,結合高校人事制度、工資制度的改革,緊密聯系高校醫院普遍存在的人員結構不合理、年齡老化、設備陳舊、服務意識不強等實際問題,探索出在服務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發展,適應高校醫院的發展之路,迫在眉睫。我院從2008年開始探索績效考核,不斷完善,逐步實現信息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
高校醫院實行績效考核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醫院方方面面的工作。為了積極穩妥推進績效考核工作,我院經過討論,確定分為5個階段:(1)調查階段。召開全院職工會議,以無記名方式表決,獲多數職工贊同。(2)起草階段。由醫院職代會執委會調研了部分在寧高校醫院工作量考核辦法,召開院內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結合醫院實際,起草討論稿。(3)討論與修改階段。各科室對討論稿認真討論,匯總意見。并召開由院務會成員、科主任、黨員、職代會代表、民主黨派成員參加的工作會議,對職工所提意見和建議進行了討論,形成試行方案。(4)試行階段。在方案試行過程中,征集反饋意見,以1年為試行期。(5)實施完善。對試行方案進行修改形成正式方案,在執行期間多次召開職代會執委會、支委會、院周會會議,對方案進行補充、完善,正式確定績效考核方案。
高校醫院是高校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績效考核既要結合院內實際,又要符合大學的相關政策。為此,進一步明確我院績效考核的基本原則:醫院績效考核與大學政策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量化為主;基本工作量適中,多勞多得;兼顧崗位與職稱、校區間崗位差異。
2.1 確定量化與非量化崗位 經研究,確定可量化科室:包括醫、護、藥劑、醫技、掛號收費等;非量化科室及人員包括院辦、公費醫療辦、財務、保健科、計劃生育、信息、藥庫、后勤等;醫院領導結合專業每周到相應科室工作不得少于1個工作日。
2.2 確定量化工作量指標 經測算,設定不同崗位每天基本工作量。門診醫生每天平均診療40人次,護士每天肌注60人次,西藥房每天100張處方,中藥房每天13張處方,掛號收費每天140人次。綜合治療、檢查等服務項目的完成時間、技術含量,統一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進行折算,如理療科、放射科收費9元折算1診療人次,檢驗科收費15元折算1診療人次,心電圖、B超收費16元折算1診療人次。新校區每天的基本工作量為相應崗位的70%。
2.3 量化工作量的考核 按照大學崗位績效津貼標準的70%與出勤掛鉤,30%進行工作量考核。根據不同職稱的崗位績效津貼標準,計算不同職稱每天出勤70%、每天每個基本工作量的金額。職稱不同,扣發缺勤、未完成工作量的金額不同。如超出基本工作量標準部分,不同職稱、不同崗位實施統一的補貼標準。
2.4 非量化崗位的考核 非量化崗位按照大學崗位績效津貼標準的70%發放。30%與年終考核掛鉤。按照“徳、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打分。綜合個人自評、職工互評、領導測評三級考評的結果(見表1),一次性發放。為與量化崗位保持同步,加強日常出勤率考核。如缺勤,扣罰當日崗位績效津貼。非量化崗位的30%采取按月預發,年終考核的結果作為下一年度發放的標準。

表1 非量化崗位的年終考核
2.5 全院總工作量控制 我院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校內師生員工,教職員工總數、招生規模變動較小。近5年來,我院每年門急診量為16.5-17.0萬人次。按照上述量化工作量指標,每位量化工作的人員能夠完成,總量不超過5%。方案中規定,如果總量增加,經過討論后,適當上調量化工作量指標。
在大學的支持下,我院投入近100萬元用于HIS建設,與校園網等采取物理隔離,獨立運行,3個校區服務網點醫療信息實時傳輸到數據中心,為績效考核信息化奠定了基礎。我院HIS具有醫囑管理、藥房出入庫、收費管理、查詢功能數據維護等功能,并根據方案設計績效考核模塊,可以實現個人、科室、校區、全院的工作量匯總、核對與查詢。對于量化科室工作人員憑個人工號進入HIS,可實時查詢個人工作量相關信息。醫院每月統計、考核1次,并向全院公布考核結果。
高校校醫院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就診、治療、辦公等無紙化,有效杜絕了漏收費、錯收費的現象,大大提高了校醫院成本、績效管理效率[2]。幾年來,我院致力于績效管理與信息化考核工作整體推進,努力實現公正、透明、實時,增強了凝聚力,提升了服務質量。
4.1 調動職工積極性 實行績效考核,出勤、“出力”與績效掛鉤,有力地促進了職工服務觀念的轉變,有效地調動了職工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熱情。
4.2 兼顧績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高校醫院雖然規模較社會上同級醫院小,但功能齊全。能否順利推行績效考核,關鍵在于其合理性、可行性[3]。我院按照量化與非量化相結合,出勤與“出力”相結合,兼顧不同崗位、不同職稱、不同校區間的差異情況,做到當月考核、當月公開,接受個人、科室監督、質詢,也便于個人之間、科室之間的相互比較,提高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信度。
4.3 信息化建設助推績效管理 我院的實踐表明,醫院信息化一方面實現了醫療路徑的無紙化,有效的解決了醫院門診、病案、檢驗、住院等大量數據的整理、篩選、匯總、分析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實現了績效考核信息化,使績效考核更科學、公正、公平、透明、對于加強內部管理,更好地為師生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 陳小玲.新醫改環境下醫院績效管理問題探析[J].當代經濟,2011,18:82-93.
2 張奉梅,宋敏,劉云波,等.高校校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科技信息,2012 ,1:202-203.
3 劉靜,汪安麗.高校醫院績效考核管理探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3 :301-302,306.
·本文編校 朱 毅·
2013-09-30;
2013-12-26)
①東南大學醫院 南京市 210018